終戰75周年:躺著也中槍?「澎湖大空襲」與二戰迷思 ft. 廖英雁
(※ 文:許伯崧,鳴人堂編輯)
1945年8月15日,在歷經連年慘烈戰事與千萬軍民喪失寶貴性命的二次大戰後,日本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昭和天皇這天對日本國民發表《終戰詔書》的錄音談話,9月2日,麥克阿瑟以盟軍最高統帥身份代表同盟國在《降伏文書》簽字,這場席捲世界各地戰場、死傷規模浩大的人類戰禍,正式告終。
時光荏苒,2020年此刻回顧75年前的終戰日,台灣與澎湖等地的二戰研究隨著社群媒體的發達,更多戰史成果逐漸為人知悉,如近年來廣為人知的台北大空襲、高雄大空襲、台南大空襲等,透過桌遊或黑白照片的重新上色,讓人們更深入體驗與親近。
但是,這些「本島」的空襲經驗——無論是基隆、台北、新竹、台中、台南、高雄等地——皆是本島人的視角下所認識的二戰事件,而孤懸台灣海峽上的澎湖群島,則相對受到遺忘。其實澎湖群島在1945年3月14日,也曾被美國陸軍航空軍第5航空隊的B-24轟炸機群空襲,受到嚴重損害,這樣說來,或許可稱為「澎湖大空襲」了吧?
專業的軍事研究者可能會質疑:這起轟炸的落彈量「僅有」200噸,而1945年最後200多天裡,第5航空隊對澎湖的總投彈量也「只不過」1,127噸。規模不及前述各地。那麼,澎湖在二戰時連續遭受轟炸的期間,以及1945年3月14日這起空襲,有資格稱作「大空襲」嗎?
目前在澎湖工作的文史研究者廖英雁解釋,以統計數字來看,無論是1,127噸也好、200噸也罷,這些投彈量相較其他戰場絕對不算大,但對當地居民所造成的恐懼與震撼,並不在於客觀投彈量的多寡。
他補充說明,澎湖地方小、人口少,據當時的澎湖廳人口普查資料顯示,1943年澎湖當地居民6萬人,日本籍的軍民則有1.9萬人,加起來總人口不及8萬人,但澎湖挨彈量卻高於擁有人口近18萬的花蓮港廳;廖英雁認為,澎湖空襲是否足以稱「大」,必須綜合考量當年的地理位置與人口密度,「作為海峽上孤伶伶的小島,竟也成轟炸目標,這對處於戰場邊緣的澎湖人而言,所造成的震撼力道難以抹滅。」
「這是因為澎湖島上的馬公海軍基地位居重要戰術地位,才使得孤懸大海上的群島成為轟炸目標。」 廖英雁指出,嚴格來說,台灣與澎湖地區在二戰亞洲戰場屬外圍戰場,但美軍之所以從1944年10月到1945年8月的10個月間,頻繁地對台澎等地發動空襲,起因於1942年中途島戰役後,美軍逐漸從中太平洋一路反攻回西太平洋,奪回曾被日軍佔領的小島,其主要目的係要切斷日軍於南方海面的運補路線。
廖英雁舉例,在1944年10月10日,美海軍第38特遣艦隊集結,要對菲律賓所屬的雷伊泰島發動登陸作戰,而這場雷伊泰灣海戰成為太平洋戰爭中慘烈的一役。爾後,1945年1月,美軍持續對菲律賓的仁牙因灣發動登陸戰,拿下幾個重要陸地基地後,美軍陸軍航空隊便可透過仁牙因灣起降。在背景條件確認後,廖英雁表示,當時做為日本殖民地的台灣,日軍仍可透過北面的台灣派出海空軍增援,這使美軍在對菲律賓發動戰事形同「背刺」。
「這就是你在玩RPG遊戲打魔王時,你得先把魔王一旁的小怪都先清掉,清乾淨後後也才能專心面對大魔王」,廖英雁說,當時台灣澎湖雖未被直接捲入主要戰場,但因為高雄有軍港,澎湖有馬公港、測天島海軍基地、猪母水澎湖飛行場,為避免相關據點成為投射兵力前進基地,美軍勢必除之而後快,而1944年10月12日到14日的台灣沖航空戰後,台澎等地便成美軍轟炸的目標。
以澎湖來說,比如1945年的3月14日美軍第5航空隊派出60架B-24轟炸機轟炸、4月4日又派出12架B-25轟炸機超低空攻擊馬公港的日軍運補船,都是明顯的例子。事實上,馬公港的位置鄰近馬公市區,飛機在掃蕩馬公港時,市區也難以倖免。「現澎防部的所在地,在日本殖民統治時期是日軍的重砲兵聯隊本部,而今澎湖國軍英雄館一帶,過去是日本的陸軍病院,對美軍來說,既然都來打擊馬公港了,飛抵上空看到大型建築便會一併掃蕩。」廖英雁以澎湖文人顏其碩為例,當時聽到空襲警報響起而美軍機旋即飛抵上空,轟炸機更以「樹梢高的高度」低空掃射市區,民眾連忙奔逃與尋找掩蔽,當時顏其碩邊逃邊躲,最後躲到路邊的龍舌蘭草裡,足見當時場景之慌亂與震撼。
然而,隨著社群媒體日常化後,二戰歷史的資訊相較以前容易上手許多,只是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關於二戰錯謬訊息的訛傳,也如同覆水難收,在社群媒體的推波助瀾下形成某些定見,即使並不那麼準確。其中有一說你我多少都曾聽聞過,那便是「日本在二戰轟炸台灣」的說法似乎並不罕見,甚至有看法認為,這樣的說法來自國民黨威權統治下的黨國教育,並以系統性的方式進行「愚民教育」。
對此,廖英雁不諱言他以前也相信這樣的說詞,直到後來調閱國立編譯館從1950至1970年代出版的義務教育課本,逐年逐冊檢視考證後,才推翻過去持有的定見。「坊間常有一說認為,『日本在二戰轟炸台灣』的觀點來自國民黨的愚民教育,但國立編譯館所出版的課本中根本沒有這樣的敘述,但也沒有提及台灣澎湖在二戰時的角色與處境。」廖英雁強調,若回歸教育專業,事實上國編本並未虛構「日本在二戰轟炸台灣」的偽歷史,但它卻「留白」了台澎的二戰史,而主要以講述二戰期間中國戰區的主要戰事,如蘆溝橋事變、日本入侵、以及國軍如何牽制日軍直到美軍加入戰事反轉戰局。
廖英雁說若以課程教學理論來看,這樣的呈現方式會稱之為「懸缺課程」(null curriculum),指的是「應該教而沒有教」,雖有其重要性,但學校並沒有講、課程也並未擺入,而此會導致學生沒有學習到相關知識。他分析,考量到當時時空背景下,義務教育課程多為大中國史觀,而學習者因為認為既然自己是中華民國國民,「理應」與美國共同對日抗戰,進而產生「日本轟炸台灣」的迷思。「但這只能說是學習者的『腦補』,並不足以作為黨國教育愚民教育的鐵證。」
神仙打架,凡人遭殃,但有時神仙也會顯靈拯救芸芸眾生。台灣從南到北,如南從屏東萬丹萬惠宮(按:節目口誤為萬巒,特此勘誤),北到南瑤宮「彰化媽」去基隆接炸彈,在台灣遭受美軍空襲的陰影下,各地均有「媽祖婆護台灣」的傳說,即便遠離台灣的海峽群島澎湖,也有著神明擋炸彈護佑鄉里的傳奇故事。
相傳,1945年3月14日盟軍機轟炸馬公妙廣寺,而位於東甲的北極殿受損嚴重,主祀的上帝公泥塑一隻手更毀於砲火,但鄰近的東甲社區毫髮無傷,地方相傳這是上帝公顯靈捨身護持地方,「以臂擋彈」的鄉野傳奇不脛而走。而從此故事也可一窺在戰爭底下民心無助,而將自己的安全無恙歸於神明護佑,除了體現神明悲天憫人的一面外,也凸顯朝不保夕的戰時生活。
75年過去,澎湖又回到安居樂業的小島寧靜生活,然而當地的戰史遺跡與文史資料,一一記載了二戰時期澎湖飽受炸彈轟擊與逃避、疏散的歷史。對照台灣本島的視角,換位從澎湖看台灣,這為期10個月的轟炸與投彈量或許稱不上殘酷,但造成的震撼與其他地區無從比較。
畢竟戰爭是無情的,而那無法量化的戰後陰影與真實的恐懼,作為鑑往知來的的記憶就可以,不必再比較誰才「有資格」當「受害者」了。
▍本集節目討論
- 台北大空襲、高雄大空襲以外,你聽過澎湖大空襲嗎?
- 澎湖「大」空襲嗎?除了用投彈量作為評量標準外
- 為什麼會是「澎湖」?為期10個月的澎湖空襲事件
- 「日本在二戰轟炸台灣」?那些黨國愚民教育的迷思
- 海上的玉碎部隊:揭開「震洋特攻艇」的神秘面紗
- 二戰軍武科技迷思:「笨炸彈」冷知識分享
- 澎湖戰爭神話:上帝公單臂擋彈的地方傳奇
▍收聽《鳴人放送》本集節目
- Spotify:https://pse.is/UHKWX
- Firstory:https://pse.is/UCFJS
- Apple Podcast:https://pse.is/SRL5T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