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泳姿」與「秒數」更重要的事——符合實際需求的游泳課怎麼教?

聯合新聞網 張景泓
清明連假,墾丁海灘湧現人潮。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因應2019新型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影響,從二月底開始,各校就依據教育部指示暫停各類大型活動、避免群聚感染,因此游泳課也一併因應政府措施暫緩上課至5月4日,後續視疫情發展再行評估。

不僅如此,根據筆者在業界及網路社群觀察,大部份家長也都自主暫停小孩子游泳課,即便是個別教學,也因為擔心場所感染風險,幾乎都將泳課延後或退費。

根據目前疫情發展,短期內大眾應無可避免地會避免參與包含游泳課在內的群聚活動。但觀看清明連假期間遊客如織的墾丁大街與海灘,或許海域戲水此類「戶外」、「大自然」的活動,被民眾認為感染風險較低,因此前往遊玩的小朋友與家庭不在少數。

縱然目前國內觀光產業受疫情影響而冷清,但一旦進入夏天,推測依然會有大批民眾去海邊溪邊消暑玩水。不幸的是,我們或可預見夏季溺水新聞恐重回新聞版面;游泳課停課固然會增加今年夏天孩童溺水的風險,但追根究底還是游泳教育出了問題。

台灣四面環海,為什麼還這麼多溺水意外?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每年因為溺水意外身亡的人數至少有37萬人,而台灣溺水人數曾高居全球不分年齡層第三;如果只統計0~14歲的數據,台灣過去還曾在受調查的OECD 21國當中,溺水死亡率高居首位。

另外,從消防署2012~2017年的統計資料指出,台灣平均每年溺水身亡人數約在400人左右,而且逐年升高;溺水意外傷亡人數也曾高居國內「意外事故傷害死傷」第4大原因。

綜觀數據統計,我們可以發現台灣溺水人數不容小覷,且孩童溺水問題也須正視。除了政府目前規範的游泳教育內容不符合實際需求以外,家長的錯誤心態也是導致孩童游泳技巧「學而無用」的主因之一。

根據我在泳池擔任救生員及游泳教學的經驗,大部分送小孩來學游泳的家長大概會問以下問題:「我的小孩多快可以學會?」、「他可以再游得更快嗎?」、「他的蛙腳對嗎?自由式的手可以嗎?」。幾乎所有家長都會問類似的問題,但我從來沒有聽過家長詢問過「如果我的小孩戲水時發生溺水意外,這些技巧派得上用場嗎?」

如果家長只在乎小孩的「泳姿」跟「秒數」,以及「多久可以學會」等問題,而不在乎小朋友學的技巧能不能在出意外時派上用場,我們怎麼期待這些游泳技能得以確實防止孩童發生溺水意故。

如果家長只在乎小孩的「泳姿」跟「秒數」等問題,我們怎能期待游泳技能能防止溺水事故...

設計符合實際狀況的游泳教育,看看荷蘭怎麼做

我在海邊執業救生員的那幾年,外國遊客總是能在海裡優游自得,對於在踩不到底的開放水域游泳相當習慣。很多國家國土相當大,游泳池密度沒有像台灣如此密集,但溪流、湖泊、溝渠反倒是很多;也因為環境使然,讓這些外國人從小就習慣在開放水域游泳,跟台灣自然環境相像的荷蘭,更成為游泳教育的專家。

90年代的荷蘭發生兩次大水災,當時迫使數十萬人撤離原居地,因此荷蘭政府有別於過往「跟水爭地」的態度,改為「與水相處」的治國策略,在游泳教育推廣的目標著重在幫助孩童「建立信心」和「享受水上娛樂」。游泳證書由政府委託國家委員會頒發(名為zwemdiploma,分成ABC三個等級),家長在孩子5歲以後就會自主幫小孩報名游泳課程,提前學會如何保護自己。

荷蘭的游泳教學內容是根據真實情況設計,不只要求游泳技巧,還包括溺水發生時的應變訓練:

透過這樣的教學內容,「預防溺水」只是游泳教育下的附加價值,重點在於培養小孩愛玩水的心,並在玩樂中學習到各類水中自救技巧。

「預防溺水」只是游泳教育下的附加價值,重點在於培養小孩愛玩水的心。示意圖。 圖/...

游泳技巧只是基本,提升「水中自救」能力才是解決之道

台灣現行的游泳教育,只能讓我們在「踩得到底的游泳池」游泳,而且是在有「蛙鏡」的情形下。很多人對於在「踩不到底」、甚至只是「比較深的泳池」游泳有無比的恐懼,即便是已經能長泳一千米以上的人,在「踩不到底」的環境下,同樣會對自身的游泳技巧有所疑慮。

筆者曾詢問過荷蘭友人,荷蘭的游泳課每週上一堂課、平均要上一年才能通過最基礎的A課程,99%的荷蘭人都擁有最基本的A級證書;通過A課程也不代表多會游泳,只是你擁有最基本的自救能力。

對比台灣許多游泳速成班,或是只在乎泳姿跟秒數的家長,荷蘭游泳課是學習在生活中遇到緊急狀況時所需的技巧,而不是只是好看、讓家長可以拿來上網炫耀曬圖而已。

另外,除了水中自救技巧,讓孩子瞭解什麼是正確的水域安全觀念,在溪流、海邊遇到有人溺水時該怎麼應對處裡,這些都是在疫情期間可以在家教導小孩的內容,既實用又能確保他們在出意外時能保護自己。

小結

夏天即將來臨,玩水的季節也越來越近。家長們除了要避免過度保護小孩、因為自己不瞭解而採「禁止」的態度來面對外,加強自身的專業知識、跟孩子一起學習成長,這才是真正的以身作則與正確的親子教育。

戲水季節來臨,家長不應一味禁止,而是需加強自身的專業知識、跟孩子一起學習成長。 ...

張景泓

多年救生員經歷,因在海邊救過太多人,有感於台灣游泳教育的不足,決定創立...

時事觀察 水域安全 張景泓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