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大電影時代:roadshow 映演的眉眉角角
每次翻閱好萊塢「大電影時代」的相關文章,都對所謂的「showmanship」一詞心生嚮往,但在中文語境裡,卻又很難找到合適的無縫翻譯。所謂「showman」,雖有「娛樂家」一詞可借指涉,但娛樂家也要能將showmanship展現到極致,以收賓主盡歡之效,才配稱得上是娛樂「家」。
好萊塢的大電影時代
電影產業三個重要環節——製作(production)、發行(distribution)、映演(exhibition)——都有極細致的「眉角」要注意,這些細之又細的細節,正是魔鬼藏身之所在。
全球電影產業以好萊塢為首,在1950年代初期進入大電影時代,主打彩色闊銀幕超級鉅片,銀幕本身的尺寸、色彩的光澤、聲音的環繞效果和動態身歷聲,都將電影推往一個空前絕後的華麗巔峰。上篇文章曾談過的「roadshow」,就是「發行」環節因應這樣製作形式、製作內容、製作規模上的變化,從而興起流行的手段。
這一類roadshow大電影,在「映演」的環節上,同樣有非常多細節,值得這些大娛樂家逐一講究。這些細節的核心要旨,皆為營造和美溫煦的觀影環境與氛圍,引導觀眾進入電影故事的世界。
首先,這些首輪電影院本身的建築多半壯麗,或典雅華貴,或新穎前衛,裝潢也多半氣派,觀眾走進影院,就像進入教堂朝聖一樣。自1920年代開始,歐美國家便流行這種「電影皇宮」(Cinema Palace)式的影院設計;來到1950、1960年代,正好是韶華盛極(而且即將盛極而衰)的最後繁麗時期,娛樂家們不願意讓觀眾看到光禿禿的空白銀幕,他們深信,觀眾只能看到兩樣東西——美麗的戲院,以及電影裡的世界。
所以,觀眾穿過售票堂,進入華麗的候場大廳,在扶手樓梯前的噴水池翻閱高級文創商品、電影特刊什麼的。穿過小堂,進入碩大無朋的影廳,沉沉垂下的絲絨大幕帶來的便是無限期待。
儀式般的 roadshow 電影放映
準點鐘響,溫柔的暖場序曲從戲院的喇叭傳出,觀眾席的場燈漸漸暗下,但不會全滅,通常會維持25%或30%左右的光度,大幕上的照明彩光變顯得更加鮮明、更加艷麗。這三分多鐘的暖場序曲讓觀眾從大都市的繁弦急管安靜下來,也強化了roadshow電影放映的儀式感和期待感。
在序曲最後,作曲家通常會安排長音收尾,在這個拉長的音符當中,場燈恰好收至全黑,絲絨大幕也準備徐徐揭開,尤其很多大戲院,左右對開的大幕會需時大概20至30秒才能完全開啟。大幕揭開的同時,放映機那一束白光便投在銀幕上,電影公司的logo正好就是讓左右對開的絲絨大幕走到全開定點的巧妙設計。接著,就像看音樂劇一樣,「show」開始了。
只不過我們所指的「show」,不是現場樂隊、真人演出,而是全部拍成一部華麗鉅片,投射在巨大的弧型闊幕上。這些銀甚至大到20至25公尺長,二至三層樓高,畫面包覆著觀眾的視線,卻又不會有太強烈的壓迫感。電影演著演著,演到高潮,差不多是一部普通、平凡商業片的長度,可能100分鐘,可能多一點如兩小時餘,上半場結束,大幕徐徐合上,場燈緩緩亮起,我們進入中場休息時間。
這樣的中場休息,不單純只是電影院方想多賣紀念品和零食,也不單純只是體貼觀眾,要讓大家上廁所、抽煙、打電話、喝一杯。它是直接寫進劇本裡,在攝製之初、定剪之時,就已經規劃妥善,屬於整部電影的一部份,不能輕易剝奪。它也為戲劇本身提供了極其重要的呼吸與喘息空間,屬於整體結構的一部份,更不能任意移除。
中場休息接近尾聲的時候,就像看戲劇表演、聽音樂會一樣,大廳裡會有帶位員敲起鐵琴、搖起手鈴,提醒觀眾下半場即將開始。通常,中場休息短則5分鐘,長則15分鐘,休息到20分鐘已經算是極致了(20分鐘也是目前美國一般商業劇場的中場休息長度)。
與此同時,影院的前台經理和機房的總放映師也會開始下半場的放映。和開頭一樣,這時也有暖場序曲,漸弱至25%的場燈,溫和或熱鬧的音樂,將觀眾帶離漫長的洗手間隊伍和焦急煩躁,迎接他們再次走進電影故事當中。下半場的暖場序曲接近尾聲時,場燈同樣漸次全暗,大幕同時對開,我們再一次從美麗的影院空間,唰地進入了電影的世界裡。
電影演到最後,劇終(The End)字樣打出,大幕徐徐合上,場燈緩緩亮起,有些roadshow鉅片還貼心地安排散場音樂,將電影裡的主題配樂再演奏一次,把心滿意足的觀眾送離戲院,送離這個充滿魔幻效果的美好國度,送進大都市的繁亂夜色裡。
《賓漢》roadshow 體驗
以上所述,是完整的一套roadshow大電影的放映規範。不是筆者憑空想像、妄自陳述,而是有源有本,並且親身體驗過數十次的經歷。
1920、1930年代的roadshow大電影不算多,1939年的《亂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即為一例,1950年代初期的3D立體電影狂潮,為因應雙機放映,必須安排中場休息,以便放映師更換膠卷,因此出現片長不到2小時的3D歌舞片《刁蠻公主》(Kiss Me Kate)等,也加插了中場休息的情形。
1950年代初期的彩色闊銀幕大電影風潮,走紅將近20年,到1970年代中期逐漸沒有這樣的roadshow映演規格,如此這般的觀影儀式才一步一步走進歷史,成為傳奇。如今在國際影壇,依然有重要的影展活動會想辦法在合適的場地,以這樣的映演儀式,重現當年大電影時代的尊貴showmanship。
簡單舉幾個實例,1959年問世的《賓漢》(Ben-Hur)至今恰滿60週年。當年上映時,電影公司便同時發出映演需知,給所有意欲放映《賓漢》尊榮roadshow套裝的首輪戲院。映演需知裡詳細記載各種條款和規範,首先的大前提就是:電影院嚴禁播送任何不是由作曲家羅嘉(Miklós Rózsa)為本片譜寫的音樂。
接下來,本片共分為六大部份:
- 序曲(The Overture)6分鐘:請務必依照公告的時間準時開始。
- 電影序幕(Prologue: The Nativity)耶穌誕生,7分鐘:禁止遲到觀眾於本段落入場。
- 上半場(The First Part)127分鐘。
- 中場休息(Intermission)最長15分鐘:敬請於11分鐘時,通知放映室開始播送中場襯底音樂,並於候場大堂邀請觀眾回座。
- 下半場(The Second Part)75分鐘。
- 散場(The Close-in)。
序曲務必準時開始。序曲演奏的同時,戲院大幕務必妥善閉合,觀眾席的場燈也不可減暗(這一點《賓漢》的要求和其他電影不一樣)。序曲漸入尾聲時,場燈徐徐暗下,米高梅公司的獅子頭商標先打上大幕,與此同時,幕正開啟,當耶穌誕生的序幕戲開始時,幕已全開。
序幕戲嚴禁任何遲到觀眾就座,前台經理和帶位人員務必讓遲到觀眾在大堂稍候,待及序幕結束,正片開始,電影片名「BEN-HUR」投上銀幕時,才可引導他們安靜就座。序幕結束之後的上半場片長127分鐘,銀幕上亮起「Intermission」字樣時,大幕合上,收住上半場,觀眾席的場燈亮起。
中場休息建議時間為10至15分鐘,不宜過短也不宜太長。大約在11分鐘時,可以開始播送中場襯底音樂,這段約莫4分鐘的音樂,正好可以讓所有散在廳外的觀眾陸續回座,觀賞下半場。下半場的第一個畫面是羅馬浴場的馬賽克地磚,與此同時大幕揭開;下半場片長75分鐘。
當電影結尾,「THE END」字樣打上銀幕時,大幕也緩緩合上,觀眾席場燈亮起。《賓漢》和其他電影不一樣的設計是它沒有散場音樂,觀眾應帶著劇終最後的哈列路亞合唱印象,悠悠返回現實,走出戲院,回歸到自己的日常生活。
以上只是超級鉅片時代,眾多大電影當中的一個例子。所謂的showmanship,所謂的眉角,所謂的儀式與享受,各位讀者真的需要親身體驗一回,保證一次上癮,永難回頭。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