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物聯網的智慧商機,我們真的準備好了嗎?
台灣的科技產業轉型,這幾年曾經隨著醫材、行動跟雲端打轉,最近則捲起了物聯網的熱潮,但如何將過往習慣「大規模、低成本」的硬體產業,轉型為「大數據、高價值」的商業模式,需要的不僅是生產製造優勢,而是品牌行銷策略跟新創資源環境。唯有創造「少量多樣」、「快速開發」、「即時上市」、「測試修正」的產業架構與商業思維,才有機會建立物聯網時代的新優勢與競爭力。
科技業的當紅炸子雞
如果說科技業與創業圈在前年的關鍵字是「社群」(Facebook上市),去年的關鍵字是「行動」(智慧裝置顛覆資訊產業),今年最夯的大概就是「物聯網(IOT, Internet o Things)」。
其實物聯網就如同雲端概念一般,決不是新玩意或新概念,早在十多年前就有各種關於家電上網跟感測網路普及化的預言,但隨著社群平台跟行動裝置連網的消費者習慣,以及電子商務與大數據分析的平台能力,讓物聯網重新站上科技業的舞台聚光燈下,展現迷人魅力。
繼今年初Google以32億美金收購智慧家庭裝置公司Nest之後,上個月三星以2億美金收購美國新創公司 SmartThings。而前兩天,鴻海科技集團以200萬美金(佔股10%)投資台灣的資安技術公司AirSig,藉由智慧裝置的空中簽名與解鎖技術,來解決日益嚴重的智慧裝置與雲端資安問題。
近來資本市場也開始關注物聯網產業,各研究機構對此產業的前景紛紛表示看好,也對台灣產業鏈在當中所扮演的關鍵地位與獲利商業模式提出觀點。而身為網路與行動產業的創業加速器業者,我們的感受其實格外強烈。
新創團隊紛紛展露頭角
除了剛獲得鴻海投資的AirSig是我們所培育的團隊,過去兩年在美國群眾募資平台KickStarter上,AppWorks所培育的幾支隊伍,紛紛創下科技產品類的募資佳績,包括可量測身體年齡與壓力指數的智慧手環W/Me(募得14萬美金)、可記錄追蹤多項運動如單車、游泳、路跑等的智慧腳環FlyFit(募得12萬美金)、讓家庭更安全、更節能的智慧居家裝置Sentri(募得近40萬美金),在在顯示其實台灣新創團隊的市場魅力與品牌商機。
以我們這兩年所招募培育一百多個新創團隊中,已經有將近二十隊是從事物聯網相關的產品開發或商業模式創新,除了穿戴裝置跟智慧家電之外,從事室內定位與虛實串接(O2O, Online to Offline)創新的iBeacon解決方案,也有好幾個團隊(xBeacon、usBeacon、SpotBeacon等)。
這些創業團隊的背景,幾乎都是科技大廠的研發工程師或產品企劃人員,而這批業界老鳥出來創業,所展現的開發速度、行銷能力與產品完成度,也的確是值得期待。
但隨著創業者與投資人的關注,以及憑藉過往在科技業所累積的產業聚落跟生產優勢,台灣真的能在物聯網時代再次乘風而起,成為插著翅膀的老虎嗎?
科技業投入醫材的轉型經驗
其實這不是台灣科技業第一次瘋轉型機會,或者提出憑藉產品開發速度與生產實力而期待切入的新領域。過去十年,有非常多的高科技大廠,也包括政府機關與研究單位,都曾經指出醫療器材領域將因為台灣的資通訊產業而具有優勢,各大科技公司也都紛紛投入研發人力或招募團隊,但至今卻極少有亮眼成績。
醫療器材跟消費性電子產品雖然都需要資通訊科技,但前者所面臨的臨床試驗、法規認證、專利競爭、特殊醫療通路、保險給付政策、採購決策體系以及使用者情境,通通都不是過去僅掌握設計、規格、價格、零售通路的科技大廠所熟悉的,而且產品生命週期雖然較長、毛利較高,但投資期與風險卻也未必是習慣以速度跟規模爭取訂單的代工商業模式能承受的。
所以,這幾年曾經投入醫材領域的科技公司,紛紛裁撤相關部門或解散團隊、調至其他部門。這樣的產業故事,我很不希望再次發生。
物聯網的關鍵不是連網裝置,而是數據平台
去年底,我就曾經提過,台灣的競爭優勢,不僅在科技產業聚落,而且在消費生活體驗。甚至,我也就科技業曾經奉為圭臬的微笑曲線,提出不同觀點。
以物聯網的新創市場跟商業機會來說,關鍵價值絕對不在連網裝置,而是數據平台。前者是台灣的製造優勢可以掌握的,但很容易淪為規格與價格的戰爭;後者必需要靠行銷策略與品牌魅力才能贏得,這卻是台灣產業過往最陌生也最不願意投資的部分。
先不說物聯網,光以智慧手機跟平板領域來說,全球相關公司市場價值最高的並不是出貨量最大的鴻海、華為,也不是具有品牌實力的三星、宏達電、小米,而是掌握最多使用者數據跟APP通路的蘋果、谷歌。
簡單的說,品牌不是外觀設計,而是消費者對你的信任與認同;雲端不是軟硬整合,而是大數據平台的建設與管理;智慧不是裝置連網,而是使用者行為的理解與預測。
這就是我們長期以來對「雲端」、「行動」產業的迷思,裝置或伺服器的製造生產,價值將越來越低,若這種觀念與期待延伸到「物聯網」產業,將是一場災難。
就算我們有生產優勢,已經準備好了嗎?
先撇開對品牌、雲端跟智慧的誤解,從政府到產業,紛紛把生產製造當成台灣發展物聯網的優勢,但真的是這樣嗎?
台灣過往三十年所累積的半導體、光電、機構、材料、元件封測與系統組裝的硬體產業聚落,將是物聯網時代的重要競爭力。但台灣的廠商多半採代工模式,一般僅接國際品牌代工業務或大量訂單(10K pc以上),多半不願意接受少量多樣的生產模式,也造成新創團隊在產品原型與試量產之前的進入門檻與創業障礙。
唯有結合政府與民間力量,建立產業聯盟、生產標準與資源整合平台,並串連早期企業培育、群眾募資平台、自造者社群與媒體等,早日讓「少量多樣」「快速生產」解決方案出現,台灣才能真的掌握物聯網商機。
募資平台與管道的法規鬆綁也是關鍵
此外,隨著群眾募資平台,募資專案以社群平台與科技媒體報導而容易產生網路效應或口碑行銷,並產生快速募資與市場測試的多重效果。近來科技與設計類產品的開發團隊,幾乎都會以設計原型直接進行募資,但國內群眾募資平台的相關法規與限制仍較國際平台嚴格。
群眾募資平台的法規調適,尤其是股權募資型態,是長期影響國內創業環境的重要元素,唯有儘速鬆綁,才能讓物聯網產業與其他新興團隊加速發展。
物聯網,需要的不是「大規模、低成本」的硬體思維,而是「大數據、高價值」的商業模式,需要的不僅是生產製造優勢,而是品牌行銷策略跟新創資源環境。
這將是一場腦袋速度的戰爭,而不是拳頭大小的比賽。
(非常感謝 udn 給我一年的時間耕耘經營這個專欄,我收穫很多,也感謝許多讀者朋友的支持。為了更深入的取材跟更寬廣的視野,也把手上工作與多重身份更盡職地做好,我將暫時離開《鳴人堂》的定期專欄行列,期待未來再以更多元的方式參與公共議題與政策的討論。)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