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勝文永遠不會明白的五件事

聯合新聞網 膝關節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北市長這場選戰打到現在,傳統藍營大票倉居然會被素人明星柯文哲一路壓著打,除了剛開始連勝文宣佈參選以來是比他民調高些,接下來就一路溜滑梯。讓支持連勝文的藍營信徒幾乎看不下去,當這些深藍份子無法接受他們所推崇的KMT菁英色彩者居然每回發言都問題百出,最後為了避免追隨數十年的政治信仰崩盤,只好說反正兩邊一樣爛,不投也罷。

但在此要用一個很惡毒的比喻解釋,兩邊絕對不是一樣爛。

「咖哩模樣的大便跟咖哩,看起來你以為很像,但只有一個能吃」。

多半會說兩邊一樣爛的還是以藍軍為主,非藍軍的都各自擁抱不同價值。

如果最後藍營不出動投票,或許那已經是在野大聯盟的另類勝利。

回過頭來,連勝文與柯文哲陣營在上周的辯論賽其實並沒有辦法改變太多投票者意願。說那些看完辯論賽之後有改變投票意願的,投票當天是否真的依循辯論賽感受,那可能就太天真了。

不過回過頭來看,連勝文似乎永遠搞不懂的事情,在這場辯論或是整場選情都一再自露馬腳。

一:高估自己

關於辯論中連質疑柯的帳戶問題,經審計部檢驗後皆屬合法。藍軍提不出扣殺柯陣營的說法,又把審計部大罵一頓。這類政治追殺殺不到還「丟臉轉生氣」情事在這場選戰屢見不鮮。連陣營高估自己動用資源追殺,結果反而在MG149打壓聲浪中,居然使外界對柯陣營清白反被誣陷一事產生「反作用力」,令柯陣營湧入大量競選資金,柯陣營甚至在資金達到法定上限後停止接受政治捐款

這是過去台灣選舉史上沒出現過的首例,看來柯還要感謝連如此打壓,竟然可以在競選資金上得到眾人相挺,證明白色巨塔力量不容誣衊。連家數代皆為公務員,財產竟然數百億之多,於是當柯反問連是否願意學他公佈自己所有財產時,連反倒不願直接表態,倒說請會計師來查帳,他相信自己財產申報沒有問題。但這對多數台灣人而言,都知道富人在財產上動手腳遠比窮人來得有技巧,所以連在辯論會這麼說,反而更讓大家相信連的財產有神秘面紗。

還提之前幾任總統時,連家財產也沒被檢驗出有問題,所以他現在當然沒問題。

辯論時經常不是證明我是對的,而是證明你是錯的,所以我是對的。這種詭辯心法人人都會,連家財產是中華民國歷史中的一道神秘深海,幾任總統不查或沒表態,不代表真的沒問題。連家財產極具爭議,造就了這次選戰中,選民對當代台灣社會的貧富差距滋生不滿。社會彌漫著「仇富」意識,連家剛好是箭靶。

柯與連的對比太鮮明,一個霸氣外露,一個爸氣外肉。柯更自稱是「白手」對「白賊」的對比。而連陣營太過高估權貴議題始終沒有好好解釋,反倒用無聊的Working-stay贏取底層小老百姓信任,但明眼人都知道你在作秀,也沒突顯格局。

二:軍公教票

藍軍這陣子不斷地對鐵票軍公教喊話,甚至要為軍教人員的年度慰問金加到2萬5千元。其實一票退休老師或是軍人們,領的退休後月俸就已經跟退休前的數字一樣,軍教人員的福利造成了社會階級對立,這對真心希望社會改革的軍公教人們來說,好像被貼上標籤,連軍又助長這個對立。等於目前社會的「仇富」與「軍公教」問題都沒法解決,甚至在他「假設」當選後,還會助長這個對立。現在台灣需要的均富,降低差距,而不是某一群人拿到所有資源就安心,現在選民眼睛是雪亮的,某一群人很安心代表更多人很傷心。

三:濫殺馬郝

連勝文在辯論中說現在人們只有小確幸,這是否轉了個彎賞馬英九與郝龍斌一巴掌?這讓深藍選民聽在耳裡做何感想?

四:超越藍綠

「我聲稱我是墨綠,是要證明你的槍傷是真的,是為了社會和諧。可是你現在說我是墨綠,是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是在撕裂社會」柯文哲在面對連勝文提問他身份是否為墨綠而非中立,柯這段回話徹底打垮連,經過上周末媒體一再播送,證明了連缺乏同理心,面對當年努力搶救他槍傷的救命恩人還要打壓,柯藉此談論自己超越藍綠的更高視野,也重申不會加入任何政黨。與連刻意想把這場選戰拉回藍綠對決的狹隘胸襟更形對比。

五:黃金切割

這個問題談論非常多次,連勝文遇到問題時展現的特異功能已經讓許多支持他的選民看不下去。柯問連陣營的蔡正元如何拿到他的市政顧問名單,結果連回答的角度居然是因為柯陣營會讓這些顧問成員們日後得到市政等資源,所以為了破局而乾脆公佈名單。這種道德上的瑕疵如此醜陋,都可以扭曲成這樣。就算連陣營拿到名單,在柯公佈後再去打壓對方也不遲,連陣營讓蔡正元委員於臉書上貼上這段訊息,也等於承認這種不道德的做法,早就內化在他們選戰手法中。

若非這場選戰,我們不會知連勝文如此會切割,其實跟馬英九的不沾鍋個性非常像。日前更要表示,為達到流浪狗「零安樂死」的動保政策,台北市、新北市土地有限,連勝文居然說:「你往南走,雲林縣、嘉義縣總可以吧?」這種把自家不要解決的問題丟到外縣市處理就好的天龍態度,更讓人相信連的切割術,未來如果真的當市長,不要說他有多麼豐厚的人脈與實務訓練,光從這些言論就知道他當上那些董事長還真的是靠「希望的種子」呀。

膝關節

電影從業人員。曾任電影公司行銷宣傳、報社記者。著《這不是一部愛情電影》...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