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高雄城中城大火?以美國閒置建築的防火規範為例

聯合新聞網 張賢龢
10月14日發生的「城中城」火災事件,為高雄近26年最嚴重死傷火警意外。 圖/聯...

10月14日清晨,高雄的城中城發生大火,造成多人傷亡,也燒出了許多社會問題,從住戶的脆弱性(多是經濟弱勢)、都更改建的複雜與耗時,再到此類部分空間有人居住、部分形同廢棄建築物安全檢查的困難。各項問題無一反應出當建築物落成之後,隨著都市變遷,生活型態的改變,甚至本次COVID-19疫情的關係,都可能讓許多組成複雜性高的建築物成為都市中的危險因子。

城中城燒出社會問題,美國也不遑多讓?

幾個月前發生的彰化防疫旅館火災也是這樣的例子——因為建築物屬於住商混合,部分空間廢棄,加上疫情期間原有商家停業而缺乏看管,因此在起火後第一時間無人察覺,進而引發多人傷亡。

美國因為社會發展快速,都市中類似此類的建築物多,也形成了許多社會問題(按照直接英譯,本文將之稱為「閒置建築」<vacant buildings>)。根據美國國家防火協會的統計,在2011至2015年間,每年有約一千九百戶閒置建築物起火,每年造成了三千三百多名消防人員受傷,在這些閒置建築物火警中,超過半數(57%)建築物出入口未設有管制措施,此類建築物在縱火發生機率方面(截至本文寫成之時,高雄城中城火災原因尚未確定,因而以下僅敘述美國的數據,非影射高雄大火係為縱火引起),未管制出入口的閒置建築物中有61%火災來自於人為縱火,相比有出入口管制的閒置建築物只有35%的案件自縱火而來,對付這類型的建築物火災,強化出入口管制似乎是一件重要的事情。1

根據美國國家防火協會的統計,在2011至2015年間,每年有約一千九百戶閒置建築...

美國作為他山之石:從長短期的評估風險做起

在火災的搶救方面,閒置建築物因一段時間沒人使用,因而會對救災人員的安全產生相當大的危害。包括年久失修的樓梯可能斷裂,之前房客搬走的裝備或家具可能在地面產生坑洞,或是裸露的鋼筋,還有不穩定的建築結構等等。也因此,在美國針對閒置建築物救災建議的報告2中,建議消防人員應先妥善評估自身的風險後,再投入救災。具體而言,為協助現場消防人員評估救災的風險,地方政府與相關機構有幾項事情可以進行:

一、短期可做的事情包含

  1. 強化建築物的法規要求,強制建築物所有權人維護相關安全設備並移除危險及可燃性物品。
  2. 強化建築物的入出口管制,並且在建築物外部設立警示,嚴禁非住戶以外的人取道路過(No Transpassing)。
  3. 針對無人居住的房間或是空間設立警示,提醒消防或其他救難人員非必要無須入內搜救。以紐約市消防局(FDNY)而言,常用的搜救標記有兩種:
    • 紅底白色的標記「X」,代表此空間無人使用且已經上鎖,除非確認內有人員受困否則無需入內搜索,
    • 紅底白色的標記「/」,代表內部空間偶有人使用(非常住)。
    救災人員進入建築物時,須小心留意可能的結構問題,請見下圖所示與說明。
  4. 建立建築物內部疏散的路線與地圖,定期辦理相關的疏散演練,以協助住戶與救災人員熟悉相關的避難與逃生路徑。

閒置建築物提醒救災人員的圖示說明。 圖/摘自註二報告中第51頁

二、長期可做的事情包含

  1. 建立跨部門的工作小組,以活化這些建築物,例如:建立閒置建築物清冊並公告,鼓勵社區或是教會等宗教團體申請使用這些閒置地點(以高雄城中城而言,或許政府可以出面逐步購入這些閒置空間,並開放使用,逐漸將整棟大樓的產權購入,以便未來加以重建)。
  2. 爭取經費以減低閒置建築物的產生,例如:美國緬因州(Maine)的勞伊絲頓鎮(Lewiston)爭取了公家經費(稅金)與私人機構募集到的基金,協助減低市區中閒置建築物的數量。

三、消防救災注意事項包含(見註二報告的第16頁)

  1. 縮短在閒置建築物內救災的時間。
  2. 提供具體細部的救災任務與目標給室內的操作人員。
  3. 每位入內的消防人員以安全繩相連或是配有水線。
  4. 使用溫度探測儀器(或稱熱顯像儀)來進行室內作業。
  5. 現場指揮官需掌握入內人員的動態與作業進度。

小結

由美國的經驗來看,城中城的問題不僅是公共安全的死角,更是伴隨著城市發展,整體社會的沉痾。所以,若要避免再度發生這樣的火災,斷不能僅聚焦在災害應變的層面上,而應導入我之前專欄中所提的「全階段取徑(All-Phases Approaches)」觀念,用「整體災害管理」的思維,搭配各項不同的策略以管控這類火災的風險。

城中城的問題不僅是公共安全的死角,更是伴隨著城市發展,整體社會的沉痾。 圖/聯合...

圖為台灣消防隊員搶救受困於高雄城中城之住戶。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張賢龢

美國安柏瑞德航天大學(Embry-Riddle Aeronautica...

高雄 災害應變 都更 災害管理 張賢龢 時事觀察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