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媛媛/如何閱讀與寫作:瑞典高中國文試題為何被稱「魔王級考卷」?
上大學必備的「國文力」是什麼?在瑞典,高三國文是只有想要升大學的學生必修的,所以這門課的主旨很清楚,就是準備高中生未來在大學需要的語文技能。在開始談這門課之前,我們可以先看看這門課的期末考試怎麼考。
瑞典學校在幾門主要課程結束時,會舉行全國性的期末考試,評量全國學生的階段性學習表現。考試的目的有三個:
- 由大考團隊分擔老師期末設計考題的工作。
- 促進評分和學力指標的標準化,反映每位學生已經達到學習目標和必須加強的部分,並作為申請大學的依據。
- 大考團隊當中的教育研究者,得以對全國學校的教學情況做更全面的追蹤和研究。
而瑞典高中國文科的全國期末考在高一和高三期末舉行,分為口語表達、閱讀理解和寫作三個部分。礙於篇幅,本文只著墨閱讀和寫作。
瑞典學生邊寫邊哭的「魔王級考卷」
高一國文的閱讀題包含四至五篇不同體裁的非文學類文章,以報導和科普文章為主,並用選擇題和簡答題測試學生的理解。就我自己的經驗來說,閱讀材料的長度和複雜度都頗高,選擇題裡有很多陷阱,如果對文章內容沒有透徹理解,很容易選到似是而非的選項。
高一國文期末考的寫作部分,以閱讀理解文章為基礎,一共有三種題目讓學生任選一題,完成一篇約七百至八百字(中文大約五百至六字)的文章。例如:
2012年高一例題:生產和消費習慣
在Elin Lindman(南方日報2011.2.27)的報導文〈垃圾桶潛水〉中,採訪了一群「垃圾桶潛水者」,他們靠著過期、賣相不好或是賣不掉而被扔掉的食品維生。這些年輕人無法理解為什麼要在生產一樣東西之後又把它扔掉。然而在同時,也有很多人認為今天的生產和消費模式雖然導致了無法避免的浪費,但也創造了造福人群的經濟成長和財富。
這篇報導文在《南方日報》刊登後,引起了許多關於消費習慣和生活方式的爭論。你決定投稿一篇議論文,文章的目的是引起大眾對該問題的興趣和思考,並就你的立場說服讀者。
今天的生產和消費模式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請表明你的立場,並提出詳細的論證。引用Lindman的報導,和其他在《閱讀理解試卷本》的相關文章。請記住,讀者沒有閱讀過這些文章。
高三的國文期末考則跳過閱讀理解,直接進入寫作題。雖然稱作「寫作題」,卻也極度考驗閱讀的能力。學生拿到的試卷本厚厚的,一般會包括超過十則中長篇文章,其中還有不少較深難的學術文章。這些文章都和某個大主題有關,例如「語言的歷史演變」、「民間故事與童話」等。寫作題也有三道,學生從中選擇一題作答。每個題目需要參考的文章都不太一樣,因此學生必須在四個小時的考試時間內,快速略讀十餘篇文章後,找出適合的文章進行精讀和寫作。
高三國文是以準備大學教育為主,所以期末考寫作題也多是以大學課堂為背景。例如:
2014年高三題目:古文字的痕跡
你剛上大學,老師給你的第一個作業,是寫一個以語言歷史為主題的調查報告。你必須針對一個命題,蒐集來自不同文獻的事實和觀點,進行彙整、分析後提出結論。你的同學將會閱讀你的報告,以獲取關於該主題的資訊。
命題:大約在西元1000年代,羅馬字母就隨著基督教傳入北歐而且日漸普及。然而一直到1200年代,還是可以在北歐社會各處找到北歐古文字「Rune」的痕跡。為什麼當時的人們在使用羅馬字母的同時,仍然在某些場合使用古文字呢?引用閱讀文獻當中的事實和觀點,分析古文字在當時的用途,並提出人們使用古文字的理由。結論必須基於你對文獻的分析。
寫作時需要牢記以下幾點:
- 內容和格式必須完全遵循符合題目指定的體裁和寫作背景。
- 寫作內容不得只陳述自己的看法,必須援引其他文章中的見解。
- 引用他人的文章內容、研究結果和看法時,必須使用正確的引用格式。
看到這樣的考試題型,我很能理解為什麼每年期末考,總會有學生一邊寫一邊哭,或是把早餐吐在考卷上。然而轉念想想,如果不能做到這一點,學生未來上大學勢必會非常辛苦,學習的效果也會大打折扣。
在瑞典,期末考試的評分是由個別老師進行。為協助老師給分,考題團隊提供了詳細的評分框架。在教育部網站上有教師交流平台,讓教師和國家考試團隊與其他老師討論評分時遇到的問題。此外,由於每份考題都經過學生的實際測試,所以考試團隊能提供得到A到F不同成績的學生例文,詳細分析該學生得到某個成績的原因。參與考題測試是一個很好的模擬考試練習,所以許多老師會主動為班級報名參加。
閱讀與寫作:瑞典、台灣國文課大不同
從以上考題可以看出,瑞典課綱和台灣課綱在旨趣上有幾個不同之處。
一、明確的閱讀寫作目的
在文章體裁上,台灣的國文課綱將文本分成「抒情文」、「敘述文」、「說明文」、「議論文」、和「應用文」五大類。其中「應用文」包山包海,從書信、簡報、報導文、讀書報告、自傳、小論文、演講稿到賀辭弔辭都算在其中。然而這些應用文基於訴求和用途,又會在不同程度上涉及抒情、敘述、說明、議論,例如在書信中可能含有敘述和抒情,一篇深度報導文更可能綜合以上所有要素。這個分類方式,無疑是讓「抒情」、「敘述」、「說明」、「議論」和寫作的實際用途脫鉤了。我自己過去上國文課時,常感到許多作文練習只是為了抒情而抒情,為了敘述而敘述,缺乏目的和動機,也許就是因為如此。
相對之下,瑞典國文課綱先把「語文」和「文學」的用途分開,清楚定義所謂的「文學」,就像色彩視覺之於美術、節奏旋律之於音樂,是運用語言符號和情節鋪陳構築出的藝術形式。而其他所有具有應用功能的文體,都歸類於「非文學類」,再進一步按其用途細分為調查報告、議題評論、報導、演講稿等等。
因此在瑞典國文課上的每一個作文練習和考題,都有很明確的預設目的,除了純文學性質的創作外,也可能是投稿報章以喚起某種意識,或是在論壇上說明自身立場並說服對方,或是為一個機構或是企劃做調查報告等等。
二、高度的閱讀寫作訓練
從以上的考題也可以看出,瑞典語文考試的主旨,不在於文學造詣或國學常識,也不在於運用美麗修辭或提出新穎創見,而是在理解、分析、統整和表達能力。此外,從高一到高三,無論在篇幅和內容強度上都有明顯的提升。為了奠定這些能力,需要充足的科普、學術文章的閱讀寫作訓練。
三、每一科老師都是語文老師!
台灣的學生除了國文課以外,在其他課上很少練習閱讀寫作,國文老師必須扛下絕大部分的閱讀和寫作教學。然而語言是通往所有知識的媒介,無論是上社會、物理還是生物課,都少不了語言。因此瑞典學校認為,每一科老師對語文教育都責無旁貸,必須有意識地提供學生讀寫的機會,共同承擔提升學生讀寫能力的使命。落實的方式包括各科老師組織讀書會,定期交流讀寫教學的實踐方法;國文老師也可以和其他科目合作,例如和歷史老師一起給學生一個關於歷史的讀寫作業,然後由國文老師批改語文部分、歷史老師批改歷史部分。由於在其他科目的課堂上,老師都會讓學生閱讀和該科有關的文章,因此在國文課堂閱讀的文章,題材上就可以更偏重語文領域。
用語言探究語言
我們學習各種知識的目的,是在於更有系統、更精確地去分析世界上的各種現象。在學生物學之前,我們看到一隻貓會覺得毛茸茸的很可愛,學了生物學之後,我們會進一步了解貓屬於脊椎動物門,哺乳綱,食肉目;家貓的基因和人類的相似度可以達到90%以上等等。
我們在學校每一個科目的課堂上,都是用這樣有系統的、抽離的視角,去了解如氣候、物質、政府結構等等事物和現象。那麼在國文課上,自然也應該試著用同樣的視角去檢視我們每天都離不開的話語和文字,並進一步思考:語言是什麼?狗對著人搖尾巴是語言嗎?表情符號是語言嗎?手語、程式語言呢?為什麼每個人使用語言的方式都不太一樣?有所謂「正統」的語言嗎?
在高中階段,瑞典課綱並不強調語言學知識的學習,但有兩個堅持:
- 在進行科普、學術文體的閱讀寫作練習時,必須包括和語言學相關的文章。
- 練習至少用一種語言學的概念或工具來分析語言。也就是說,老師不需要給學生有系統的語言學知識,但是必須讓學生接觸到一些科普程度的語言學,並且體驗語言學的應用。
語言是人類思緒的凝結,我們無論是和外界溝通,或是在腦袋裡和自己對話,都需要透過語言。就算是最科普、淺顯的語言學趣味知識,也能讓我們對自己的思考方式、人類溝通的模式、語言與社會的關係產生另一層認識。最重要的是,學生通常對這類題材都很感興趣!用和語言有關的素材來進行語文訓練,也不啻是一石二鳥的做法。
語言學是一個博大精深的領域,因此瑞典課綱針對高中階段的學生,挑選了幾個基本的語言學概念,多屬於更貼近學生日常經驗,並且能提升公民素養和國際觀的歷史語言學、社會語言學範疇。以下就是我看到的案例。
歷史語言學:檢視語言變遷的足跡
我們用唇、齒、舌、喉發出的聲音雖然有限,但是可以創造出無限的組合。如果問語言學家,現在世界上有多少個語言?得到的答案會是大約6~7千種(包含數百種手語)。但是為什麼是「大約」呢?這主要是由於語言實在難以界定,而且不斷在變遷,所以很難切確地計算數量。
歷史語言學是一個檢視語言變遷足跡的領域,而語言的變遷是持續不斷的。在歷史上,一種語言可能分化成多種語言,多種語言也可能融合成一種語言,有的改變是自然漸進的,有的改變則更人為而急遽。
這世界上九成以上人口使用的語言,都隸屬於某一個語言族系,比方說法語和西班牙語都是屬於「印歐語系的拉丁語族」,在歷史上都源自於拉丁文,曾經是拉丁文的兩種「方言」,然後漸漸分化,直到法語和西班牙之間的語音、語彙和語法差距越來越大,直到說這兩種方言的人們無法再互相理解。「無法互相理解」是一個區分語言時常用的定義,也就是說,西班牙文和法文變成了兩種語言。但是,沒有人能切確地說西班牙語和法語是從哪一個時刻開始從「方言」變成了「語言」。
除了語音、語彙、和語法的相似度,政治和文化認同也常是界定語言的要素。比方說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國的官方語言——印地語和烏爾都語,其實是可以互相理解,非常接近的語言,只是這個語言在印度是用梵文天城體書寫,而在巴基斯坦是用阿拉伯字母書寫。此外,印地語借用許多梵語和英語詞彙,而烏爾都語則輸入大量波斯和阿拉伯語詞彙。也就是說,印地語和烏爾都語的界定,根據的不是語言學原則,而是政治和宗教認同。
而一個相反的例子,是漢語的吳語、粵語、閩語和客語等「方言」,這幾個語言像法語和西班牙語一樣,從至少千年前就開始分化,很早就完全無法互相理解,但是仍然被視為一種「方言」。這個界定除了中華政治文化認同的因素之外,還基於一個漢語的特殊性質,那就是可以共用漢字書寫。
我從沒有想到自己會在瑞典高中的瑞典文課上,讀到關於漢語的科普文。那時班上來自各國的同學,都簡單介紹了自己的語言源流,我在台上介紹漢語和漢字時,大家都覺得非常不可思議,七嘴八舌地搶著提問。
我們看看其他國家怎麼稱呼自己的語言,通常義大利語就是義大利語,瑞典語就是瑞典語,很少有國家用「國語」(National Language)這個詞代指本國語言。為什麼在台灣我們會叫它「國語」或「國文」呢?「國語」到底是怎麼來的呢?
語言基於政治、社會因素帶來的變革,是瑞典國文課上常常著墨的教學重點。我們每天使用的「國語」,背後也有許多耐人尋味的故事,想必能在台灣課堂上引起孩子們興趣。
社會語言學:探討語言當中的社會成分
如果說歷史語言學是看語言隨時間演進的脈絡,社會語言學則是看特定時間點的社會語言狀況,探討語言當中的社會成分,並試圖了解語言如何催化認同。在這個領域,瑞典國文課綱特別提出以下兩個方向:
- 討論階層、年齡、性別、族群、科技等社會因素,如何影響人們使用語言的方式,語言如何激起歸屬感和邊緣感。
- 了解國內社會的語言現況和語言政策。
在語言政策方面,每個瑞典學生也會讀到瑞典國家語言法的規定,例如:
- 公家機關和民眾交流時,必須盡力使用清晰明瞭、可以讓最多人理解的瑞典語。
- 了所有人都享有「語言權」。「語言權」表示人們:
- 有權利習得和發展瑞典語
- 有權利習得和使用母語
- 有學習各種外語的可能性
瑞典國文課綱在各種語言學範疇當中,特別重視社會語言學,目的是讓學生認識到,人們使用語言的方式,往往會透露出其背景和社會認同的訊息,而這些訊息給聽者帶來的觀感,可能比他們說話的內容還要強烈。當學生意識到這個現象,並且能分析這些訊息背後的成因,也許就能較不被成見所左右。台灣具有相當豐富的社會語言環境和獨特歷史,想必也能在課堂上延伸出許多發人省思的討論。
提升學生識讀能力,不是難倒學生!
「這個世界上有幾個語言?」這個問題終究不會有確切的答案。而瑞典國文課綱背後真正的動機和期許,是帶領學生思考:我們如何給予不同語言應得的尊重和空間,並豐富彼此使用語言的經驗?
此外,瑞典課綱也再三強調,課堂上進行閱讀的目的,並不是要讓學生記憶文章當中的知識,去「考」學生文章的內容,而是透過這些閱讀經驗,練習處理文字內容和組織文字的習慣和能力。如此一來,學生未來在大學課堂上或在生活中,不管遇到什麼樣的文本和主題,都能更有效地解讀和溝通。
(※ 作者:吳媛媛,民國71年生,台大中文系,瑞典隆德大學東亞政治碩士。現居瑞典。原標題為〈如何閱讀與寫作?瑞典學生邊寫邊哭的「魔王級考卷」,是習得大學國文「讀寫力」的踏腳石!〉,本文授權轉載自「獨立評論@天下」。)
|延伸閱讀|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獨立評論》網站。※本文由天下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