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笨,而是被我們教笨了——談中學國文課本
日前,仔細翻看了學生的國文課本,再次覺得有些問題該好好談談。
傳統的課本以範文為主軸,每一課會選一篇文章,或由幾首詩詞組合而成,加上題解、作者、注釋,就是大家熟知的課本編排。
撇開是否有更好的形式可以安排國語文教育的教材不談,現行的課本內容其實頗有問題,且正在破壞代代學子的學習胃口。弔詭的是,這明明是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卻一直被擱置。幾十年下來,課本雖有些微的變化,但十分緩慢,與時代脫節的程度更是與日俱增。
除了作者與題解,國文課本還剩下什麼?
課本在本文之外安排「作者」與「題解」等欄位做為背景資料的補充,最基本該提供的,應是能幫助學生解讀文本的背景知識。然而,綜觀每一家出版社所編輯的課本,同一篇文章的作者與題解欄位的撰寫方式大同小異,提供的訊息多數對文本解讀沒有幫助。
這些常見的「作者」欄位,除了作者的籍貫等基本資料,若是現代作家,則會羅列作者的學經歷、著作,加上幾句對文章解讀沒什麼實質幫助的空洞評價,有時還會有點歌功頌德的味道。
「題解」部分或將文章做簡單摘要、或引用歷代較權威的評論,此外無他,這點也很可惜。這部分問題乍看不大,但只提及佳評,對於較有批判性的討論隻字不提,缺乏引導學生學習與思考的設計,在教學上並無太大意義。
如某現行課本選錄余光中的現代詩〈夸父〉,作者欄位只簡略寫上他的籍貫、學經歷與著作,真正涉及其文學成就的評論,只引用了梁實秋的「右手寫詩左手寫散文,成就之高一時無雙」以及稱其為「臺灣文學界極重要的作家」、「影響深遠」而已。
這樣的操作,使得該欄位形同虛設,學生讀著這些空洞的結論,不知其來龍去脈,更無法從中培養任何的語文能力。教師在教學上需要另行補充足夠的論述脈絡,才能夠幫助學生去思考作家與作品之間的關係,而這些額外的補充,說穿了與課本幾乎無關,徒然浪費寶貴的教學時間。
若是古人,多數會沿用歷代比較有名的一些評價,但這些評價基本上也無益於學生對課文的深入理解。更糟糕的地方在於,這些空洞結論堆砌而成的課本內容,會進一步限制書商甚至是學校隨堂測驗、定期測驗的出題方向。簡單來說,缺乏論述過程的課本內容,注定只能出一些粗淺的記憶性題目。若要將題目的難度提高,勢必在細節上有所刁難,最後比的只是哪一個學生能把這些空泛資訊全數記憶,卻對他們日後的語文應用毫無幫助。
即便大考方向再怎麼改革,這些直接影響學生在校成績的課本與測驗卷,從一開始就讓學生對語文教育的興趣蕩然無存,又能談什麼閱讀理解、談什麼思辨?
學生缺的不是知識,而是整理龐大資料的方法
上述問題在過去的時代,就已造成國語文教育的僵化,在資訊爆炸的現代,讓課本內容更顯貧瘠不堪。我在意的,並不是作者欄提供的資訊太少,也不是主張乾脆把教師手冊裡面資訊都加進去,讓學生閱讀龐雜的資料。
事實上,在這個資訊取得如此簡便的時代,學生手上的那支手機,能夠開啟的資料庫早已遠超過任何一個老師的腦容量,更不用說這些思維老舊的課本。老師若還是只能扮演資訊提供者的角色,某種程度上來說並不稱職;而只是將大量的資料推砌起來的教師手冊,也該被時代淘汰。
儘管當今的教育現場,已有許多具備新思維與眼光的教師,願意在教材教法上多方嘗試,找到各種突破點,與時代接軌。但不可否認的是,這種課本仍讓某些老師就算只補充教師手冊,也可以讓課堂看起來「有內容」。
然而,光是把作者的生平、相關典故等等資訊補充給學生,讓學生抄寫滿滿的筆記,這樣的課程,對學生的閱讀與理解能力、思辨能力的培養沒有什麼幫助。
我同意把教師手冊直接發給學生看,也鼓勵學生上網蒐集資料。這個時代缺少的並不是知識,而是面對龐大資訊的整理方法,老師應該要教的也正是這些方法。該如何在大量的資訊中擷取有用的部分,又該如何將蒐集到的資料化為輔助解讀文本的養分,這些才是學生真正需要學習的能力。
課本只提供結論和評價,因為擔心學生吸收不良?
傳統的課本內容缺乏論述的脈絡,只提供空洞的結論和評價,讓學校的段考、書商提供的測驗卷也只能出一些記憶性的題目,這樣的模式,是破壞學生學習胃口的元凶。
另一方面,這些空洞內容得以長期存在,我想還有一個可能的原因需要被重視。這個原因來自於某些人會擔憂學生的程度不如預期,給出太過複雜的資訊,只會造成學生的學習負擔。
我想,這是當前急需被導正的一個錯誤思維。
前面已經說過,我們需要的不是詳實駁雜的資料,而是引導學生思考的論述以及培養妥善面對資料的方法。事實上,越是完整的學問,需有詳盡的細節與推論過程,這樣就越能夠讓人懂。反而是簡化過、支離破碎的資訊,才會讓學生一頭霧水。
荒謬之處在於,我們擔憂學生的程度不佳,於是自行刪減出一套教學方式,但這些教學方式並無理據,更多時候來自於我們單方面的想像。
這樣的教學模式,雖可讓學生透過簡單的抄寫、背誦等方式,讓課堂看起來充實。說穿了,只是讓學生看起來有事做,實際上卻是重複大量無意義的行為,根本稱不上是在「學習」,只是包裝過後的填鴨。
課本提供的資訊,要能夠輔助解讀課文,這並不需要很多內容,簡簡單單寫也可以,只要有論述、有引導思考的設計,都會比把只學經歷跟著作羅列出來,然後給個「影響深遠」這類的評論好。
真正造成學生負擔的,是空洞無意義、缺乏思辨性的粗淺資訊,有內容的文字即便量稍微多些,學生卻能清楚掌握這些資訊的運作模式,思路開始運轉,教材內容才能成為養分,這才是真正的減少學生負擔的好方法。
學生不笨,而是課本把他們教笨了
論述越清楚,讀的人自然越能明白,這道理本來不難懂,卻被許多老舊的思維限制。殊不知,因為預設學生看不懂而簡化的文章,才是造成閱讀困難的最大阻礙。
我們的學生從來就不笨,是這些缺乏思辨性的教材把孩子教笨了。我明白實際教學上仍有許多本篇無暇提及的問題,但至少在整體的改革方向上,想辦法淘汰這些過時的課本內容,應是當前最需要努力的方向。
若只圖課堂運作方便,繼續沿用這些過時的材料,那教育改革永遠是空談,永遠無法與時代接軌。學校教育只能把教育孩子的機會拱手讓給更具影響力的媒體、科技產品以及大眾文化,再來對時代的變遷乾著急,徒自嚷嚷著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學生不努力,只愛滑手機。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