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漫萌角色:動漫文化物化了女性? | 王佩迪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動漫萌角色:動漫文化物化了女性?

萌角色是動漫作品中最常見的女性角色,形象通常以可愛、吸引人的美少女出現。 photo credit:Re:ゼロから始める異世界生活
萌角色是動漫作品中最常見的女性角色,形象通常以可愛、吸引人的美少女出現。 photo credit:Re:ゼロから始める異世界生活

許多人對動漫御宅族的第一印象就是一群沉迷於萌系動漫角色的人,而動漫作品的確也隨處可見萌萌的可愛美少女,時至今日,對萌角的喜愛早已擴散到動漫之外的產業,就像日前日本週刊朝日作家北原みのり的文章中所指1,現在日本連政府或企業組織都競相使用萌系美少女來吸引群眾的注意(台灣亦然)。

身為女性主義性權運動者的北原對此現象相當不以為然,並直言「這種濫用萌角色的父權社會真噁心(萌えキャラを重宝し濫用する男社会がキモイ)」。於是,引起了網路上不少動漫粉絲們的熱議,有些人自嘲喜歡美少女又如何?為何一定要跟女性主義扯上關係?不過,由此更加地凸顯了,許多女性主義者或稍具有性別意識的群眾,似乎在提到動漫文化時,總是特別喜歡聚焦於「物化女性」這一點。

在此文,我想試圖概略地說明:物化究竟是指甚麼?跟女性主義者所批判的父權社會有甚麼關係?物化究竟會造成甚麼問題呢?在動漫文化中,物化女角的情況又是如何呢?

首先,「物化」在社會學傳統之下,通常會先想到的是馬克思主義的「Reification」這個字,這個字緊扣著馬克思異化(Alienation)概念,指出人類的勞動行為及生産關係,從自然的狀態轉化為具有交換價值的物質。Reification也可以說就是將人類的本質物質化、客體化(Objectification)。例如,資本家據此以薪資「購買」勞工的時間和勞動力,計算其成本與利潤。勞工因此對自己的勞動力失去自主自決的意志,不能自由自在地創造生產,而是靠獲得薪資來維持生活。

不過「物化」在女性主義的脈絡中(特別是基進女性主義),卻被轉化成另一種概念,聚焦於對女性身體的物化,其背後的脈絡是為了批判物化女體的父權社會。

所謂父權社會,是指在大多數人類社會中有著明確二分的性別:男與女;且二分的結果必然有優劣之別,也就是男尊女卑。統治階層、上位者、領導者的性別多預設為「男性」,當然也有可能偶爾出現女性領導者,然而,因跟預設的性別不同,女性領導者的稱謂通常就要加上個「女」字,惟恐天下不知女性做為領導者是多麼例外。簡單而言,男性領導的預設就是所謂的父權社會代表之一。

父權社會還包括以男性為中心、認同男性特質,而女性往往被認為是次級的存在,甚至透過男性欲望的關係,將其欲望的對象——女性——視為欲望客體(object/物件):也就是將女性物化為男性欲望的「性客體」。

「物化女體」最讓女性主義者擔憂的就是:讓女性失去作為「人」的主體意識(subjectivity),女性的情感、欲望、意志不受尊重,更糟糕的是「去人性化(de-humanization)」,代表著女性被視為可以被任意使用、丟棄,甚至強暴的「物件」。

而在動漫文化中,女性角色是否就是被視為「物件」對待呢?這其實是可以說:「有,但也不完全如此。」

▎動漫文化「物化」了女性角色?

「物化」在女性主義的脈絡中,通常是聚焦於對女性身體的物化,其背後的脈絡是為了批判物化女體的父權社會。 photo credit:萌娘百科
「物化」在女性主義的脈絡中,通常是聚焦於對女性身體的物化,其背後的脈絡是為了批判物化女體的父權社會。 photo credit:萌娘百科

在動漫作品中,最常見的女性角色就是所謂「萌角色(萌えキャラ)」,就是讓觀眾一看就覺得可愛、吸引人、有感覺的美少女。而在龐大的動漫產業運作下,萌角色大概也出現了類型化:例如雙馬尾、無口、傲嬌、女僕、蘿莉等屬性設定。

這些設定往往被認為過於工具性,純粹是為了吸引男性觀眾的目光。的確,這些類型化已經多到氾濫成災,有時候也會讓人看得很膩,特別是過於刻意操作而沒有創意的角色。

不過,要特別注意的是,萌角色不僅僅吸引男性,其實也受到不少女性粉絲的青睞。萌角色往往都設定為圓臉大眼,可愛的模樣其實具有療癒效果。因此,萌角色並不能單純視為只是為了滿足男性凝視的性客體。

其次,萌角色的外表或個性上的屬性設定,是否代表著這個女性角色就喪失了作為女性主體的意義了呢?

批評「物化女體」的論述中,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當女性(或萌角色)表現出美麗、可愛、可欲望的樣貌,似乎就否定了其具有主體意識的可能性。不過這邊要問的是,當女性的身體被他人當作是欲望客體時,難道她就不能做自己了嗎?

事實上,特別是在後現代女性主義的論述中,展現自我又同時作為性對象的瑪丹娜,就是一個很有趣的例子:女性身體同時是女性自我意識的表現,她可能透過展現她的美貌來獲得自信,也可能藉此得到更多資源和權力去反抗這個父權體制。

後現代女性主義所強調的是,女性的主體性是多樣的,並不能單純只用「物化」與否去衡量。

而在動漫文化當中,萌角色自然也有各種存在的可能性。動漫作品百百款,或許有些作品的確就是以引起男性情慾為目的,將女角工具化為性客體,各種劇情安排都只以男主為中心,完全不顧及女角的成長,這樣的作品當然有;然而,還是有不少作品的女角有著獨特的主見,男主或許被牽著鼻子走,或許必須去理解女角的心思才能得到女角的歡心等等;甚至在許多作品中,男性角色全部消失,只剩下女性角色們的各種冒險或日常劇情,這些女角們當然就不可能只被當作是「物件」而已了,不然劇情怎麼展開呢?

至於觀眾如何去意淫萌角色,這就是另一層次的問題了。不過,許多我接觸過的宅宅們,其實是對於喜愛的「萌角色」特別珍惜的。他們或許會把喜愛的女角視為女朋友,或許將人物抱枕或模型買回家供奉著,這種對於喜愛的對象想要無時無刻同在的心情,其實任何人都可能有。

重點在於,這麼做會不會讓人以為所有女性都可以像這樣被擁有而不顧對方意願呢?將虛構與現實區分得相當清楚的宅宅們,是不太可能會有這種錯誤觀念的。(頂多是會覺得要去了解現實生活中的女性好像很麻煩,於是選擇二次元的萌角色比較單純……吧?)

最後,我認為只講物化「女性」其實有失公允,「男性」當然也可以被物化。將男角視為自己欲望的對象,甚至讓男角與其他男角配對(沒錯,我就是在講BL),各種女性凝視、女性讀者支配男角的狀況,早已經在動漫文化中擴散著。

對喜愛BL的腐女而言,男角一樣可以很萌,而且在BL中還可能加倍萌。而隨著腐女力的彰顯,其驚人的消費能力受到重視之後,男性的萌角色只會越來越多吧!

萌角色是物化「女性」的說法其實有失公允,「男性」當然也可以被物化。將男角視為自己欲望的對象,對腐女而言,男性角色一樣可以很萌。 photo credit:美男高校地球防衛部LOVE!LOVE!
萌角色是物化「女性」的說法其實有失公允,「男性」當然也可以被物化。將男角視為自己欲望的對象,對腐女而言,男性角色一樣可以很萌。 photo credit:美男高校地球防衛部LOVE!LOVE!

總之,無論是男女,透過各種媒體文化的生產,萌角色作為一個被消費的商品,其實也就是資本主義邏輯之下的一環,男性或女性角色一樣可以被商品化,去滿足宅宅腐眾們的需求。(至於為什麼我們會特別需求著「萌角色」而非其他,這又是另一個值得分析的問題了。)

當然,在遵循父權邏輯的社會中,女性身體被過度物化或性客體化,仍是不容忽視的議題,因為在社會整體對女性不夠尊重的情況下,許多社會問題、情感糾紛、性別歧視,常常都是由此而生。然而,我認為要對動漫「萌角色」做出簡單而武斷的評論者,都應先對動漫文化有所了解,而不該以偏概全,造成社會上對動漫社群更大誤解與隔閡。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