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一20年(五):學生年紀越高,學校對防災重視程度越低? | 單信瑜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九二一20年(五):學生年紀越高,學校對防災重視程度越低?

國小生在疏散集結後,由師長進行點名、確認人數。 圖/作者自攝
國小生在疏散集結後,由師長進行點名、確認人數。 圖/作者自攝

前文我們討論了校園推動防災教育現場的問題,也指出「校長」是學校能否推動教育與訓練的關鍵核心。在實務所見,只要校長有企圖且積極的推動防災教育,鮮有失敗的案例出現。

暫且將議題拉回防災教育面,在現階段的教育中,雖然課本中所涉及的科學知識,在銜接上沒有問題,而且可以按部就班、循序漸進。但是在面對災害的態度與應變技能方面,則缺乏對應的育成方式,這也是台灣教育普遍的問題。

例如:民眾從小學習了颱風形成的原因、颱風分級的風力標準、甚至於學習颱風的結構和風力分布、也學了基本防颱措施,但卻實際上在颱風襲擊時,只在乎地方政府首長是否宣布停班停課,卻對自己上班上課的風險缺乏判斷能力;因為「老師沒有教」、「考試不考」。

所以,我們應該要讓所有的國民,尤其是學校的老師們,學習有關災害的活知識、硬道理、真技能,並融入課程與活動中,讓學生學習和印證。也唯有經過印證的知能才會被活用與傳承。

學生年級越高,學校對防災重視程度越低?

從過去兩次素養檢測結果,以及在校園災害管理和防災活動的實務操作上可以看出,各級學校教職員對於防災的重視與落實,會隨著學生年紀提高而降低。另方面,家長本身對於學生安全的重視,隨年齡成長而顯著降低,但在對課業的重視卻是隨學生年齡而急遽提高。

幼兒園的教育過程中,因為孩子的脆弱度高(災害耐受力低)、應變能力低(危險感知與判斷能力低、行動能力低),因此教保人員對於幼兒園防災的重視程度遠高於其他各級學校。

台灣社會對幼兒的安全,願意付出心力關注。圖為幼兒園進行避災演練。 圖/作者自攝
台灣社會對幼兒的安全,願意付出心力關注。圖為幼兒園進行避災演練。 圖/作者自攝

台灣私立幼兒園數量龐大,過去國小附設幼兒園和其他獨立公私立幼兒園沒有被納為防災輔導對象。但是近3年來,教育部和幾個縣市教育局處,試驗性地輔導幼兒園防災工作,得到極大的迴響。而我們所辦理的幼兒園防災師資研習課程和實務工作坊幾乎是場場爆滿的盛況,特別是在假日為了私立幼兒園教保人員辦理的場次,報名人數往往超過招生名額兩、三倍,顯見台灣社會對幼兒的安全,是願意付出心力關注的。

而幼兒園因沒有升學壓力,也沒有缺乏彈性的課程內容設計和進度壓力,所以教保人員可以把許多防災議題融入在各項教保活動中。幼兒園的防災演練次數也比國小以上的學校多,以台北市各行政區的獨立市立幼兒園來說,在學期中都是每個月做一次防災演練,包括火災、地震等,並且選擇在不同的活動進行中進行,包括在午餐、點心、遊戲、午睡時間。

但是當孩子進入小學,因為有課程進度的壓力,行政人員和教師對於防災重視程度低,即使每個學年度初為了配合九二一防災演練,有預演和正式演練,但多半選擇在早自習或第一節課時間。

但是即便行政人員用心辦理,還是可能遭到教師的抗拒或家長的抗議,認為佔用太多上課的時間。因為如果學校師生人數眾多,即使只是單純的避難疏散演練,當所有師生集結清點人數完畢,可能就需要至少20分鐘時間;如果加上應變小組人員的應變作業演練,往往就用掉一整節課。

幼兒園沒有升學壓力,教保人員可以把許多防災議題融入在各項教保活動中。 圖/作者自攝
幼兒園沒有升學壓力,教保人員可以把許多防災議題融入在各項教保活動中。 圖/作者自攝

國中是校園防災教育艱困階段

國中是校園防災推動困難度最高的階段。確實國中學生正值青春反叛期。但真正的問題其實不在學生身上,而來自於校長和教師。

國中教師的自主性高於國小教師,尤其是科任老師更明顯,而科任老師們較少接觸行政事務,對於校園災害管理瞭解比導師更少,他們對於防災演練的抗拒度較高。我在現場演練看到的情形,常常是學生做好避難動作,老師一副事不關己的模樣,甚至於還譏笑學生,「為什麼那麼順從」、「地震有什麼好怕」?

另一大阻力,則來自校長對家長的畏懼。

國中生演練就地掩蔽動作。 圖/作者自攝
國中生演練就地掩蔽動作。 圖/作者自攝

我多次在多所國中演練的時候,只要校長找到一點理由,不論是當時下著毛毛雨、演練前下過雨,或是天空烏雲密佈有下雨可能,而不管當下是否真的雨勢過大,都可以讓校長找到理由,「擔心學生會感冒」、「過幾天要會考段考」,所以不能讓學生冒著感冒,或疏散時有可能擦撞跌倒的風險進行演練,不然他們不知道怎麼面對家長。因此「拜託」訪視委員,讓師生只要演練趴下、掩護、穩住的就地避難動作就好。

我想如果當時豔陽高照,或許他們也會用怕學生中暑為由,不要進行疏散與集結演練吧?而此現象最弔詭的是,愈是地方上的大型學校,這樣的狀況愈常發生。

事實上,愈是這些大型學校,疏散與集結所需的時間更長,真的地震或火災時,暴露於災害的時間更久、風險更高,而且清點人數不易,萬一確有學生受困、受傷或失蹤,搜救也更為困難。「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面對攸關生命的防災演練,家長與師長還是一致認為讀書比較重要。

有趣的是,部分高中、高職對防災演練的態度,明顯比國中好,大概是因為這些學校的學生升學壓力不如國中生大;也可能是因為絕大多數高中、高職中,負責防災演練的是學務處的教官們,所以比較不會像國中的師長們,對「浪費時間」的防災演練明顯抗拒。

雖然,我們認為學生們的良好避難疏散行為,是出自對災害風險和防護作為的認知而形於外。但是,或許以適度的壓力讓學生練習實質防護動作,才能夠在災害來臨時,發揮真正的作用。

就訪視實務經驗來看,高中職對防災演練的態度明顯比國中好。圖為高中生演練避災動作。 圖/作者自攝
就訪視實務經驗來看,高中職對防災演練的態度明顯比國中好。圖為高中生演練避災動作。 圖/作者自攝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