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自肅」時代:疫情趨緩後,全球化人流回得去嗎?
新型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蔓延數月,世界經濟受到極大影響,在眾多產業中,航空業可說是重災戶之一。根據統計,目前全球26,000架客機中,將近三分之二停飛或永久退役,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估算出,航空業和去年相比將減少3,100多億美元的收入,若無政府挹注,絕大多數會在今年內破產。
航空業若破產,連帶將影響其他產業,包括旅遊、飯店、娛樂與製造業,可能會有數千萬人工作不保。為了挽救國家經濟與國民生計,有能力的國家紛紛祭出紓困措施,希望為航空公司續命,避免在疫情期間出現大規模失業潮。
像是在美國,聯邦政府準備500億美元的救助基金,一半屬於贈款,用於勞工薪資補助;另一半則是貸款,讓航空公司得以償還短期債務。當然,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航空公司若申請紓困,就必須承諾在9月底前不得解僱員工或減薪、航空公司也不能用款項回購股票或支付股息,且美國政府可用約定價收購該公司的股票。
目前美國政府將批准58億美元給美國航空(American Airlines)、54億給達美航空(Delta Air Lines)、32億給西南航空(Southwest Airlines),另外貨運航空公司與航空業承包商,也都雨露均霑獲得紓困。值得注意的是,有分析預估,紓困約定期過後,航空業將面臨10萬人的裁員潮,顯然是看淡未來一兩年的航空需求。
由於航空業非常容易受到天災人禍的影響,是一種周期性相當顯著的產業,千禧年以來遇上911恐攻、冰島火山爆發等危機,整體趨勢起起伏伏。然而,與目前新冠肺炎的經濟打擊相比,這些事件恐怕微不足道。有航空公司預估要完全取消全球旅行限制將需數月,而全球旅行需求若想回到危機前的水準,則需要數年。
問題是,全球化的人流真的可以如預測般恢復原狀嗎?如果不行,在疫苗遲遲無法問世、全球航空旅遊相關產業奄奄一息的當下,我們該如何重塑旅行方式,並迎來航空業的新時代?
如何避免飛機成為病毒傳播載體?
首先要解決的,當然是如何避免飛機成為病毒傳播的載體。在全球疫情大爆發前,有些國家曾要求入境旅客提供健康證明,也就是醫療單位的病毒檢驗結果。此類要求不啻是軟性鎖國,因為能提供證明的人微乎其微,並無益於恢復民航。
對此,有航空公司主動提供新冠肺炎病毒檢測方案,可在10分鐘內獲得結果。這只能說是業者的額外服務,恐不足以成為各國政府採信的方式。原因在於病毒非常難測,往往需要數次以上才能確定,而快速篩檢存在大量誤差,除非有更先進的檢測技術出現,否則也無法成為安全依據。
另一種方式是,在正常護照外,旅客還會具有免疫護照的證明文件。免疫是指曾受過病毒感染而具有抵抗力,擁有免疫護照的旅客因此得以自由進出國境。不過現在醫學界對於新冠肺炎的免疫還有很大疑問,尚無法確定能持續多久。WHO也發出聲明,強調沒有證據證明康復者的免疫力。
截自5月中,全球感染人數約400萬,放大推估無症狀或輕症未求醫的感染人數,總感染人數可能來到800到1,000萬。對照2019年全球旅客人次近15億,這個數字顯得微不足道,如果世界各國沒有放寬限制來達到群體免疫的計畫,所謂的免疫護照對航空旅遊相關產業只是杯水車薪。
航空旅遊業短期復甦的可能性
目前航空業與各國政府提出的衛生方案,包括機場體溫偵測儀、通關消毒通道、紫外線消毒行李、機場人員與旅客配戴口罩等,都是基本的防護措施。航空公司也一再強調,將會確認登機前乘客的健康狀況,確保該次飛行的安全。但坦白說,這些乃是安慰成分居多,而非真正確保安全的方式。
為了安撫民眾的心,IATA表示在飛機上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很低。除了上述措施,飛機內的空氣循環(HEPA)過濾器可過濾高達99%的空氣懸浮微粒、病毒及細菌,讓機艙內的空氣達到醫院手術室的品質,使病毒的傳播變得困難。IATA更表示今年1月至3月的三起空中病例,疑似是乘客近距離傳染機組人員,而非乘客間。
且基於成本考量,IATA主張,若全球恢復通航,就無需空出中間座位,也就是不用維持社交距離。因為若不銷售中間座位,將大幅增加航空公司成本,最後必然反映在機票費用上,全球旅遊人次也將大為下滑,無法迎來復甦。因此,IATA認為只要規範乘客與機組人員配戴口罩,就可減低感染風險。
各國的出入境限制則是最終關鍵,航空公司的存亡除了在於能否獲得紓困,更取決於世界封鎖的時長。根據世界旅遊組織(UNWTO)統計,全球約有97個目的地完全或部分封鎖國境,65個目的地完全或部分停止國際航班,包括西班牙、美國、法國等主要旅遊目的地,僅允許本國籍人士或特許人士入境。
即使允許外國人士入境、恢復國際航班,但各國所採取的入境檢疫措施,也將程度不一地影響旅遊意願。迄今,大多數國家皆規定入境強制隔離14天,少者也有7天。為了保護國內免受境外感染,疫苗尚未普及前,很難見到有哪國政府敢廢除相關命令,這就注定了航空旅遊業在短期內復甦的可能性不大。
跨塔斯曼宏圖:紐澳擬率先恢復兩國人流往來
唯一的好消息是,已經有國家試圖恢復正常往來,即是海峽兩岸——跨塔斯曼海的澳大利亞與紐西蘭。眾所皆知,紐澳有著特殊的國與國關係,除了名義上的元首都是英女王,兩國更曾討論合併建國,如今由紐澳帶頭重返全球化的自由人流,正是最佳安排。
由澳洲總理莫里森和紐西蘭總理阿爾登兩人所提出的跨塔斯曼宏圖(Trans-Tasman bubble),打算在廣泛的全球旅行出現之前,先安排紐澳復航。為此,兩國官員積極協商,阿爾登還以線上會議形式與莫里森內閣討論,除了分享紐西蘭抗疫經驗,也趁機了解澳洲使用的「COVIDSafe」追蹤手機程序,做為復航評估。
要知道,瘟疫爆發前,澳洲是紐西蘭最大的遊客來源、紐西蘭則是澳洲第二遊客來源,略少於中國。兩國透過跨塔斯曼相互承認法案(TTMRA),早就允許公民自由遷徙,是相當緊密的合作夥伴,且塔斯曼旅行的距離較世界各國都近,可減少碳排放量,符合雙方旅遊業永續經營的目標。
近一步來說,太平洋諸島國像是萬那杜(Vanuatu)、索羅門群島(Solomon Islands)、薩摩亞(Samoa)和湯加(Tonga)等,其實都沒有肺炎病例通報,之所以封鎖邊境乃是擔心外國人帶來病毒。俟紐澳找到方式恢復正常的航空聯繫和旅遊業,便可擴及這些國家,為它們延續旅遊業的生命線,亦可解決由於國際勞工人數減少,導致紐澳國內勞動力短缺的問題。
這項宏圖要落實,還需一段時間探討。澳大利亞各州之間的旅行仍然受到限制,莫里森表示只有在國內通行無阻情況下,才會與紐西蘭通航。迄今紐西蘭已有零通報紀錄,但澳洲仍處於感染曲線平緩的階段,必須等疫情在兩國都得到控制,才會商談衛生、運輸或其他協議。
即使如此,這也是個可喜的開端。紐西蘭副總理兼外長的彼得斯(Winston Peters)甚至表示,一旦紐澳兩國復航、太平洋諸島國又能聯通,未來可再開放給疫情趨緩的小國,諸如韓國、台灣、新加坡等,屆時將會出現一個泛太平洋宏圖,延續全球化的人流。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