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綠一樣爛!小心…你可能是假訊息高風險族群 ft. 陳韻如
(※ 文:許伯崧,鳴人堂編輯)
「人們都有社交的需求,但假訊息卻利用了這樣的需求。」後真實/後真相(post truth)是近年台灣社會高度關注的名詞。2018年,前大阪辦事處處長蘇啓誠因不堪「救災不力」的輿論指責而輕生,此事件被認為是「假訊息殺人」的血淚教訓,而同年根據瑞典哥德堡大學的V-Dem研究,台灣「遭受外國假資訊攻擊」的程度榮登世界第一;從外交官之死,到台灣遭受境外假訊息的嚴重程度,足見社會信任已臨危脆邊緣。
面對假訊息的流竄,主管機關除了從法制面加強管制外,另也以刑相繩,希望能嚇阻假訊息的滋生。除此,也有熱心民間團體成立,除了教導閱聽眾如何辨識假訊息外,也進行假訊息的研究,希望追索假訊息的產地、從源頭防範並破解其生產與傳播的模式,降低假訊息滋擾、進而危害社會秩序的風險。
假訊息目的在製造社會混亂
為什麼假訊息擴散如此快速?台灣民主實驗室研究員陳韻如觀察,正由於人們有社交的需求,而假訊息又能滿足社交所需的話題,正如先前民眾搶購衛生紙的案例:傳出衛生紙將短缺,導致民眾恐慌,而這股焦慮的情緒更讓訊息傳播力道加劇,引發社會不小騷動。
「假訊息」這個詞雖然近年為人廣泛認識,但事實上其由來已久,20世紀初的「黃色新聞」(yellow news)便是其中一類,而1934年4月英國《每日郵報》刊出的那張聲名大噪的照片——尼斯湖水怪——其實也只是一名地方爸爸利用兒子的玩具造假的驚世作品(失望)。
而對本地讀者來說,2005年的「腳尾飯事件」也算是近年假資訊議題重回公共視野前的經典案例。然而,面對假訊息,首先得先面對的棘手難題便是:如何定義「假訊息」?
陳韻如表示,台灣民主實驗室並不用「假新聞」(fake news)來錨定此類事件,而是以更廣泛的「假訊息」來指認。她進一步指出,假訊息因動機與目的的差異,又以錯誤訊息(misinformation),以及虛假訊息(disinformation)兩類來判定,如果是因一時不查、作業疏失,或是因所示資訊導致誤信、誤解等,這類訊息可以錯誤訊息來認識。
然而,陳韻如提醒,有部分的假訊息以分化、製造混亂與不利於執政者為動機,目的為打擊社會秩序、或是牟取個人商業利益,這些非因「無心」所致的假訊息,則嚴格認定以「虛假訊息」,需要用心防範。
「如蔡英文的假博士學歷事件,便是一次明顯的disinformation操作」,陳韻如分析,如該次風波透過質疑蔡英文博士學歷的真偽,製造社會對國家領導人的不信任感、進而認為她不夠格,甚至加深原先反對蔡英文的群眾對她更加反感,「這樣的事件多以系統性的方式操作,而非單一的事件」,「假博士事件用意不在攻擊民進黨,而是讓國民黨與民進黨之間彼此憎恨」。
不是要攻擊民進黨?陳韻如解釋,根據他們的研究,在指控蔡英文假博士的訊息同時,也另有指控「韓國瑜曾赴中國接受統戰教育」的訊息出現,她認為這些看似兩邊都罵的結果,導致藍綠陣營間的裂痕更深、雙方支持者更加厭惡對方,「一旦雙方對立加深、失去信任基礎而難以溝通,那麼資訊戰將更容易介入、影響也將更為嚴重。」
什麼人容易受假訊息影響?
如何界定「錯誤訊息」與「虛假訊息」,即便兩者在動機與目的上顯然不同,但是否會將有意包裝成無心、將惡意以無知淡化的迴身空間?陳韻如認為,在實務上,可以舉證的方式——如對話記錄、金流資料——加以證明假訊息的動機與目的,但除了在假訊息的型態上加以定性外,陳韻如也分享最新的學術研究成果,指出最容易受假訊息影響的族群,其實和你我想的不一樣。
陳韻如解釋,一般認為「年長族群」是假訊息的受災戶,但她強調,這樣的說法其實不盡完整,而是年長族群因為接觸資訊管道的方式相較年輕族群較單一,同時對科技近用不若年輕族群,一旦有爭議訊息出現,善於網路科技的族群(通常是年輕人)會上新聞網站、社群媒體或自己動手查資料來試著釐清真偽,但這對長輩來說較為陌生,「不是年紀一大就容易甚至自動相信假訊息,而是科技近用的能力落差導致這樣結果。」
「泛藍陣營總認為泛綠陣營容易被騙,反之亦然」,陳韻如指出,依據台灣民主實驗室的研究,除了年齡在易受假訊息影響上呈現相關外,在政治立場上,反而不是偏藍或偏綠的支持者易成假訊息受災戶,而是那些自認「中立理性」與「藍綠一樣爛」的選民。
陳韻如進一步說明,例如一名綠營的鐵桿支持者,即便容易相信攻擊藍營的訊息,但另方面也會對攻擊自身陣營的訊息提高敏感度;而一名藍營的鋼鐵支持者,也會對攻擊綠營的訊息深信不疑,但面對質疑自家的訊息,心中的警報同樣大響。然而,陳韻如分析,那些自認中立理性、不藍不綠、藍綠一樣爛的選民,卻可能因為本身對政治鮮少投入關注而不熟悉,不管批藍還罵綠便會照單全收,「自認中立理性的中間選民,卻是最容易被假訊息騙的一群。」
假訊息如何危害社會?
經常在社交媒體群組流傳的偽健康資訊,有些是誇大飲食療效,讓你多喝了苦瓜水或因此少吃鹽酥雞,但在個人健康的疑慮外,假訊息也足以破壞社會信任、導致對話難以開啟,而民主的基礎,也會在這樣的不信任所導致的對立、衝突中流逝殆盡。
「一旦不同族群無法對話,便難以培養尊重與包容的民主素養」,陳韻如表示,即便每個人都有既定立場,然立場一旦「踩死」、對新的資訊加以抗拒,她認為皆無助對話的開啟與相識互信,而我們也應對新資訊保持開放心態。
陳韻如分享,或許人們會因為政治立場、年齡或是各種長幼有序的文化,導致未能對錯誤訊息即時提出更正,同時,更正他人的資訊有會有所謂「逆火效應」(backfire effect)。她指出,不管什麼人,一旦自己的資訊「被更正」都會感到不舒服,與其直接指正他人的錯誤,或許可嘗試藉由提供其他資訊的方式告知對方。
最後,台灣民主實驗室觀察到,在面對資訊戰時,我們首要任務是「辨識」——辨識出哪些人容易被假訊息觸及、影響,接著進行反向工程。例如分析為什麼會受假訊息影響,是否因為有社交需求?若是,陳韻如強調,在指出他被騙之前,必須先解決他的社交需求,進入他的生活、與他聊天、培養互信基礎,而非唐突「介入」他人人生,並指責他上當受騙。
「針對不同族群量身訂製,找到最適合每個人的正確知識傳播方式,我們會繼續努力。」
▍本集節目討論
- 假訊息、後真相…假訊息與他的產地
- 什麼!尼斯湖水怪也是假訊息(失望)
- 假訊息的定義:錯誤訊息、虛假訊息
- 假訊息不在支持特定勢力,而是分化社會
- 藍綠一樣爛!小心你是假訊息高風險族群
- 吃錯保健食品外,假訊息淘空社會對話基礎
▍收聽《鳴人放送》本集節目
- Spotify:https://pse.is/3ambn5
- KKBOX:https://pse.is/38bh42
- Apple Podcast:https://pse.is/3ajdap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