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聲樂家關屋敏子與李仙得(上):椿御殿的野玫瑰

聯合新聞網 李志銘
1969年日本勝利唱片公司復刻發行《永遠的首席女高音:關屋敏子名唱集》。 圖...

野いばらに花が咲くたび(每當野玫瑰開花時)
赤い実がなる(紅色的果實累累)
あ〜あ〜あ〜あ〜(啊〜啊〜啊〜啊〜)

名しらぬ実なれど 名しらぬ鳥來て(我不知道這種水果的名字,一隻沒有名字的鳥兒來了)
ちょいとついばみ(小小咬一口)
ちょんとはんで行く(我馬上就到)
あ〜あ〜あ〜あ〜(啊〜啊〜啊〜啊〜)

——1929年〈野玫瑰〉/關屋敏子作曲、川路柳虹作詩

回溯上世紀二、三〇年代,日台兩地最富盛名的女高音聲樂家關屋敏子(1904-1941),在她25歲那年(1929)發表了這首歌詞取自川路柳虹(1888-1959)短詩的創作歌曲〈野玫瑰〉(野いばら),同時也與日本「勝利唱片公司」(Victor Records)合作,延請義大利歌劇大師卡洛.薩巴紐(Carlo Sabajno,1874-1938)擔綱編曲,並指揮米蘭「史卡拉歌劇院管弦樂團」(Milan La Scala Orchestra)伴奏、關屋敏子本人獨唱,錄製成78轉的留聲機唱片。

當時在日本殖民統治下的台灣,但凡提到「關屋敏子」這個名字,不僅意味著她個人在歌藝方面的出眾表現和國際聲譽,亦因有許多女性開始接受日本新式教育的影響,從而展現出一種極具現代感、追求獨立自主的摩登「新女性」象徵。

台南鹽分地帶作家吳新榮(1907-1967)曾在日記裡多次記載其至當地著名戲院「宮古座」1看電影,以及初次聆聽關屋敏子音樂會的經驗2。另在台灣民俗學者王詩琅早期的短篇小說〈青春〉中,女主角月雲原是一位受日本學校教育成長的女性,故事講述她在求學期間,不斷磨練精進自己的鋼琴彈奏與歌唱技巧,更從此立下志向,將來也要成為像「關屋敏子」一樣的聲樂家。

李仙得在日本東京的家族生活

關屋敏子出生於東京都小石川區(現東京文京區)附近的「椿御殿」茶花宮(The Camellia Palace)。父親關屋祐之介的家族世代過去曾經長期擔任福島縣二本松籓御醫,而她的外祖父乃是當年(1867)來台調查「羅妹號(Rover)事件」、後來又在「牡丹社事件」擔任日軍侵台顧問的法裔美國人李仙得(Charles W. Le Gendre)。

1866年7月,美國政府任命在南北戰爭中負傷退役的陸軍准將李仙得為駐廈門領事,12月抵華接任,初名「李真得」(清代文獻又譯作「李讓禮」),負責管轄廈門、淡水、基隆、臺灣府、打狗等五個港口城市。隔年2月發生美國商船「羅妹號」(Rover)於屏東瑯嶠(今恆春半島)外海觸礁沉沒,部份船員登陸獲救,卻遭到當地原住民殺害。為此,李仙得與福建清廷官方交涉,且多次親往台灣進行調查,並與琅𤩝十八社總頭目卓杞篤(Tok-e-tok)達成協議,訂下保護船難者的救助條約,史家稱之為「南岬之盟」。

李仙得在台期間,特別將其探勘見聞與測繪情報,包括海岸、地形、當地聚落等相關資訊做了詳實記錄,整理為四卷本的《台灣紀行》(Notes of Travel in Formosa)。由於掌握豐富的台灣地理情資,他自1872年起受聘為日本外務省顧問(1872-1875),協助明治政府策劃「牡丹社事件」3出兵事宜,活躍於東亞地區。

牡丹社之役(1874)後,據其外孫女關屋敏子表示:明治天皇賜改名「李善得」(另有記載為「李善德」)。

從1872年到1890年間,李仙得一直都在日本東京購置的「椿御殿」茶花宮(The Camellia Palace)定居。這是一座總面積達兩千坪的大宅院,據說李仙得在此地種植了很多茶樹,且相當熱衷於製茶及讀書研究,甚至一度著手嘗試將日本詩歌《萬葉集》翻譯為法語。

居留日本期間,李仙得亦曾任大隈重信的私人顧問,並與江戶幕末的大名、明治初期的政治家松平春嶽的私生女——藝伎池田絲(1856-1913)結婚。據說這門婚姻乃是得到大隈重信及伊藤博文等人的同意:讓池田絲為了日本利益,而成為李仙得的妻子。當時李仙得43歲,池田絲年僅16歲,兩人育有一子二女4。他們的次女愛子(1881-1967)後來和商人關屋祐之介結婚,生下了外孫女關屋敏子。

1984年日本勝利唱片公司復刻發行《野玫瑰:關屋敏子名唱集》。 圖/作者提供

早熟的天才音樂少女

自幼從四歲起,關屋敏子即已透過學習古箏、舞蹈及歌唱,逐漸展現出她的音樂天賦。九歲那年(1912),當她還是東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附屬小學校三年級學生時,就被挑選出來在昭憲皇太后(明治天皇的皇后)陛下面前單獨獻唱〈春が來た〉(春天來了)和〈富士の山〉(富士之山)等歌曲,聆聽她清晰優美的歌聲讓現場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之後便拜入知名女高音三浦環(1884-1946)的門下研習歌藝。

1914年,11歲的關屋敏子跟隨著三浦環學習了兩年後,在她生平第一次的獨唱會上初登場,全本背譜演唱了巴羅克晚期義大利作曲家安東尼奧.洛蒂(Antonio Lotti, 1667-1740)高難度的藝術歌曲〈說吧,妳那美麗的嘴唇〉(Pur dicesti, o bocca bella)。第二天早上,旋即被東京《宮古毎日新聞》報導稱讚她為「天才音樂少女」。

後來,在三浦環的推薦下,關屋敏子開始向當時旅居日本的義大利籍男高音歌手薩科利(Adolfo Sarcoli, 1867-1936)學習傳統義式美聲唱法(bel canto)。及至17歲(1921年)進入東京音樂學校聲樂系就讀。然而該校的指導課程是以德國音樂理論為主流,先前早已習慣義式聲樂教學系統的關屋敏子因此被視為異端。不久後她便毅然決定輟學,再次師從薩科利,同時也向日本當代作曲家小松耕輔(1884-1966)學習作曲。

1925年,她在慶應義塾大學禮堂舉辦獨唱音樂會,現場演唱了普契尼《蝴蝶夫人》(Madama Butterfly)這齣歌劇中的女高音詠嘆調〈美好的一天〉(Un bel dì, vedremo),以及董尼才第的喜歌劇《帕思夸雷先生》(Don Pasquale)詠嘆調〈姑娘的秋波〉(Quel guardo il cavaliere),令她在日本樂壇聲譽鵲起。

由於關屋敏子自始認為:世界上的歌劇主流乃是在義大利。於是就在23歲那年(1927)決定前往義大利、來到波隆那大學(University of Bologna)持續深造。在義大利著名指揮家斯卡博尼(Scarponi)的指導下,關屋敏子很快便掌握了威爾第的《茶花女》(La traviata)、《弄臣》(Rigoletto),以及董尼才第的《拉美莫爾的露琪亞》(Lucia di Lammermoor)這三部歌劇作品的關鍵要訣。翌年(1928)更成為史上第一位獲得波隆那皇家愛樂學院(Accademia Filarmonica de Bologne)特別文憑的日本公民,並且順利通過試鏡,加入了米蘭「史卡拉歌劇院」(La Scala),在《茶花女》和《蝴蝶夫人》等重要歌劇節目裡擔任首席女主角。

此後,關屋敏子陸續受邀在日本、美國、德國、法國等地巡迴演出,逐漸確立了她作為「世界首席歌劇女演員」的國際地位。

▍下篇:

日本聲樂家關屋敏子與李仙得(下):於世界和本土之間流轉的永恆櫻花

1929(左)與1931年(右)關屋敏子的簽名照 。 圖/作者提供

李志銘

一九七六年生於台北,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具有天秤座理性的冷淡...

日本 音樂 藝評 李志銘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