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 搜尋結果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搜尋

教育

的結果:共找到 2450筆 約 0秒

是什麼樣的思維會讓人把動漫直接等同於A片呢?

社會文化.王佩迪:21 Aug, 2017

動漫畫是大多數台灣人從小到大熟悉的媒介,1從《哆啦A夢》、《七龍珠》、《灌籃高手》到《航海王》,這些伴隨著許多人們長大的經典作品,不僅帶給人們歡樂,同時也可能在人們困境時給予鼓勵、茫然時提供目標,就...

文言文與白話文之爭:語文教育不是誰取代誰而已

社會文化.陳茻:17 Aug, 2017

文言文在選文中的比例、必選修安排問題近來爭議頗熱,也反映國文科一直以來的問題。本篇僅針對「文言文的詮釋方式」及「白話文在教學上是否能取代文言文」作出回應。論者如朱家安等認為,中學的國文教育應將文言文...

當成見包裝成美學品味:被台北街頭抹去的宮廟花車文化

編輯室.編輯室:15 Aug, 2017

(※ 本文由許伯崧、溫宗翰共同撰寫)為迎來2017年世界大學運動會,台北市政府在行銷上使出渾身解數,除了廣受網友好評的世大運廣告外,諸多youtuber也紛紛與台北市長柯文哲拍攝短片,創造出不小的網...

看遍人生百態,你的名字是社工師

公共政策.公革力:15 Aug, 2017

街友缺的不是食物,而是一種被需要的感覺。看著街友將自己種的菜,分送到小朋友手中,小朋友對街友說了聲簡單的:「謝謝」。過去很久的時間,可能從來沒有人跟街友說過謝謝,那一刻,芝螢看到街友眼中的欣慰。街友...

金錢買到乾淨,買不到掃廁所教育

社會文化.黃益中:14 Aug, 2017

聯合報報導,為了讓學生在校有乾淨的如廁空間,北市不少國中小、高中的廁所都由家長會出資,委外打掃,其中包括建國中學、成功高中,不過對於學生不用掃廁所,台北市長柯文哲很有意見,特別交代教育局長,強調「此...

Joe/學批判思考有用嗎?

時事觀察.沃草烙哲學:14 Aug, 2017

唯有思考,人才能擺脫衝動和成規。——杜威,《How We Think》,P.14近半世紀,美國的大學興起一門新學科,名為「批判思考」(critical thinking)。這個學科的要旨可追溯到美國...

高職先就業還拚升學?各部會政策讓基層師生很矛盾

公共政策.黃偉翔:14 Aug, 2017

在上篇專欄〈技專考招六大改革,你該注意的重點〉中,引起最多反對聲浪的,就是教育部111學年度將取消乙級技術士證報名技優甄審資格,並改放到甄選入學管道處理。原因很多,但背後的本質,是教育部想弱化勞動體...

梁竣雅/誰有民俗詮釋權?東港迎王正名再議

社會文化.民俗亂彈:09 Aug, 2017

【編按】(文:溫宗翰)「東港迎王」名詞正名爭議,主要論爭發生於2009年前後,由東港地區諸多地方文史工作者提出討論,希望停止使用「燒王船」一詞。一方面,這與過去常有報導或研究者記載,未能仔細調查民俗...

【鳴人現場】誰的世大運?臺灣該不該跟大型賽會說再見?

編輯室.編輯室:08 Aug, 2017

在主流媒體的報導中,將於8月19日隆重登場的「世界大學運動會」往往被形容為「僅次於奧運」的國際運動賽會,並說明無論在競賽種類、參與國家與人數規模之巨大,都是臺灣必須舉辦該賽會的理由。然而,主辦國際大...

獨立敘事的極限:難以展示的韓國戒嚴與冷戰經驗

社會文化.黃舒楣:07 Aug, 2017

作為六年級末段班,也算經歷戒嚴年代的無聲浸淫而曾全然無知,第一次清楚意識到這創下世界紀錄的戒嚴年期,已是高中校園歷史課堂上,戒嚴已結束,但我們才正要開始慢慢理解其影響之無所不在。於是,在中壢度過童年...

技專考招六大改革,你該注意的重點

公共政策.黃偉翔:07 Aug, 2017

「不重視實作」、「培育的人才不好用」,這些是台灣社會對技職教育最大的不滿,教育部近年花了許多力氣,持續透過新政策來引導技職校院走向實務端,而這第一波改革,就是技專校院考試與招生制度的變革,最快適用目...

失落與焦慮的歷史學(上):困乏的學科價值論述

社會文化.海東青:03 Aug, 2017

六月,Dcard上一則政大會計學系生嗆歷史學系生將被維基百科取代的發言,被截圖刊登至臉書專頁「靠北政大」,隨之被網友熱議廣傳。不僅引來媒體報導,也激起不少歷史學出身者的不滿與回應。這些回應中,畢業自...

失去土地之人:移動的布農

世界脈動.阿潑:02 Aug, 2017

自80年代,原住民運動開始至今,都試著一步一步討回自己的權利,那是在一種名為「國家/政權」下的失去,尤其是土地 。這篇文章,將藉由一個在莫拉克風災後流離失所的部落的故事,同我們訴說,這一百年來,究竟...

謝宗榮/知其然並知所以然:香火與環保共存之道

社會文化.民俗亂彈:01 Aug, 2017

由於近年來環保主管機管對於民間宮廟燃燒紙錢、點香的「關切」愈來愈「殷勤」,再加上具有指標性的台北大廟艋舺龍山寺,在6月16日由柯文哲市長主持之下「高調」的進行「封爐」儀式,以北港武德宮為首的宮廟,即...

洪偉/連孔恩都認不出來的「典範轉移」真的沒問題嗎?

時事觀察.沃草烙哲學:31 Jul, 2017

最近《關鍵評論網》上刊登了一篇談典範轉移(paradigm shift)的文章,節錄了柯維(Stephen Covey)的《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與成功有約」是一本勵志書,主要的宗旨...

圖利特定人士、配套打臉與血汗勞工——18歲先就業政策的三大誤解

公共政策.黃偉翔:31 Jul, 2017

你也對投入72億經費的「18歲先就業政策」不滿嗎?對僅2376人申請的成效感到失望?我前篇專欄〈蔡政府「18歲先就業政策」的大泡泡,終於吹破了?〉對此政策於理想與現實的分析引起教育社群與網友們的討論...

燃燒的熱血,思辯的青春:訪高中校園辯士

公共政策.相對論 udn Debate:31 Jul, 2017

主流社會鮮少關注的校園辯論,讓它保有了內在脈絡的純粹性。但也是這份「距離」,參與者燃燒著自己的熱情,直到火熱的青春,剩下雪白的灰。各式各樣的論點,在腦裡打結。攻防像棋奕,說出口的三五分鐘,背後是整個...

失去歷史之人:被隱藏在菲律賓社會以外的「原住民」

世界脈動.阿潑:27 Jul, 2017

七月二日,夜色深沈的夜晚,因為軍方入侵、騷擾,民答那峨(Mindanao)至少424個家庭、兩千多個原住民逃離家園。一條長長人龍在山路上蜿蜒。這並非是他們第一次拋棄家園,2015年也曾在政府武裝部隊...

蔡政府「18歲先就業政策」的大泡泡,終於吹破了?

公共政策.黃偉翔:24 Jul, 2017

近日「18歲先就業政策」階段性報名結果出爐,一年5,000個名額卻僅2,376人報名,可見政策理想與執行面還有一段不小落差,這政策大手筆投入72億經費,勞師動眾相關部會、多場巡迴說明會、盤點與開發職...

世大運泳隊名單事件:選手不該退賽,官員才該下台

時事觀察.周偉航:17 Jul, 2017

世大運游泳代表隊選拔風波越演越烈。全大運蝶式金牌好手丁聖祐,對世大運游泳代表隊的選拔標準提出質疑,引發外界廣泛關切。體育署卻因此做出驚人的決定,揚言未達標而入選的女子選手,將同步在個人項目中退賽。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