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買到乾淨,買不到掃廁所教育 | 黃益中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金錢買到乾淨,買不到掃廁所教育

為了讓學生在校有乾淨的如廁空間,北市不少國中小、高中的廁所都由家長會出資,委外打掃,其中包括建國中學、成功高中。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為了讓學生在校有乾淨的如廁空間,北市不少國中小、高中的廁所都由家長會出資,委外打掃,其中包括建國中學、成功高中。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聯合報報導,為了讓學生在校有乾淨的如廁空間,北市不少國中小、高中的廁所都由家長會出資,委外打掃,其中包括建國中學、成功高中,不過對於學生不用掃廁所,台北市長柯文哲很有意見,特別交代教育局長,強調「此舉違反教育宗旨」,「自己的廁所自己掃」。

這消息令我訝異的是,原來學校廁所委外打掃的傳言是真的。畢竟我自己在台北市教書十餘年,一直以來我任教學校的廁所都是導師帶著學生去打掃,幾年前我聽說台北市有幾所國小要委外打掃廁所,當時覺得不太可能,今天證實真有這麼一回事。

關於外包打掃,成功高中是這麼說的:學生掃不乾淨,因此四年前起,家長會決定另請清潔公司加強,清潔費由熱心家長募得。

所以,並不是老師或學生主動要求外包,而是家長會「熱心」自籌經費來幫助打掃。或許這筆清潔經費所需並不算太多,也或許部分家境好的學生家長分攤一點就可以,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清潔公司得到工作機會,家長也願意「使用者付費」,而且政府不用另外出錢,然後學生得到「更乾淨」的廁所,甚至可以省下打掃時間好好「讀書」,簡直皆大歡喜,我為什麼要反對?

我之所以不贊成廁所外包打掃,一個很根本的理由就是「金錢」。

著有暢銷書《正義:一場思辨之旅》,哈佛大學教授邁可.桑德爾(Michael J. Sandel),在他另一本著作《錢買不到的東西:金錢與正義的攻防》裡提到幾個金錢交易、皆大歡喜的例子,這些在三十年前被視為不可思議的事情,如今都已成真。比方說:

  • 囚犯只要付費,就可以升等住進好的牢房;
  • 病患只要多付費,可以獲得醫師的手機號碼,全年無休醫療諮詢;
  • 役男不想當兵,政府可以花錢請外國傭兵去打仗;
  • 富國的獵人只要付費,可以射殺瀕臨絕種的非洲黑犀牛。

絕對的自由市場經濟體制,會認為這一切都是雙方或多方自願下的交易,既然是自願,也就不會傷害到交易的當事人,政府此時應該採取放任態度,不加干預,然後市場自然可以達到經濟效率。

可是,從這幾個例子來看,你是否覺得有點怪怪的?或者我再舉更極端的例子:今天如果一個有錢人因為需要心臟器官移植,而他不想等待,是否可以直接去買一個窮人的新鮮心臟?喔,這窮人因為家裡還要老小要養,他可是「自願」出賣心臟的。

也因此,桑德爾教授在書中提醒,我們應該自問:世上有什麼東西是無論如何都不該用錢去買的?我們也必須決定,應該以什麼樣的價值來管理社會及公民生活的各領域。面對金錢的蔓延,我們必須選擇,如何劃定正義的防線,以守護我們都渴求實現的美好生活!

打掃廁所確實事件苦差事,以我過去當班導師的經驗,一天至少得掃三次,早自習外掃區同學先掃一次,中午跟下午我還要安排輪值同學進廁所檢查整理。但是我的經驗告訴我,從來沒有學生抱怨為什麼是他們要來掃,也沒有學生會要求花錢請別人來掃,我最常聽到的抱怨反而是少數沒有公德心的學生使用廁所卻亂倒廚餘、不沖水、廁紙亂丟、甚至屎尿亂噴這類。

如果自己的同學一天三次打掃,使用者都不好好珍惜了,我不相信花錢請清潔公司打掃,這些學生會珍惜打掃人的辛苦。

對了,或許你會說那教職員的廁所就請教職員自己打掃啊。我前面講了,掃廁所都是導師帶著學生去掃的。不只廁所,其他的校園打掃也都是師生一起,因為這是彼此共同生活的環境。然後,我也不覺得需要教職員廁所,即便有,重點也在每個廁所都應該獲得同樣的重視與清潔。

今天學生來學校受教育的目的,絕對不是只把教科書讀熟就可以(事實上那也稱不上「書」,充其量只是考試要考的工具書),更重要的是做人的道理、良好品格的養成。校園是社會的敲門磚,師長用什麼態度看待教育,學生也會用同樣態度來看待。

請各位家長放手,我相信你們也希望孩子在家裡會自己做家事,在社會能關懷勞動者的辛苦。那何不如就從學校的打掃教育開始呢?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