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吧!Pokemon!就決定是你了!
千呼萬喚的《Pokemon Go》於8月6日開放台灣下載,消息一公布後,旋即造成轟動,街上、廣場與公園接連出現大批訓練師,我們該如何看待此現象?請看鳴人堂Pokemon專題。

當神奇寶貝訓練師,不如讀書運動做志工嗎?
面對這種說法,你可以問:那未來要幹嘛?

什麼樣的社會,就會有什麼樣的Pokemon文化
在安全的社會中,這遊戲是安全的,在危險的社會中,這遊戲也會變得危險。

幾種藐視Pokemon的修辭:沒價值、沒幫助最後還一場空
有些人認為,虛擬之所以不好,是因為那注定最後是一場空。

寶可夢如果有問題,是因為虐待動物?虛擬?還是白目玩家?
為什麼大家要抓寶可夢?太閒沒事嗎?

《精靈寶可夢GO!》與台灣文創地基
如果台灣也想做出像《精靈寶可夢Go》一樣的好遊戲?

我們可以像捕捉皮卡丘一樣捕捉新聞嗎?
遊戲Pokémon Go的擴增實境功能會帶來媒體革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