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兵與募兵中間,那條沒被看見的路 | 李柏鋒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徵兵與募兵中間,那條沒被看見的路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民進黨立委蕭美琴在國防委員會提出,根據中研院的民調,恢復徵兵制獲得壓倒性支持,蔡英文也說,如果當選,希望可以在募兵和徵兵制度之間找到一個最好的制度。

國民黨的立院黨團則馬上舉行記者會反駁,軍系立委林郁方並且斬釘截鐵的說,要不就是募兵,要不就是徵兵,不認為會有第三條路,並且呼籲還沒當兵的年輕人與父母,希望恢復徵兵制的就投蔡英文和民進黨,支持募兵制的就投國民黨。

其實這種手法已經司空見慣了,就像之前自己喊不統、不獨、不武,然後呼籲想讓中國打過來的就投民進黨,都是一樣的操作,先在言論上否定了其他的可能性,然後再將自製的標籤硬塞給對手。

那麼,在徵兵和募兵之間真的沒有第三條路嗎?募兵,就是用薪水來聘僱軍人。徵兵,就是將服役當成國民應盡的義務。募兵可行嗎?當然,在科技化的現代,你不可能只靠徵兵找到夠專業的軍人,募兵可以讓專業士官兵有完善養成的機會,是勢在必行的。那難道就要完全放棄徵兵嗎?以台灣的處境來說,透過徵兵而達到一個「全民皆兵」的備戰狀態,其實是比較符合現實的。

徵兵,絕對不應該成為募兵制推動不順的一個暫時替代方案,相同的,提高待遇也不是。我的意思不是軍人就應該領很低的薪水才算愛國,給軍人合理的薪水本來就是天經地義的,但是如果一再提高國軍待遇的原因是因為,國軍管理失能、每天基層士兵都只做一些沒有意義的雜務,使得身為國軍毫無成就感與榮譽感,最後導致募兵卻募不到人,就算募到了人,時間一到就趕著離開,那提高待遇其實只是拿納稅人的錢在掩飾國軍高層的無能,順便肥了那些高層罷了。

所以徵兵既然不是要補足募兵缺額,那意義又是什麼呢?其實常態國防武力還是應該由募兵的志願役來擔任,而徵兵所獲得的義務役,重點不在於提供人力,而在於訓練全國人民都能擁有基本的戰鬥技能,換句話說,這是國家安全的一環。試想,只有數十萬規模的軍隊,或是上千萬國民都能擁有防禦能力,哪一個情況能讓敵軍在攻擊之前要猶豫再三?「保家衛國,人人有責」,絕對不應該只是口號,無論男女老少都應該有實際作為。

當然,前提是這些徵兵的義務役所受到的訓練,是真的有用的,不應該只是花幾個月在軍營裡面打草、油漆、掃地,更不應該花了無數的時間趴在地上做射擊預習,結果打靶次數一隻手的手指頭都用不完,或是學了保證用不到的刺槍術或單兵基本教練,卻連平常也可以用來防身的搏鬥技巧都沒學。徵兵,絕對不應該變成浪費時間,至少應該讓受徵招的國民,男生可以鍛鍊強健體魄,女生可以擁有防身能力。

當我們全民皆兵,全世界才會認同我們身為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是真的很重視並且在乎主權的安定與國土的安全。當我們不分性別、職業,每個人都有能力在外敵入侵的時候,扛起自己的槍保衛家園,再強大的敵軍都不得不敬畏我們維持社會穩定發展的決心。

同時,也只有讓每一個國民都瞭解軍隊的運作,知道國軍哪裡錯得離譜,知道國軍到底為何而戰,國軍才會往好的方向改革,募兵才能招募到人才,而有了專業的職業軍隊,戰力才能發揮。讓徵兵制度去做充實基本防禦戰力,讓募兵制度能夠專注在提昇高科技戰力的專業,這就是徵兵與募兵之間的第三條路。

一個有榮譽感的軍隊,絕對不會是某政權的擁護者,而是保衛全民能夠在自己的土地得以安居樂業,穩定發展的重要支柱。只有無心發展、一心向外的政權,才會不在乎軍隊戰力的衰敗,在軍紀事件頻傳的情況下,不但一點改革決心都沒有,卻還把對手對國軍制度的思考做為選舉的算計。有這種政黨,真的比遇到神一般的敵人還要可怕。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