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上不下的六年級,就當世代差異的接著劑吧! | 劉揚銘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不上不下的六年級,就當世代差異的接著劑吧!

圖/路透社
圖/路透社

在高中生反黑箱課綱的運動現場,看到不少孩子與大人衝突的場面。近兩年,從反迫遷開發、反核、反服貿到反課綱,一連串社會運動構成社會的主旋律,世代差異或世代正義的問題愈來愈被凸顯。去年太陽花學運時,城邦媒體集團執行長何飛鵬寫了一篇〈七八顛覆三四五〉,刻意忽略六年級;而作家劉克襄〈像我這樣四年級的人〉也引起了〈像我這樣七年級的人〉迴響。

當下主導各種社運的崩世代青年是七、八年級生,六年級對他們來說屬於上一輩,不是同伴戰友;而經歷過經濟高速成長時期的四、五年級,也多半認為六年級小夥子還不成氣候。我自己身為六年級後段班,既不是敢顛覆的年輕人,也不算有成就的大人,心情不上不下,在世代議題中彷彿被忽略了。後來想想,不如就化缺點為優點,試著這樣做吧:

既然我們兩面不是人,就代表兩面都能沾到一點邊,如果無法屬於某一面,不如成為前後兩個世代的接著劑。

▎世代間的觀念斷裂

目前台灣面臨了許多觀念的斷裂,上下兩個世代對工作、職場、經濟發展的看法;對政府、權威的觀感;對社會的期許,時常是無法溝通的。舉幾個例子:

工作與職場

    ▲最好能找到值得投入一輩子的好工作,穩定的大企業才讓人放心。

    △產業變化那麼快,我的職涯都比公司壽命長,怎麼可能一輩子做一個工作?

學歷

    ▲高學歷就算不代表高能力,也有鑑別你是否努力的意義。

    △學歷貶值那麼快,與其念一些無法致用的學位,不如早點出社會。

經濟發展

    ▲賺錢最重要,都吃不飽了還管環保嗎?

    △經濟發展是一時,環境土地是永續,哪個重要很明顯,更何況你有多餓?

分配

    ▲強調分配是在爭奪資源,把餅做大才是真的。

    △沒有正義的分配規則,餅再大也只是被某些人分走。

社會

    ▲我們都是努力打拚出來的,要跟強的人比,不要跟落後的人比,競爭力最重要。

    △就算不關懷弱勢,也別輕視弱勢族群,競爭力不只是個人,也跟社會有關。

政府

    ▲穩固的象徵,很難想像退休金會倒閉,政府一定會想辦法解決問題。

    △不只銀行會破產,政府也會,不信任退休金制度。

權威

    ▲有權威才有秩序,有秩序才安定,安定才能發展。

    △權威可以被挑戰,不安定才有變化,有改變才有希望。

▎時代經驗的改變

以上的敘述中,如果你覺得某一邊完全沒道理,那很正常,但請記得,也有很多人認為另一邊才有道理,你的意見完全沒意義。當你認為搞社運是在給未來一個希望的同時,就有人認為搞社運完全是來亂的、是在破壞未來。然而重點不在誰認為誰的意見有多荒謬,而在設法理解這些觀念的斷裂是怎麼來的。

觀念的養成和每個人的時代經歷、社會經驗有關。生存在經濟高速成長期的人,當然很難理解你再怎麼努力薪水也不會增加的現象(直接認為你不夠努力還簡單多了);成長在「好好念書以後就會有好工作」環境之下的人,一定也很難想像為什麼會有人不念書要跑去畫畫;經歷過那個必須趕快賺錢脫離貧困的社會的人,對他們講環保也真是有點遙遠。

這些現象讓我聯想到典範轉移(paradigm shift):過去的常識到現在已經不管用,需要建構新的常識。與其爭執於「現在的年輕人都怎樣怎樣」「你們老人又如何如何」,我更認為人性是不會改變的,改變的是時代──如果你也成長在過去,八成會成為舊思維的一份子;如果你爸媽在多元教育之下學習,金融海嘯之後才開始上班,八成也會站在尋求改變的這邊。

▎說故事解釋差距

如果說有誰可以接續起兩個世代的斷裂,促進彼此的理解,六年級有個滿適合的位置。經濟上,六年級經歷過快速成長的尾巴,如果早些年進竹科,就算沒拿過大筆分紅,也看過學長是怎麼賺的;22k的現象不會發生在六年級身上,可是我們在職場時經歷了整個經濟下滑的過程,也親眼看到學弟妹薪水銳減的慘況。

政治上,六年級經歷威權時代的末期,享受了政治民主化的果實,看到多元教育的發展,看過前輩的野百合,也看過後輩的太陽花。社會上,六年級經歷過那個努力就有回報的時代,也生存在這個靠爸比實力更有用的時代,應該可以用兩邊都聽得懂的方式,把彼此的故事說給對方聽懂吧!

如果你認為自己爸媽冥頑不靈,可以設法去理解他們的觀念如何形成,他們經歷過的社會和時代背景,要他們講故事給你聽。如果你認為你的孩子老是去抗議很危險,為什麼不到社運現場去體驗一下,要孩子教你上網,有空就去看看「另一邊」的意見到底都怎麼來的?

如果前後兩個世代的差異實在太大,無法溝通,試試看找個六年級當翻譯吧!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