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寫韓國】別只問韓國食物辣不辣,也要看他為何要「攪拌」 | 陳慶德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再寫韓國】別只問韓國食物辣不辣,也要看他為何要「攪拌」

圖/shutterstock
圖/shutterstock

Devil in the Details. 惡魔藏在細節裡。

中午十二點,韓國人正餐時刻,萬一沒時間外出用餐,韓國人最常解決一餐的方法,就是外叫「炸醬麵」(자장면),一種作為全民速食的炸醬麵,經常可以看到中午時刻(或者是全天時刻),在韓國大街小巷內,看到拎著銀色大方保溫盒,騎著摩特車外送的小弟穿梭外送著;而韓國炸醬麵的價格,由原先七、八年前的2500元一碗到現今2015年3500元一碗,且被韓國人當作判定目前韓國經濟好壞、物價波動的指標性食物。

只要有吃過韓國炸醬麵的外國人,一定對其顏色——黑色醬料感到印象深刻,但引起筆者感興趣的是,韓國人吃炸醬麵的「方式」,也就是是用著方正的鐵筷先進行攪拌,把這樣黑色醬料、小肉片或者是蔥片等,跟麵攪和在一起;而這樣「攪拌」的動作,同樣也出現在「石鍋拌飯」(비빔밥)的吃法中。

換句話說,在大家一般印象中,韓國飲食的特色是「辣」,但「辣」是針對韓國人做出來的「食物」特徵、特色而言,而韓國食物之所以為韓國食物,更根源、根本地是韓國人吃飯的動作,或者,精準一點說,由他們的意識所形成的「攪拌」的動作。

一提到韓國的「石鍋拌飯」,大家的印象,一定是為一鍋黝黑熱燙的鍋內,擺入了五顏六色的食物,紅色的泡菜、綠色的黃瓜絲、咖啡色的肉片、黃色的小蘿蔔絲以及豔紅色甜辣醬料……等等,目不暇給,但是「石鍋拌飯」之所以謂之石鍋拌飯,在於「攪拌」(비비다)的動作,這一些看似奪人眼目的五顏六色食材,也在那一剎那,在客人的「湯匙」攪拌幾下,而形成一道「失去視覺享受」的佳餚。

而這種攪拌的動作,除了炸醬麵、石鍋拌飯之外,甚至在「辣炒年糕」的韓國全民小吃內,也可以看到。

「攪拌」成為韓國人吃飯不可缺少的動作,很多食物都經由攪拌才進入韓國人的嘴內,看似這種攪拌的小動作,其實也跟韓國人的飲食「餐具」有所關聯的。

在韓國學者李御寧所著《日本人的縮小意識》一書內,藉由跟日本飲食的比較,他提到對於韓國飲食的一個很有趣的觀察,在論及到的韓國食物的特色,辣、調味料用的重,反而從韓國飲食——湯、飯不分的「曖昧性」講起,他如是說:

「日本食物可以明確地分為固體和液體兩大類,但是在韓國卻沒分得那麼清楚,韓國湯裡也放大量的材料,飯菜裡面也帶著湯,界線是比較曖昧的。」

若要筆者回應李御寧提出來的這樣講法,韓國飯菜之所以曖昧,只在於韓國人餐具上,特別是在使用「湯匙」的意識,無庸置疑的,這也是建立在專屬於韓國人的「被害意識」上。

對於韓國人而言,吃飯時使用到「筷子」的情況,他們更善於、喜歡用「湯匙」,哪怕是在比石鍋拌飯歷史更短的炸醬麵飲食上,也出現攪拌的動作,而在他們傳統飲食——石鍋拌飯上,最重要的特徵,還是在「攪拌」。

而韓國的正餐,不論是風行韓國全國「人蔘雞」(삼계탕),或者是釜山有名的「豬肉湯飯」(돼지국밥)等等,都可以看到韓國人把一碗碗的白米飯倒進去湯內,用湯匙攪拌之後,再和著湯一起食用,儘管有人說配著湯一起食用,助消化,但其實,從上面我們提到的韓國人吃飯的動作:湯匙、攪拌、和著湯吃,這樣食用動作、意識,無疑是想要「縮短吃飯的速度」來填飽肚子。

在外患時常入侵,並生活在惡劣的氣候環境下的朝鮮半島,比起用筷子,韓國人之更習慣「趕緊」養成使用湯匙的意識,乃在於要趕緊吃完眼前的飯菜,因為他們都知道,不知道何時才會有下一餐?何時敵人會打過來。

再看,韓國人所用的餐具,特別是「筷子」,方方正正,不似中國人圓滾滾圓筷,乃是因為韓國人可沒有時間讓這種圓筷筷子一個不小心滾動掉落到地上,來花「多餘的」時間撿筷子,湯匙比起筷子而言,乃是最能快吃完眼前菜餚的一種餐具註1

甚至在韓國人傳統上菜習慣,都可以看到他們用著一整個方盤裝好著菜餚呈上桌,無非是「縮短上餐時間」。

而韓國的「一盤盤的小菜」,無疑就是放在最小的菜方盤上,組成有著提供人體所需的各種維他命、食物的小菜,讓人快速飲用、吸收,因為他們不知道何時敵人打過來,什麼時候出現意外……

居住在朝鮮半島的人們,只想好好的吃上一餐。

韓國人所有的餐具設計,到上菜模式、小菜文化、甚至吃飯的動作,攪拌、配湯吃,都可以讓我們看到「急速」(或者說是:「慌張」)的吃飯意識;更別提搭配上,韓國人習慣於製作「醃製類」(如泡菜、醃蘿蔔)、易攜帶食物,諸如年糕(떡)、紫菜包飯(김밥)以及飯鍋巴(누룽지),甚至這種「飯鍋巴」也在韓國當地,做成「餅乾類」、「零食」以及「茶類」來進行銷售,這種「保存性強」、「易攜帶食物」,從古流傳迄今21世紀的韓國,只要來到韓國鄉村還可見製作醃泡菜的大瓦瓮,也都輕易地讓人家聯想到,遠古時代,在時常發生戰爭、外人入侵,不幸的朝鮮半島,這無疑是「救急食物」。

很多人對於韓國飲食文化的考察,大多針對韓國食物的特色,如「辣」、「清淡」、「養生」或者是「調味料」而言,但這已經是後來之事了,在韓國人吃飯的「動作」註2、製作食物的考量,都可以見其意識。

而對現今的韓國人而言,這樣的「被害」意識並沒有完全消逝,如同跟韓國師生大夥用餐時,來到中華料理店,韓國人都是習慣吃點的合菜,如糖醋肉、雞丁等大魚大肉,而這時候少配飯吃,而是萬一等吃完這些合菜,大家沒吃飽的話,才會紛紛點如炒飯、榨醬麵之後的「副餐」;而在韓國週五下班時刻,烤肉店座無虛席,客人絡繹不絕,因為現今的韓國發展現況,對於韓國人而言,能這樣大口的吃肉、喝酒,相較於其他文化國家的人而言,無非是人生最大享受,更能享受到吃飯的悠閒。

當然,最近在現今韓國經濟急速的發展下,時常還可以看到韓國人年輕人「刻意」在餐桌上,留下剩菜、剩飯,這是一種彌補「被害意識」下的產物嗎?或者,又如同韓國友人經常跟我說的,韓國人認為吃最後一口菜的人,往往身材都會走樣,因為比起他人,多吃了那麼一口,而這樣注重身材、可見性的心理,「看」與「被看」的辯證,也揭露出韓國人「被害意識」對於「看」的重視。而這,當然有待我們之後的考察、詮釋。

 

註1:

且根據史實記載,如1770年漢陽人,通常一天只吃早晚兩餐,「朝夕飯」一詞及源自於此。不過,在白日漫長又繁忙的夏季,還是會吃點簡單的午餐。可見「吃飯」對於韓國人而言,顯得重要且艱辛許多。請參閱《東亞歷史漫遊‧漢陽‧一七七0年》,聯經出版,2014年。

註2:

甚至我們在韓國觀察到,韓國人沒有公筷母匙的習慣,每個人都可以拿著自己的筷子、湯匙共吃一鍋飯、喝一鍋湯,除了像之前傳統的社會學家、文化評論者,從韓國語的「我們」(우리)的語言思維起之外,從筆者在這裡提出的「被害意識」,說明韓國人想趕快解決眼前的一餐,不也有其道理嗎?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