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留言夠文明嗎?大家一起打分數
前幾天,一位當記者的高中同學,在臉書上分享一篇他服務的媒體刊出的評論,論點他相當不能苟同,結果他的書友們紛紛留言,對評論作者酸言酸語起來,於是我這個同學只好提醒:「請避免人身攻擊,謝謝。」
我自己也是個新聞網站的內容供應者(自稱內容佃農),將心比心,假設是我的文章有錯,被人揪出來打臉也是應該的;偏偏有時臉被打了卻不說文章錯在哪裡,好像是作者的臉去擋到讀者的手一樣,誰教你臉大?
為了解決留言區各種不文明的疑難雜症,美國波特蘭一家創新企業Civil Comments,開發出叫做Civil的留言版。它借力使力,利用眾包機制作為解決方案。
根據新聞專業網站NiemanLab的介紹,Civil的留言過濾機制,是由留言的用戶來決定留言品質,並判斷是否屬於騷擾、辱罵、人身攻擊。網站會隨機向留言用戶顯示兩則他人的留言,問用戶留言內容是否文明;在用戶的留言張貼出去前,也會問用戶覺得自己的留言是不是夠文明。重複被評為不文明的留言,網站工作人員會收到系統警告。Civil還利用已取得專利的演算法協助留言用戶判斷。
Civil的眾包機制是否會侵犯用戶的言論自由?創辦人兼CEO波格丹諾夫(Aja Bogdanoff)認為不會。她估計只有2%的留言被Civil的眾包機制過濾掉,而且當仇恨言論、人身攻擊消失,更多元的聲音才會出現。
已經有些新聞機構關閉自家網站留言區,寧願讀者去社群平台討論,擴大社群上的能見度,例如路透;紐約時報則是由專人檢視讀者留言,並利用這些留言當作吸引用戶的利器。波格丹諾夫建議媒體,基於商業考量,將用戶的留言留在自家網站才是對的,不要拱手將流量讓給白吃白喝的社群平台。
那麼Civil這種留言機制會不會造成用戶流失呢?目前採用Civil的波特蘭地方媒體Willamette Week、The Register-Guard,在第一週留言則數少了25%。Willamette Week記者Lizzy Acker說,留言掉了這麼多,辦公室裡難免有人抱怨,但她認為留言數下降,品質卻提升了;有些文章就是不會有人留言,有些文章留言上百則,仔細一看卻只是兩、三個人在對話;而且留言下降與流量沒有直接關係。
The Register-Guard的總編輯Dave Baker則很樂觀的認為,健康的留言環境可以吸引更多用戶。波格丹諾夫指出,事實上The Register-Guard留言則數目前已經回升,週平均數超過原本使用的Disqus。
與Civil相比,同樣以類似眾包機制處理貼文的臉書,就讓人不太愉快。臉書用戶多少都有貼文被莫名其妙下架、甚至帳號被暫時封鎖的經驗,只因為張貼的內容可能讓某些組織不高興而被大量檢舉,向臉書申訴得到的又是罐頭回應,你很難相信真的有人在處理。這種經驗讓人很惱火。由於怕失去社群參與,久而久之,我們變得只敢在美食、自拍、喵皇帝汪星人之類的貼文下面留言,敏感議題連按個讚都要小心公審。
Civil的眾包過濾留言機制,就是企圖打造一個免於恐懼的網路空間。奧斯汀德州大學今年3月發布的新聞留言研究就指出,大約三分之一的新聞留言者、四成的留言閱讀者,會因為留言內容鬥太兇而不願留言或不看留言。就算從網站經營角度來講,Civil的眾包機制,不管是不是烏托邦,它的目標仍然值得新聞媒體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