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的結果:共找到 3215筆 約 0秒警政署有改善扭曲績效制度的誠意嗎?以基隆警「黑吃黑」案為例
公共政策.吳忻穎:19 Jan, 20222017年總統府召開的司改國是會議中,提出警政體系長年績效制度的弊端:警察為追求績效,可能會採取灰色地帶之執法行為,造成辦案品質低落,起訴率偏低或演變成過勞的狀態。決議要求檢討警方績效制度(包括公開...

鬼滅之刃、魔法公主的冶煉之術:浴火重生的「現代日本刀」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19 Jan, 2022日本刀的鍛造技術有千年以上的歷史,直至現代仍非常流行,甚至被稱為世界冷兵器的巔峰傑作,在動畫、遊戲等二次元創造被賦予至高無上的地位。看完了刀和持有者的歷史故事,對日本刀有個基本的概念之後,接下來讓我...
中國房企市場烏雲罩頂,「國進民退」態勢明朗
時事觀察.吳介聲:18 Jan, 2022中國大型房企紛紛面臨鉅額債務危機,整體步入衰退,榮景不再,在「兩廂情願」之下,中共藉由國家資本趁勢掌控民企,房企國有化「國進民退」態勢已經明朗,大型民營房企發大財的黃金時代有如過往雲煙。中國房企龍頭...

島嶼武俠的史前史:中國武俠與日本劍劇的刀光劍影(上)
社會文化.李政亮:18 Jan, 2022近日,國家電影與視聽文化中心推出「島嶼江湖:武俠在台灣」影展。談到武俠電影,人們想到的可能是1960年代胡金銓或是張徹的刀光劍影。近年來,隨著電影修復,人們也可以看到台語武俠電影《三鳳震武林》等作品...

彭揚凱、廖庭輝/高房價與空屋問題難解:怎樣才是可行有效的囤房稅?
公共政策.OURs 都市改革組織:17 Jan, 2022針對台灣房產集中化狀況與空屋囤房問題,民眾分別於2019與2020年透過國發會「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連署成案,要求政府課徵空屋或囤房稅,卻均遭否決,政府甚至發布新聞稿表示「台灣囤房問題有限」。另一...

詹順貴/與其提高罷免門檻,不如重建立委圖像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17 Jan, 2022「報復性罷免」不僅是一年來熱門的政治話題,更是除了去年底四大公投外政治衝突不斷的亂源。在接連桃園市議員王浩宇與高雄市議員黃捷罷免成案以及前者被罷免成功後,《蘋果日報》社論隨即指出將為台灣帶來另一場民...

Omicron入侵台灣:疫苗護照非解方,指揮中心應設立輕症治療園區
公共政策.翁銘佑:15 Jan, 2022Omicron變種病毒最近進攻台灣,確診範圍不斷擴大,而日前台北市長柯文哲以及新北市長侯友宜紛紛公開表示要推動疫苗護照,認為現在是推動該措施的良好時機,然而,在台灣推動疫苗護照真的可行嗎?本文將針對...

憲法訴訟法來襲(三):如何自行提起憲法訴訟
公共政策.張淵森:14 Jan, 2022《憲法訴訟法》(下稱《憲訴法》)於今年1月4日起跑,該法未強制規定提起憲法訴訟須由律師代理,但提起憲法訴訟具有高度專業性,甚至針對案件該如何撰寫都有可能會影響結果。然而實際上也只有極少數律師具有提起...
周恩來也阻止不了的高爐煉鋼:中國歷史上的大躍進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13 Jan, 2022當時確沒有這樣認識,等到右派教育了我,主席提醒了我,群眾實踐更啟發了我,才逐漸認識這是在社會主義建設問題上方針性的錯誤。──周恩來毛澤東同志頭腦發熱,我們不發熱?劉少奇同志、周恩來同志和我都沒有反對...

安樂死難題:許一個善終,完成人生旅途的《天堂計畫》
公共政策.司法流言終結者:13 Jan, 2022法國片《天堂計畫》(Everything Went Fine)在1月7日於台灣正式上映,該片改編自真人真事,故事敘述一名年過八十的中風患者,尋求獲得安樂死的過程,而這其中牽涉各種道德倫理與法律議題。...

中共挾中資滲透多國大學培養「在地協力者」
時事觀察.吳介聲:12 Jan, 2022愛因斯坦母校、歐陸科技名校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1月初發布「中國—瑞士青年研究人員交流計畫」,將台灣與香港並列歸入「中國」範疇,申請人須受中國審查,台灣外交部1月11日對此嚴正抗議。台灣外交部發言人歐...

海嘯迎面而來?外企應正視與中國市場脫鉤之現實
時事觀察.吳介聲:10 Jan, 2022中共仗恃中國市場大餅對外企「以商逼政」行之有年,惡行罄竹難書。近期由於新疆人權議題、經濟急遽下行、疫情爆發以及美國施壓等因素,情勢更顯複雜,中國市場風險已如迎面而來的海嘯,外企遲早要正視與中國市場脫...

林應然/Omicron疫情下的春節,台灣如何變通因應?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07 Jan, 2022時光輪轉,新冠病毒也在輪轉,從2020年底最初的COVID-19病毒株,變出了Alfa, Beta, Gamma, Delta, Lamda, Kappa等等病毒株,台灣曾經受到原始的COVID-1...

倉促修法無限期隔離精神病犯,病人、家庭、社會只會落入三輸局面
社會文化.Right Plus 多多益善:06 Jan, 2022台灣社會近年在鐵路殺警案、桃園弒母案、屏東挖眼案等重大刑案後,對於原本就不甚了解的精神障礙者又多了一層恐懼。法務部在全民激動的背景下推動修法,試圖把原本最多被監護五年的精神病人強制住院/監護處分天花...

警界反對刪除侮辱公署罪,法務部和高檢署批判不得?
公共政策.吳忻穎:05 Jan, 20222021年12月28日,立法院院會三讀刪除長期以來充滿違憲爭議1且備受社運界批評的《刑法》第140條第2項之侮辱公署罪。對此修法變革,有媒體報導指出「警界不認同:挑釁政府機關無法可罰」,甚至主張民眾...

納粹電影的反思,我看《波斯語課》
社會文化.曹郁美:05 Jan, 2022由國家人權委員會與駐台北以色列經濟文化辦事處(ISECO),共同舉辦的「猶太大屠殺專題攝影展」,於2021年12月8日在台北市監察院一樓梯廳側廊道展出。雖然攝影展已落幕,但本文想談談幾部跟德國納粹有...

中共在國際強化網路監控——一場值得警惕的大亂鬥
時事觀察.吳介聲:04 Jan, 2022美國媒體近日報導,中共積極將針對中國人民的網路監控手法擴張國外,從臉書、推特等主要社群網路平台大規模蒐集批評中共當局的言論與情資,中共中央宣傳部、國家安全和軍警機構都是幕後黑手。 根據《華盛頓郵報》...

2021年鳴人堂編輯室年度回顧及編輯群甘苦談
時事觀察.鳴人放送:30 Dec, 2021(※ 文:Ready,鳴人堂編輯)回顧2021年,仍不算平靜的一年。自2019年爆發新冠肺炎以來,病毒不斷變種,至今無法平息疫情,導致國際動盪不安。而將目光轉向到台灣國內,不同於2020年疫情穩定的...

如何面對全球大流行的COVID-19?陳建仁談台灣防疫經驗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30 Dec, 2021SARS帶來的啟示如同中研院廖俊智院長所說:「如何應付下一個大流行傳染病(pandemic),已成為當前科學機構關切的重點。」在COVID-19出現前,台灣學者對冠狀病毒並不陌生,例如中研院院士賴明...
「焚書是焚人的前戲」——行經納粹焚書紀念碑,反思我國執法現況
公共政策.吳忻穎:29 Dec, 2021日前在一門課的課堂講座介紹下,我和同學相約走訪了位於德國哥廷根Albani廣場的焚書紀念碑。時光倒退回到1933年5月10日,德國納粹在市中心禮堂廣場前舉行大型集會,集會隊伍一路穿越城中,來到Al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