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的結果:共找到 2726筆 約 0秒
蘇美智/不平靜的香港二二八:47人因「顛覆國家政權罪」被捕
時事觀察.獨立評論在天下:07 Mar, 20212月28日,是台灣傷痕累累、濺滿鮮血的紀念日。在今年的2月28日,香港也添了一筆新傷,社交媒體上都是這些片言隻語:準備好。磊落。光明。可能一段日子不見。寫信。堅持。不捨。壓迫。平安……下午2時始,5...

「純屬虛構」的英國王室故事?《王冠》沒拍的「愛爾蘭衝突」
社會文化.翁煌德:04 Mar, 2021近日,哈利王子(Prince Harry)接受詹姆斯.柯登(James Corden)訪問,暗中大吐苦水,受訪時聲稱:「相較於寫了關於我的家庭、我的太太或關於我的報導故事,我看《王冠》還比較覺得自在...

先發射再瞄準:改變傳統戰術的繞行式械彈系統
公共政策.王臻明:04 Mar, 2021隨著軍事科技的進步,許多武器的操作邏輯正不斷改變,連帶地也顛覆了傳統的戰術觀念。比如說,過去發射飛彈的步驟,是「搜索戰場、鎖定目標、發射飛彈、完成攻擊」,但新型的繞行式械彈系統(Loitering ...

江昺崙/鳳梨禁令是轉機?中國「水果統戰」破局的徵兆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03 Mar, 20212月26日,中國海關公告,因為台灣鳳梨含有「介殼蟲」的緣故,從3月起禁止台灣鳳梨輸入中國。消息一出來震動台海情勢——因為台灣鳳梨出口總數當中,中國佔了95%(每年大約輸出三萬到五萬公噸左右),如此一...

「藻礁公投」爭議釐清(下):不蓋三接就要繼續燃煤、重啟核四?
公共政策.蔡中岳:02 Mar, 2021▍上篇:「藻礁公投」爭議釐清(上):三接已閃開藻礁?不蓋會導致缺電?爭議五:「不蓋三接就要重啟核四。」我們認為所有問題,核四重啟都無法解決。核四蓋了20多年,興建過程中弊案重重、蓋到一半淹水、「拼裝...

預言或銷售話術?「人民幣時代來臨」與現實的差距
時事觀察.吳介聲:02 Mar, 2021著名避險基金公司「橋水」(Bridgewater Associates)創辦人達利歐(Ray Dalio)去年底在上海倡言中國人民幣將成為全球儲備貨幣,引起熱議。近期印度阿育王大學(Ashoka U...

是天團拒絕長大,還是真有一種「娃娃臉搖滾樂」?
社會文化.林運鴻:03 Mar, 2021搖滾樂一直是,而且仍然是,這個世界上碩果僅存的,真誠的東西之一。我希望到那個時候,當家長發現自己的女兒在聽這種音樂,他們仍然會嚇得魂飛魄散。 ——Elliott Murphy,The Velvet ...

空山遙遙,靈雨瀟瀟:以「空山靈雨」為題的文學、電影與歌曲
社會文化.曹郁美:26 Feb, 2021「空山靈雨」一詞大概是太美了,它先後成為一本書、一部電影、一首歌的名稱。空、靈二字本就富有佛教哲理與密意,冠於山、雨身上更帶著虛無飄渺、不染塵埃的氣息,如何不美?許地山的《空山靈雨》首先是作家許地山...

江昺崙/我島與我城,我們站在彼此這邊:讀《時間也許從不站在我們這邊》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25 Feb, 2021《時間也許從不站在我們這邊》是春山出版社的新書,作者鍾耀華,香港人,自小元朗長大,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政治及公共行政系。鍾耀華在2014年香港「雨傘運動」(又稱佔領中環運動)之時,擔任香港專上學生聯會...

中華商場的時代地景(下):失去的「天橋大觀園」
社會文化.李志銘:24 Feb, 2021▍上篇:中華商場的時代地景(上):「天橋城市」的懷舊與想像回溯上世紀六、七〇年代台北市中心區公有市場的歷史淵源,恰巧皆與位居邊界道路要衝的橋梁空間有著某種微妙關聯。譬如地處中正區與中山區、大安區交界...

中華商場的時代地景(上):「天橋城市」的懷舊與想像
社會文化.李志銘:24 Feb, 2021台北是一個新舊混雜、偶爾帶點喧囂的城市,整體建築風貌雖談不上美,不同街區巷弄之間卻隱然有著某種悠閒、自在、豐富且多樣的城市肌理和日常趣味。與此同時,伴隨著城市本身不斷更新、改建和拆除,許多在地獨特的...

富豪星際爭霸戰(下):雲端、衛星與國防,誰能把握太空經濟先機?
時事觀察.徐子軒:24 Feb, 2021▍上篇:富豪星際爭霸戰(上):馬斯克、貝佐斯與他們的太空事業先前提到馬斯克與貝佐斯之爭,當馬斯克的SpaceX對上貝佐斯的亞馬遜和藍色起源,幾乎可說是每戰必捷。作為商業發射衛星的王者,SpaceX享...

紅眼/香港人,一個都逃不掉:借疫情為名的全民監控時代
時事觀察.獨立評論在天下:20 Feb, 2021香港疫情自去年底升溫,政府隨即實施「限聚令」,半宵禁狀態持續了兩個月,食肆一律禁止晚市,戲院、健身中心、主題公園及各娛樂場所亦被迫停業。到今年一月,更開始日復一日「突擊」封鎖指定區域,逐戶拍門強制檢...

延續川普主義?蓬佩奧領銜「尼克森論壇」的反共延長戰
時事觀察.吳介聲:19 Feb, 2021前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2月15日證實,將與前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歐布萊恩(Robert O'Brien),每月定期主持智庫「尼克森基金會」(Richard Nixon F...

王宏恩/大外宣或是維穩手段?中國「戰狼外交」的民意邏輯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19 Feb, 2021隨著美國新政府上台,中美關係要如何繼續也引起中美政、學界的熱烈討論。在雙方討論的過程中,對於中國的外交策略常存在一個假設,認為中國民眾的民族主義(nationalism)在這幾年快速上升,中國政府必...

平戰轉換?第二海軍?那些常見的海巡謬論及其隱憂(下)
公共政策.廖英雁:19 Feb, 2021▍上篇:平戰轉換?第二海軍?那些常見的海巡謬論及其隱憂(上)三、海巡為平時國家公權力執行者,而非決策者國人面對我國漁船在鄰國經濟海域被欺凌的事件,常歸咎我國海巡「不夠硬」、「打不贏」,鼓吹海巡「硬起...

平戰轉換?第二海軍?那些常見的海巡謬論及其隱憂(上)
公共政策.廖英雁:19 Feb, 20212021年初,隨著海巡署新造艦艇陸續交船、下水、海試,與國造鎮海火箭彈和XTR-102機砲密集驗證,「平戰轉換」、「第二海軍」的口號再次受到矚目。值此之際,中國在1月22日通過修訂《海警法》,授權中...

「必須協助台灣」:美前副國安顧問博明給拜登政府的建言
時事觀察.吳介聲:17 Feb, 2021川普政府的「中國通」、美國前副國家安全顧問博明(Matt Pottinger)於2月3日發表離任後首次公開演說,強調台海局勢若陷緊張,是北京野心所致,期望拜登政府應以實質行動協助台灣避免衝突,並且切...

新冠疫苗爭奪戰(五):英國脫歐後遺症?歐盟的疫苗管制爭議
時事觀察.徐子軒:17 Feb, 2021不久前多家媒體報導指出,德國經濟部長透過外交管道,要求台灣官員出面,和半導體廠商協調轉移產能,以緩解車用晶圓短缺。此外,日本、美國等多家車商,也都傳出希望台灣增產晶圓,有論者因此將晶圓比擬做台灣珍貴...

濱海決勝或重層阻殲?從「整體防衛構想」看台海防禦思維的論辯
公共政策.王臻明:17 Feb, 2021近來媒體報導,國防部有意修改過去的「整體防衛構想」(ODC),由前參謀總長李喜明所提出的「戰力保存、濱海決勝、灘岸殲敵」,改為「多維防禦、重層阻殲、守勢持久、重點突破」。這個決定,被視為是國軍揚棄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