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的結果:共找到 3056筆 約 0秒
建立「抗中挺台」新模式:為何立陶宛面對中國不為所動?
時事觀察.吳介聲:29 Nov, 2021立陶宛近期因為強化與台灣關係,並且允許以「台灣」名義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Vilnius)設立代表處,遭到中共恫嚇與報復。立陶宛對此不為所動,其國會議員代表團更依原訂計畫訪台。立陶宛在國際建立「抗中...
我國警政高層「行銷」指令:是上命下從,還是上樑不正下樑歪?
公共政策.吳忻穎:25 Nov, 2021近來與警方執法適法性爭議有關的新聞頻繁佔據媒體與社群網路版面,因應各種輿論意見,內政部、警政署、各縣市警局高層也頻頻「出招」,發布各種新聞和指令,但這些看似迎合網路聲浪的指令卻反而招來更多批評與訕笑...

公部門勞動派遣人數歸零?換湯不換藥的勞動承攬現實
公共政策.寇德曼:24 Nov, 2021台灣近年來勞權意識提升,立法院在2019年6月終於修正《勞動基準法》(下稱《勞基法》)將「勞動派遣」的概念明文入法,以提升派遣勞工的保護。然諷刺的是,公部門長久以來卻迭遭批評,是運用勞動派遣的最大要...
台灣每人每年才分兩萬?中共統戰淪「高級黑」笑談
時事觀察.吳介聲:23 Nov, 2021中共持續對台灣文攻武嚇,軟硬兼施、動作頻頻,卻也常淪為笑談。近日中共官媒發表文章宣稱統一台灣之後,台灣每人每年收入會提高兩萬元,不但被台灣網友諷刺「每天連吃雞排都有困難」,連中國網友也強烈不滿,直呼...

「不舒服」的政治(上):性騷擾框架外,還能如何理解性別互動衝突?
時事觀察.V太太:23 Nov, 2021數年前,時任法務部長的羅瑩雪因為連續數起事件處理不當,引發許多爭議。當時某位男網紅在個人臉書上發文,以玩笑口吻詢問男網友:「高中班上是不是都有這種恰北北的女生,你們敢去玩這種人的(內衣)肩帶嗎?」沒...

思想起陳達的時代現象(下):從「民歌採集」到淡江「民歌運動」
社會文化.李志銘:22 Nov, 2021▍上篇:思想起陳達的時代現象(上):一位歷盡滄桑的民族樂手位於台灣南端的恆春半島,舊稱「瑯嶠」(Longkiauw),自古以來由於三面環海、一面臨山,加上丘陵多、平原少,以及交通不便等條件,形成了對...

思想起陳達的時代現象(上):一位歷盡滄桑的民族樂手
社會文化.李志銘:22 Nov, 2021在台北的音樂廳或咖啡屋,除了「稻草人」沒有人敢老遠把陳達請過來唱歌,因為他的歌,既不商業,也不流行,可是他的歌卻使人想起泥土,鄉愁與遠方.....如果你聽過披頭,滾石或鮑布狄倫,而沒有聽過陳達,只能...

拜習會同台不同調:拜登為何一再撇清習近平不是「老朋友」?
時事觀察.吳介聲:19 Nov, 2021在國際輿論高度關注中,美東時間11月15日晚上,美國總統拜登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首次舉行視訊峰會。國際政治專家多認為此次「拜習會」雖旨在穩定美中兩國關係,但不會有具體成果,美中關係緊張之現實難以緩和...

新北檢警「拘留超時」案:談警方夜間詢問之程序違法問題
公共政策.吳忻穎:19 Nov, 2021日前有媒體以「離譜!拘留超時」作為標題,報導新北警逮捕搶奪案被告後,卻在夜間進行警詢,又算錯法定障礙時間,導致被告遭到檢警拘留超過24小時,違反憲法與刑事訴訟法之規範,因此法院只能認定程序違法而必須...

洪敏隆/數位性暴力在台灣無法可管?民團訴求專法防止挖面事件再發生
社會文化.Right Plus 多多益善:18 Nov, 2021已聲明引退的知名Youtuber小玉上(10)月18日因涉嫌透過深偽技術(Deepfake),將網紅、藝人、政治人物、主播等公眾人物的臉「移植」到色情片女優身上,製作成情色影片牟利而遭逮捕,震驚社會...

《邂逅在六號車廂》鏡頭下的「真實俄國」,兼談俄國影業參與國際合製
社會文化.吳思恩:18 Nov, 2021「跨國合製」是現代電影業趨勢,雖然台灣電影仍多屬本地製作,但在地理距離相近的歐陸國家則已行之有年。近年俄國開始鼓勵跨國合製,吸取他國經驗的同時,也盼以「國片」的定位打進合作國市場。今年坎城影展主競賽...

《中美爭鋒》誰是贏家?軍事領域由美國持續掌控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17 Nov, 2021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美國仍將是世界軍事領域的主宰者。唯一有能力同時對地球上所有戰區投射軍事力量的國家。但中國作為1964年以來的核武擁有者且擁有世界第二大國防預算,二十年來一直致力於將軍隊快速現代...
核電不是綠電!破除政治謠言,台灣能源轉型之路不能等
公共政策.蔡中岳:17 Nov, 2021「核電是綠電」這個長久以來的謠言,在公投前又開始流竄。日前,向來不惜以謠言支持核電的馬英九前總統,在木新市場的公投宣講中,直接跟社區民眾說「全世界都開始把核電看作是綠電」,國民黨的賴士葆委員在「國民...

周逸濱、魯忠翰/保障「乙方」新法上路:公部門難將藝文著作整碗捧走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16 Nov, 20212020年底,馬世芳先生一文〈我為何將告別Alian電台:兼為所有被欺負的「乙方」請命〉,道出了多年來公部門與藝文工作者簽約時,著作會被整碗捧走,而且不能隨便主張這是自己節目的約定爭議。對此,202...

「瑪莎惡徒」毆人案:問題非縱放人犯而是「仇富情結」背後的社會正義
公共政策.吳忻穎:15 Nov, 2021日前報載中部地區有駕駛名車的食品工廠「富二代」及其朋友與一名大學生發生擦撞等行車糾紛,前者竟共同毆打大學生致顱內出血昏迷而送加護病房。事件經媒體報導曝光後,引起輿論譁然,該名車駕駛人的父母、家庭背景...

陳宜萍/波士頓市長「台灣孩子」吳弭:移民家庭和職業媽媽身分的影響
時事觀察.獨立評論在天下:15 Nov, 2021週二晚上,一場改寫美國波士頓市長選舉的歷史誕生。台灣移民在芝加哥出生的女兒、現年36歲的吳弭(Michelle Wu),打破美國最持久的白人男性主政的傳統地方之一,成為該市歷史上第一位正式當選的女性...

後疫情大挑戰(一):新加坡能與新冠病毒共存多久?
時事觀察.徐子軒:12 Nov, 2021近兩個月來,新加坡爆發第三波新冠疫情,從今年年初日均兩位數的感染,暴增到單日三千例,總病患達到二十萬人以上。就人口比例來看,新加坡的感染率冠絕東協諸國,星國原是防疫模範生,為何會突然出現疫情失守的狀...

許智翔/看《泥濘中的老虎》——那個為戰友平反的藥劑師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11 Nov, 2021(※ 文:許智翔,畢業於德國杜賓根大學,獲得該校博士學位,目前任職於國防安全研究院中共政軍與作戰概念研究所。)一個歷經戰爭歸來的老藥師2012年的5月,還在德國的筆者搭上了德國鐵路的火車,經過薩爾邦...

徐書磊/混沌不明的《菸害防制法》修正,真能完善我國的菸害防制嗎?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11 Nov, 2021歷經十多年未修正的《菸害防制法》,在2020年預告修正。對此,國健署提出了修正幅度極大的版本;其中,針對新型菸品的規範、指定菸品的健康風險評估、菸草重量與支數販售規定、禁菸場所、禁止加味菸和菸品與菸...

從資訊焦慮到媒體識讀培養——《輿論製造公司》映後談如何應對假新聞
社會文化.臺灣國際人權影展:09 Nov, 2021「觀看《輿論製造公司》(Influence),會發現『影響力』有好多不同的層次。」資訊紛飛的時代,在科技、媒體的眾多影響下,眼見不一定為憑,人們往往得花大量心思與力氣,才能追查事實的真相。20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