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的結果:共找到 3056筆 約 0秒
吳學展/當陳柏惟成為遭火燒的女巫,與逃避雖可恥但有用的國民黨同志們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19 Oct, 2021(※ 文:吳學展,任職於網路媒體產業。找工作的心態像在找新玩具,好玩最重要。但娛樂之餘不忘關心政治。)本週六(10月23日)就是台中立委陳柏惟的罷免案投票日。最近兩週大量且密集的低級新聞轟炸——從母...

中共加速推動媒體國有化,馬雲傳媒帝國遭毀滅衝擊
時事觀察.吳介聲:18 Oct, 2021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簡稱發改委)於10月8日公佈《市場准入負面清單(2021年版)徵求意見》,內文提及「非公有資本不得從事新聞採編播發業務、不得投資設立和經營新聞機構等」——此「負面清單」迅即...

方念萱/不必勇敢,就是不放棄——女性影展如何聚焦當代新聞工作?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18 Oct, 2021(※ 文:方念萱,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副教授、數位女力聯盟成員。)本月才揭曉的2021年諾貝爾和平獎頒發給兩位新聞工作者,菲律賓裔美籍記者瑪麗亞瑞薩(Maria Ressa)以及俄羅斯「新報」總編輯...

羅根/超人之子出櫃:談美漫的政治正確,與超人家族的核心精神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16 Oct, 2021(※ 文:羅根,美國娛樂歷史研究者,喜歡分享流行文化與現實社會的對應議題。)這陣子,最大的娛樂新聞,就是超人的兒子強・肯特(Jon Kent)是雙性戀,由於這是漫畫正史的設定,所以轟動全球,各國新聞...

人人都是藝術家——從洪通充滿童趣的畫作談起
社會文化.曹郁美:15 Oct, 2021洪通(1920-1987)已去世卅餘年了,為何大家還懷念他?今年(2021)4月甫落幕、在台南美術館展出的「再現傳奇──洪通百歲紀念展」依然轟動。今年10月30、31日兩天又有表演團體「圓劇團」,展...

日本首相的棒球魂:新領袖岸田文雄的「全員棒球」領導風格
社會文化.鄭仲嵐:14 Oct, 2021日本新首相岸田文雄,在10月4日的臨時國會上被指名為新首相後,旋即快速組閣,正式上路執政,並於14日宣布解散國會重選,創下二戰後最短紀錄。取代菅義偉政權,往後的日本在面對棘手的美中對決以及亞太局勢的...

朱嘉漢/人真的生而不平等嗎?對《偽歧視》的幾點想法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14 Oct, 2021(※ 文:朱嘉漢,1983年生,曾就讀法國高等社會科學院社會學博士班。寫小說與essais。)近年來,關於種族歧視、性別歧視的新聞與議題,似乎到了遍地烽火的地步。尤其在大眾媒體上面,或是影響力甚大的...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文協百年特展:台灣音樂一百年」
社會文化.李志銘:14 Oct, 2021今(2021)年適逢台灣文化協會(以下簡稱文協)成立100周年,文化部陸續和各地文化館社合作舉辦相關主題紀念特展活動,彼此串聯響應、共襄盛舉,主要包括國立台灣美術館的「進步時代-台中文協百年的美術力...

寒波/薛丁格的諾貝爾獎新聞稿:台灣科普該何去何從?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12 Oct, 202110月是頒發諾貝爾獎的月份,一天一獎,生理學或醫學、物理學、化學這三大科學類獎項率先公布。一如奧運或世界杯足球賽,不怎麼關心體育的人都能講上兩句,每年來到諾貝爾獎的時節,也總是讓平日不那麼在乎科學的...

當「易讀」成為公共服務(下):不是懶人包而是推倒資訊障礙高牆的推手
社會文化.Right Plus 多多益善:11 Oct, 2021▍上篇:當「易讀」成為公共服務(上):一本在台灣誕生的「易讀」手冊易讀(Easy Read)是為心智障礙者提供的資訊無障礙服務。針對使用者的需求,將訊息轉化為他們能夠理解的內容。資訊若不易讀、無法有...

何明修/政治極端主義的微觀起源:評《年輕人為何憤怒》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11 Oct, 2021近年來世界各地出現了各種訴求暴力的政治極端主義,從美國的白人至上主義、歐洲反移民的新納粹、到中東與非洲的政治伊斯蘭主義,無論其所採取的手段是孤狼式攻擊、有組織的恐怖主義行為,亦或是武裝起義,在世界各...

警察局兼營行銷公司?談地方警局的「中秋露出企劃」
公共政策.吳忻穎:08 Oct, 2021我國警政高層靠著「速食式」的政績與數字,滿足淺碟思維的民眾,並以之升官的文化,在警界早已不是秘密1。這套不肯務實、自愚愚人的文化,在「小編治國」以及與媒體相互為用的網路時代,越演越烈。今年中秋連假前...

謝嘉錕/一場紀錄在地的饗宴——談談2021「in台南・無影藏」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08 Oct, 2021(※ 文:謝嘉錕,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電影學系助理教授,「in臺南・無影藏」2021台南市文化資產影像競賽初審委員)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和影片競賽的徵件主題有關,在審片過程中看見許多不同的影片類型,有劇情片...

許恩恩/一塊失落的女性電影拼圖(一):遭台灣新浪潮埋沒的《未婚媽媽》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07 Oct, 2021(※ 文:許恩恩,社會學學士、碩士。曾任政治工作,現為軟體業者。文章散見《端傳媒》、《思想坦克》,著有〈「我們 NGO」: 太陽花運動中的網絡關係與社運團結〉(2019)。)這是1980年,由女性導...
司法裁判的邊界:一個爭議裁定帶出的改革課題
公共政策.孫健智:05 Oct, 2021丙先生平時的工作是撿拾廢五金,他在民國91年1月9日上午11時20分左右,騎著由舊機車拼裝的三輪車,前往雲林縣元長鄉某紙廠的廢料堆置場,將重約三十公斤、價值約新台幣一百元的廢鐵線,搬到他騎來的機器三...

封殺的紅線:國防部實質杯葛「美台國防工業會議」的幕後與正辦
時事觀察.梅復興:05 Oct, 2021媒體報導,國防部已臨時決定全員不出席10月10日至12日在美國維吉尼亞州舉行的「美台國防工業會議」,主要是因為前參謀總長李喜明私人受邀前往,就台灣整體防衛戰略議題發表演講。而所引述的理由竟是考慮若國...

溫朗東/《為什麼我們要在意美國》:對「疑美論」的正面迎戰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05 Oct, 2021(※ 文:溫朗東,曾任「udn鳴人堂」專欄作者、「udn相對論」執行編輯、自由台灣黨政策部主任。現為自由評論工作者,臉書發表時事評論常於各新媒體平台轉載引用。關心公共論辯、民主發展與弱勢權益。)學生...
「應該呼籲大家不要吸毒」——指揮中心答覆與政治粉專戲謔中隱藏的社會偏見
公共政策.吳忻穎:04 Oct, 2021這幾個月來,新冠疫苗的議題占據媒體與社群網路的大版面——不論是在歐美國家普遍使用的疫苗或是我國衛福部食藥署通過緊急使用授權(EUA)的國產疫苗,在國內始終保持很高的討論度,動輒成為政治議題;在社群網...

新課綱去中國化了嗎?別用大人的常識,要求孩子的知識
公共政策.陳民峰:01 Oct, 2021日前知名作家吳淡如於廣播中訪談,感嘆:國中生不知道孫中山是誰!吳淡如為了幫助國一女兒學習,自己開設免費的家教陪讀班,親自教學,然而他順口提到「孫中山的孫」,卻發現學生們渾然不知道國父的名號。吳淡如進...

《算牌手》揭開美國的賭徒「面具」,審視牌局血跡斑斑的真相
社會文化.漢斯黃:01 Oct, 2021適逢911事件20週年,《計程車司機》(Taxi Driver)編劇保羅許瑞德(Paul Schrader)推出新作《算牌手》(The Card Counter),回顧美國於千禧時代歷經恐攻後,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