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安 | 搜尋結果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搜尋

朱家安

的結果:共找到 236筆 約 0秒

「五倍輕,心意重」:如何讓疫情振興消費更有價值?

時事觀察.朱家安:12 Aug, 2021

近期政府再度研擬推出振興券,引發不少爭議。用券取代現金沒問題,畢竟要有使用期限人才會花;規定要用現金換券也沒問題,沉沒成本不理性但會增加使用動機。至於究竟是四倍還是五倍,這不是數學問題而是中文問題,...

勤勉和禮貌都是好事,渣男和破麻一樣糟糕——真的嗎?

時事觀察.朱家安:06 Jul, 2021

勤勉和禮貌聽起來是好事情,但其實不見得,渣男跟破麻聽起來一樣負面,但其實不見得。這篇文章想要探索它們背後共通的概念結構。勤勉是種美德嗎?這幾年中國年輕人興起「躺平運動」:放棄努力,不期待成功,只要維...

邢懷安/設計是什麼?與藝術之間存在哪些不同?

時事觀察.沃草烙哲學:18 Jun, 2021

從杯子到手機,我們的生活仰賴許多設計物,思考怎樣的設計比較好,意味著探索更好的生活。我們可以從許多面向評價設計,而審美理應是其中之一。好不好看會影響我們是否使用某個設計物,可見「美感」是設計的重要價...

陳紫吟/人人都能讀的女性主義十本書:從入門、對抗到找回力量

時事觀察.沃草烙哲學:08 Mar, 2021

性別議題常以兩種截然不同的方式受到關注,有些人認為日常生活中的大小事都和性別有關,比如家庭中的資源和家事分配、職場上的同工不同酬現象及產假規定等等;另外一種人則質疑前者過於「小題大作」、「什麼都要扯...

學測國文寫作「經驗機器」入題,讀過哲學會答得比較好嗎?

時事觀察.朱家安:25 Jan, 2021

2021年學測哲學入題,國文寫作討論「記憶可以刪除或修改嗎?」之後,給了一個哲學點子:此外,也有政治哲學教授諾齊克提出「經驗機器」思想實驗:假設有一臺機器可以提供所有想要的幸福經驗,甚至可以定期修改...

劉維人/川普需要關帳號,但社群媒體需要「公共監理」

時事觀察.沃草烙哲學:14 Jan, 2021

1月6日,美國挺川群眾闖入國會山莊,在衝突中造成傷亡,隨後臉書、推特等社群媒體先是刪除了川普的貼文,之後又接連封印了川普的帳號。民主社會將言論自由視為基石,這種控管言論的事件自然引發巨大爭議:有人認...

從陪聊直接聯想到陪酒,是誰在物化擺攤聊天的北一女學生?

時事觀察.朱家安:16 Dec, 2020

北一女校慶,有攤位以五分鐘30元提供「學姐陪聊」服務,引起爭議。有些人聯想到陪酒,有些人指出女學生不該「自我物化」。「物化」這詞很多人用,但很少人說明自己的用法。有些人直接了當認為物化就是「把人力當...

穿太露與性侵迷思:如何避免「譴責受害者」? ft. 朱家安

時事觀察.鳴人放送:11 Dec, 2020

(※ 文:許伯崧,鳴人堂編輯)「如果你不知道該對性暴力事件發表什麼意見的話,最好什麼也不要說。」每當有性騷、性侵,或是各種性暴力事件發生時,網路輿論常見一支主流說法認為,「受害者(通常是女性)也有錯...

「正義魔人又來了」?當「政治正確」成為遁詞,弱勢更難被討論

時事觀察.朱家安:09 Oct, 2020

批判思考課程常介紹的謬誤裡,有一種叫做「訴諸言論自由謬誤」,直接舉例比較快:大同:同性戀不自然。小樂:可是科學顯示同性戀有部分先天因素,而且動物界也有同性戀。大同:那又怎樣,我沒有表達意見的自由嗎?...

歧視別人是什麼感覺?答案是「沒有感覺」

時事觀察.朱家安:01 Jul, 2020

幾個月前我在iPad上玩《Tangle Tower》,這個解謎遊戲有兩個主角,Grimoire是傻氣的大叔,Sally是精明的小姐,擔任吐槽役,兩人一起調查神秘的案件。這個遊戲畫面精緻、音樂優美、人...

趙曉傲/無知是一種幸福:「克蘇魯神話」如何使人恐懼知識?

時事觀察.沃草烙哲學:17 Jun, 2020

人類操縱科學、遵守道德,世界井井有條,不過這只是假象。科學和道德形成的「無知之幕」,掩蓋了對人類有害的歷史以及可怕的未知。1事實上,危險的異星怪物或不死邪神一直潛伏於我們的生活世界一隅,無序、混沌且...

朱家安/社會已經很平等了,為什麼還要讀女性主義?

時事觀察.沃草烙哲學:20 May, 2020

在台灣,很多人不喜歡女性主義,說倡議者是「女權自助餐」,叫他們先當兵再來爭平等。雖不敢說完全能體會,不過我覺得自己多少能理解這些人,因為我也曾經不喜歡女性主義。距今十年前,我大學時的政治立場接近自由...

朱家安/如果這是個「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八成是你打開的方法不對

時事觀察.沃草烙哲學:26 Feb, 2020

小夫:你怎麼不打boss?大維:等級不夠打不過。小夫:你怎麼不提升等級?大維:沒打boss沒辦法提升等級。當人遇到因果循環、無法超脫的困境時,往往會形容它就像「雞生蛋、蛋生雞」。如果所有雞蛋都是雞生...

楊理然/「香蕉黏牆」算什麼藝術?——關於概念藝術的哲學

時事觀察.沃草烙哲學:31 Dec, 2019

前陣子紅極一時的「娛樂」新聞,是義大利藝術家卡特蘭(Maurizio Cattelan)名為《丑角》(Comedian)的「香蕉黏牆」三件裝置藝術品,以三、四百萬台幣不等的價格成交。其中一件的香蕉,...

陳紫吟/《不只是厭女》:厭女情結和性別歧視如何「各司其職」?

時事觀察.沃草烙哲學:24 Dec, 2019

推特上最受歡迎的哲學家之一,女性主義哲學家曼恩(Kate Manne)在重要著作《Down Girl》裡,以哲學方式拆解厭女情節——下定義、解釋、論證。《Down Girl》在今年推出中譯本《不只是...

楊理然/又怕又愛看恐怖片的人,很矛盾嗎?

時事觀察.沃草烙哲學:25 Nov, 2019

許多人都同意前陣子上映的《返校》是部精彩的電影。當然其精彩之處可能主要不是來自它的恐怖元素,而是來自它隱含的豐富政治、道德和歷史議題。然而,在我身邊仍然不乏一些非常關心台灣歷史和政治議題的朋友,卻因...

邢懷安/受虐如何愉悅?從四個角度看BDSM的心理狀態

時事觀察.沃草烙哲學:17 Sep, 2019

鞭子揮過臀肉,熱蠟滴在裸背,疼痛在體內流竄。如果疼痛的不悅位於光譜的一端,享受美食、性刺激等的愉悅便在光譜的另一端。疼痛與愉悅看似互斥,卻有人可以痛得愉悅?在皮繩愉虐(BDSM, bondage &...

梁靧/怎樣才算是「在一起」?達沃爾的第二人稱觀點

時事觀察.沃草烙哲學:10 Sep, 2019

當我們說我和某人「在一起」(being with)的時候,這究竟代表著什麼?是像超商架上兩個商品被擺「在一起」(together)那樣,談的是物理空間上的距離?還是像墜入初戀的女孩和閨密聚會時,開心...

黃頌竹/夜店撿屍:譴責受害人就是歧視加害人

時事觀察.沃草烙哲學:28 Aug, 2019

你去非洲大草原不會隨便下車跟獅子拍照,那你為什麼去夜店會隨便喝到不省人事?夜店撿屍性侵案件的新聞報導留言欄,總可以看到上面這樣的評論。這種針對受害人的質問被稱為「譴責受害人」,因為這樣的質問至少暗示...

「事實勝於雄辯」是事實嗎?要不要來辯論一下?

社會文化.賈培德:27 Aug, 2019

8月26日,台灣人相當關切的香港情勢,出現了許多新的變化。除了警察首次以實彈對空鳴槍,也有一則GIF圖檔在網路上流傳。這則圖檔迅速被許多人轉發,其中包括不少意見領袖,例如太陽花運動領袖魏揚(已刪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