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 搜尋結果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搜尋

香港

的結果:共找到 1005筆 約 0秒

後疫情大挑戰(五):白紙革命後,中國轉向與病毒共存了嗎?

時事觀察.徐子軒:08 Dec, 2022

近幾周來,數以千計的中國人在中國與世界各地城市進行抗議,要求習政權結束新冠病毒的封鎖政策,甚至出現習近平下台的微弱呼聲。抗議活動被稱為白紙革命,迅速在全球傳播,讓中國有些地方不得不解除部分封鎖,中央...

吳珮如/「白紙革命」延燒首爾,在韓中國生為何首次團結抗共?

時事觀察.獨立評論在天下:06 Dec, 2022

上百名旅居韓國的中國籍學生,11月30日晚間在首爾弘大的廣場上集會,聲援中國近日來遍地開花的白紙運動。集會前傳出中國前主席江澤民逝世消息,學生們一邊抗議,一邊也耳語:「怎麼死的不是習近平?」一名來自...

中國「白紙運動」遍地開花,中共慣用兩面手法軟硬兼施

時事觀察.吳介聲:05 Dec, 2022

近日中國包括香港多地以及數十所大學爆發反抗清零封控的「白紙運動」,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迅即定調此為「敵對勢力」滲透破壞活動,堅決打擊「擾亂社會秩序的違法犯罪行為」;香港當局也定性其有「再次顏色革命的雛...

邊境上的異鄉人:金馬離島與「中華民國台灣」的愛恨情仇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29 Nov, 2022

年輕人在金門為何會與地方感到疏離,有如此的矛盾與亡國感,個中原因不難想像。《天下雜誌》在2019年的調查中發現,年齡愈低的族群,愈傾向認同自己是台灣人而非中國人;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經濟學博士生陳煒...

《海鷗來過的房間》顛覆契訶夫經典:一面無法直視自我的現代照妖鏡

社會文化.漢斯黃:29 Nov, 2022

(※ 本文有雷,斟酌閱讀。)自2018年金馬獎,《我們的青春,在台灣》導演傅榆的頒獎致詞引發中國影人抵制後,獎項反倒星度未減,轉而關注台、中、港之外的作品,尤其如《熱帶雨》、《幻土》、《南巫》、《男...

美國朝野示警:中國竊取美國訊息遠超其他國家總和

時事觀察.吳介聲:25 Nov, 2022

近期美國聯邦調查局重申警告,中國正大規模竊取美國情報個資等訊息,遠超其他國家總和,並且點名抖音對美滲透之嚴重已到「極度擔憂」程度;很可能當選眾議院議長的共和黨籍眾議員麥卡錫則指責拜登政府任由中國竊取...

戰狼升級侵門踏戶?中共在多國設非法警局引爆關注

時事觀察.吳介聲:23 Nov, 2022

近期西班牙非政府組織「保護衛士」發表報告指出,中共在多國設立數十個非法警察局,用以追蹤與恐嚇海外異議人士。此等伸長監控魔爪侵犯他國主權甚至赤化全球之惡行,已經引發多國關注與調查。總部位於西班牙首都馬...

《一家子兒咕咕叫》為台灣奪大獎是好事?談金馬獎「華語本位」困境

社會文化.徐佑德:20 Nov, 2022

第59屆金馬獎可以說是在最後大獎最佳劇情片上演「反高潮」,重演2016年《八月》只在前面競賽僅拿下最佳新演員,卻依然在最後「微爆冷」拿下最佳劇情片的情況。還有另一個巧合就是兩屆的評審團主席都是許鞍華...

金馬59快評:劇情長片平分秋色,紀錄片「九槍」悲中有喜

編輯室.編輯室:20 Nov, 2022

文/編輯CY按照過往慣例,華語影壇一年一度的金馬獎頒獎典禮會辦在11月的最後一週,而今年正逢台灣九合一大選,提前了一個禮拜舉辦。本屆的入圍電影與去年相較之下,主要差異在於今年香港電影來勢洶洶,不少入...

三部跳脫創作思考框架的新作:2022金馬影展奈派克獎的特別提及

社會文化.楊凱丞:18 Nov, 2022

作為第八屆亞洲電影觀察團的一員,有幸提前觀賞今年十部奈派克獎入選電影,除了獲獎的兩部作品《獨裁的豢養》、《私密背叛》皆展現了其細膩、完熟與批判性,我還想特別提及另外三部電影:《阿諾是個模範生》、《白...

彭揚凱/以社宅之名行開發之實?揭北市「賣容積賺錢」的假TOD

公共政策.OURs 都市改革組織:18 Nov, 2022

今年5月,台北市發布了「修訂臺北市大眾運輸導向可申請開發許可地區細部計畫案1」,但頭兩案——捷運劍潭站與元利建設文山區集合住宅2——便引發爭議。另一方面,市長參選人黃珊珊、蔣萬安、陳時中,都不約而同...

金馬59入圍觀察(下):溫情香港、野心台灣、續命星馬澳及獨立中國

社會文化.Pony 馬曼容:18 Nov, 2022

▍上篇:金馬59入圍觀察(上):卓異超群或M型化?談後疫情香港電影的處境小品的溫情香港除了《智齒》以警匪動作類型大製作之姿,再次重回鄭保瑞十幾年前《狗咬狗》、《軍雞》時期的黑色暴力美學,架空世界觀,...

金馬59入圍觀察(上):卓異超群或M型化?談後疫情香港電影的處境

社會文化.Pony 馬曼容:17 Nov, 2022

作為每年華語電影圈最年度盛事的金馬獎,每當10月初入圍名單一開,11月影展開跑後,眾人總都在議論著究竟今年是華語電影的大年還是小年?讓人驚艷的是大師還是新銳?比起作品的好壞與否,金馬獎作為華語電影每...

故宮出包事件簿:毀損文物並非「國寶」?戳破馮明珠史無前例說

公共政策.蕭文杰:01 Nov, 2022

台灣許多有歷史的建築、文物常常毀於都市更新,平時輿論不見得關心,不過以展出原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文物聞名的台北故宮博物院,日前傳出三件文物毀損,卻引起了各界騷動。然而大多數媒體對文化資產的認識與博物館...

流產是「大月經」:從五部與子宮活動有關的電影談起

社會文化.許恩恩:31 Oct, 2022

生育,很常出現在電影之中,作為各種可能的意象;流產,也會出現,只是意象頗為偏狹;月經,則很少,幾乎只是從屬性的元素。我沒做統計,也不刻意去挑這些與女性生產、流產、月經有關的主題來看,我只是自然而然地...

習近平的二十大:強化獨裁只為捍衛自身安全?

時事觀察.吳介聲:25 Oct, 2022

眾所矚目的中共二十大在前總書記胡錦濤不情願地被公開「架離」大會,以及習近平派系全面掌權等驚世畫面中閉幕。加緊極權的習氏獨裁王朝正式到臨,改革開放將名存實亡,國進民退將變本加厲,而這樣的獨裁,主要恐怕...

成為展演法律的舞台:《非常上訴》探討威權體制對人權的迫害

世界脈動.阿潑:18 Oct, 2022

遙望香港,威權壓迫的既視感「我刑期快滿,當權者以為牢房可以摧毀我們的信念實在高估了高牆與鐵窗的威力。我們要上訴,」2020年4月23日,即將出獄的香港「佔中三子」之一的香港中文大學副教授陳健民在「獄...

被誤解的歐樂思與「民歌採集運動」(上): 史惟亮及中國青年音樂圖書館

社會文化.李志銘:13 Oct, 2022

今日新興傳播科技帶來的資訊爆炸,導致日常生活大量充斥著各種真假混淆的訊息,令人難以辨別。因此,如何普遍培養「媒體識讀」能力,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閱聽人最重要的功課。我們必須知道,當把事件的某些細節和關...

嚴加管控「數據出境」,中共著手加速網路極權

時事觀察.吳介聲:12 Oct, 2022

中國當局從今(2022)年9月1日起施行最新《數據出境安全評估辦法》(下簡稱「評估辦法」),嚴控在中國企業數據之出境,除了衝擊美中兩國日前達成的審計監管協議等政經活動甚鉅,也顯示中共網路極權更趨明確...

吳子黔/澳門最後一面青天白日旗:國父紀念館與台澳關係的轉變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11 Oct, 2022

(※ 文:吳子黔,澳門學16號成員)9月13日,台灣媒體報導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澳門)只剩下三名官員,而三人簽證即將到期,假如簽證不獲延期,最晚10月30日後再不會有官員駐澳門。報導指出,澳門政府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