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加管控「數據出境」,中共著手加速網路極權 | 吳介聲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嚴加管控「數據出境」,中共著手加速網路極權

圖/美聯社
圖/美聯社

中國當局從今(2022)年9月1日起施行最新《數據出境安全評估辦法》(下簡稱「評估辦法」),嚴控在中國企業數據之出境,除了衝擊美中兩國日前達成的審計監管協議等政經活動甚鉅,也顯示中共網路極權更趨明確。

早在7月7日中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網信辦)就正式公布,從9月1日起,四種情況須先經過官方「安全評估」。這些狀況是:身份為向境外提供重要數據者;關鍵訊息基礎設施營運者和處理一百萬人以上個資;溯及既往,自去(2021)年1月1日起累計向境外提供十萬人個資或一萬人敏感個資的數據處理者;國家網信部門規定的「其它」需要申報數據出境安全評估者。

中共網路極權更趨明確

根據當時《中國網信網》刊登之「《數據出境安全評估辦法》答記者問」指出,此「評估辦法」是落實《網絡安全法》、《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有關數據出境規定的重要舉措,目的是進一步規範數據出境活動,以「保護個人信息權益,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公共利益,促進數據跨境安全、自由流動。」

至於中國當局主要評估哪些內容?主為針對「可能對國家安全、公共利益、個人或者組織合法權益帶來的風險」者,諸如數據出境目的、範圍、方式等合法性、正當性、必要性;境外接收方國家或地區的數據安全保護政策法規和網路安全環境的影響,尤其是否合乎中國法規與要求;出境數據的規模、範圍、種類、敏感程度,出境中和出境後遭到篡改、破壞、洩漏、丟失、轉移或者被非法獲取利用等風險,以及「國家網信部門認為需要評估的其他事項」。

由上可以顯見,「評估辦法」指明必須通過安全評估的四項狀況,光是第一項「向境外提供重要數據者」和第四項這個「其他」,以及主要評估內容之最後一項「國家網信部門認為需要評估的其他事項」,就可以涵蓋中共官方想要干涉的所有可能性,所謂重要數據的定義也太空泛,並且欠缺實質制衡監督——若說這不是網路極權,什麼是網路極權?

圖/路透社
圖/路透社

此外,對於提問「評估過程中如何保障數據處理者的商業秘密等合法權益?」網信辦語焉不詳地簡單回應,此「評估辦法」已經「規定了參與安全評估工作的相關機構和人員對在履行職責中知悉的國家秘密、個人隱私、個人信息、商業秘密、保密商務信息等數據應當依法予以保密,不得泄露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非法使用。」——意即所有攸關企業生存發展的重要跨境商業機密數據可直通中共官方,所謂的合法權益由中共認定,欠缺獨立監督與保障。

除了「評估辦法」,不久前,即8月1日網信辦還實施了《互聯網用戶帳號信息管理規定》(下簡稱「管理規定」),要求中國境內各網路平台核實使用者身分,嚴管數據跨國流通。

「管理規定」主旨為加強管理網路用戶帳號,規定用戶從實登錄註冊、名稱、頭像、封面、簡介、簽名、職業、認證等。要求網路服務平台對用戶和機構認證真實身分,IP地址也會被揭露。

相對早在2017年,中共推出《網絡安全法》已強調實名制,用戶若不提供真實個資,網路業者不得提供服務,而且業者在中國境內經營過程搜集和產生的個資和重要數據皆應存於中國境內,今年的「管理規定」顯係加強嚴管。

而「評估辦法」此時實施另有一被質疑之處,即是劍指美中兩國不久前達成的美中審計監管協議,實質影響協議失效,或者藉故拖延並增加中方談判籌碼。

而「評估辦法」此時實施另有一被質疑之處,即是劍指美中兩國不久前達成的美中審計監管協議,實質影響協議失效,或者藉故拖延並增加中方談判籌碼。 圖/路透社
而「評估辦法」此時實施另有一被質疑之處,即是劍指美中兩國不久前達成的美中審計監管協議,實質影響協議失效,或者藉故拖延並增加中方談判籌碼。 圖/路透社

影響美中審計監管協議失效

多年以來,中企赴美上市竟然可以繞過美國的審計,投資人權益從何保障?顯見極不合理,背後政經歷史因素也許相當複雜。

根據《紐約時報》8月29日報導,美國從2001年開始允許監管機關審查在美國上市公司財務實況,美中兩國早在2013年已就執行審計監督方法達成協議,然而中國始終以「國家安全」為藉口,從未配合美國當局審計在美上市之中企。

2020年美國國會立法通過,若三年內監管機關無法獲取某在美上市公司財務資訊,將被要求從公開交易名單刪除,此案被普遍認為是針對在美上市中企。

不久之前,美中兩國在2022年8月26日簽訂審計協議,明確約定審計監管合作可能涉及敏感資訊之處理方式,中國證監會還在官網指出,美方須查的審計底稿等文件,將會通過中方監管機關協助調取——看似中共總算不再堅持,同意讓美國「上市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派員到香港審查在美上市中企的資料。

圖為2014年阿里巴巴集團在紐約上市,馬雲(右四)率團出席。 圖/法新社
圖為2014年阿里巴巴集團在紐約上市,馬雲(右四)率團出席。 圖/法新社

然而,9月1日施行的「評估辦法」顯示,中共尚且不會如此輕易「就範」,加上之前的「管理規定」等相關法制,顯然抵觸美中審計協議精神,中共仍舊不想提供在美上市中企的審計資料,包括財務會計等數據資料以及中國官方審計底稿,輿論認為其中涉及因素除了中共所謂的「國家安全」之外,重點恐尚包括中共高層權貴關係網絡,以及與在美上市中企盤根錯節的關係,甚至涉嫌貪腐、搜刮民脂的證據與金流。

中共不肯配合美方審計在美上市中企已有十多年歷史,連與美國早在2013年就達成協議的執行審計監督方法也已證明只是場空,並非最近才急於插手影響美中審計協議,而是刻意如此並且按部就班,擺明依舊阻撓協議,如今虛晃幾招,美方代表即使飛到香港也查不到真帳。

多年來美國當局像無頭蒼蠅一再白忙,為什麼這麼容易「中計」?是因為中企上市太過誘人?華爾街以及政經集團利益糾葛太深?是不查中共巧詐太傻太天真?還是美方在下什麼大棋、藏什麼高招?

美國不必相信中共會讓在美上市中企真正配合審計協議,就像不必相信中共會持續徹底落實改革開放,因為簡而言之,兩者都會威脅到中共權貴集團的利益甚至生存,其理自明。

美國不必相信中共會讓在美上市中企真正配合審計協議,就像不必相信中共會持續徹底落實改革開放,因為簡而言之,兩者都會威脅到中共權貴集團的利益甚至生存,其理自明。 圖/美聯社
美國不必相信中共會讓在美上市中企真正配合審計協議,就像不必相信中共會持續徹底落實改革開放,因為簡而言之,兩者都會威脅到中共權貴集團的利益甚至生存,其理自明。 圖/美聯社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