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為何對中國無感? | 劉揚銘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年輕人為何對中國無感?

圖/新華社
圖/新華社

兩個月前《聯合報》做了一次「西進中國就業調查」,結果發現台灣30歲以下的年輕族群,想去中國就業的比率連三年降低,由前年的48%、去年的40%,降至今年32%;此外,有意願也不代表有行動,近6年台灣人到中國旅遊或工作的人口並沒有持續擴張,而是以有需求者重複進出為主。

相較於每天在媒體看到「中國熱」,青年卻呈現「中國冷(感)」,中間的差異很值得玩味。

近幾年隨著中國經濟發展、政治崛起,社會老是拿中國和台灣比較,好比「中國青年有狼性,你們只會小確幸!」、「陸生念書多努力,你們只會上課吃雞排!」、「中國人努力拚國外留學有國際觀,你們只想留在台灣!」、「中國經濟成長6%就擔心得要死,我們成長-1%憑什麼老神在在?」……等等。

當社會高喊這些議題,卻只得到青年冷感的回應。被當成積弱象徵的小確幸咖啡店愈開愈多,被看衰的澳洲打工成為社會現象(情願去澳洲不願去中國),媒體愈是高唱中國好聲音,年輕人卻繼續流行台日友好,就連我曾工作的雜誌產業,也有「封面故事做中國,銷售就不好」的經驗法則,台灣青年對中國的冷感與無感,究竟為什麼呢?(►延伸閱讀:去澳洲回來的年輕人有什麼不同?

試著從社會、經濟、政治發展的角度來觀察。

▎努力唯一論 vs. 努力還需要其他條件

只要講到對中國無感,總會有人教訓台灣青年不夠努力,不像陸生多用功、畢業後在職場多上進有狼性(這些話大家真的都很熟了),但恐怖的是,你一旦反對這種意見(例如解釋說不一定要跟中國人比努力,或者努力不是重點),就會再被反擊說:「看,這就是你們不願努力的證據!」

當你不想去中國,很容易就被扣上害怕競爭、不願刻苦、沒有奮鬥精神的帽子。可是話說回來,除了努力競爭之類的話語,這些論點對「中國無感者」說不出別的批評,因為努力之外的世界,他們一點也不了解。

努力很重要,大家都知道,從孔子到國父都在教,從葉啟田到五月天都在唱,從小學老師到大學教授都在罵,所以,真的不用再強調惹(我堅持用這個字)。

我們都明白,社會發展到一個程度之後,光憑努力是不夠的,還需要創意和獨特的洞見,才能從飽和的社會中脫穎而出。但中國崛起卻常被人誤用成「努力唯一論」,堅持你必須好好努力、傻傻努力,若是想聰明努力就會被嫌不夠刻苦(證據就是中國人過得比你苦,所以比你有出息),這種認知差距,很可能是隨著台灣經濟發展過程帶來的產物。

▎經濟至上論 vs. 下一個成長模式

雖然我們都很久沒用到「台灣經濟奇蹟」這個詞,但老一輩的台灣人的確是扛著這個招牌走過來的。他們從農業社會走向工業化,歷經農村解體,女工成為新勞動力,國家運用低廉人力成本發展經濟,以加工出口、壓低匯率成為世界工廠,外銷便宜商品到先進國家賺取外匯,促成經濟起飛。

講到這裡你一定發現,「台灣經濟奇蹟」與「中國崛起」基本上是相同的模式(最早可追溯到戰後日本),就連工業化帶來環境污染的後遺症也如出一轍。

如果你是經歷過經濟起飛的台灣上一輩,這些年來的中國完全屬於你的舒適圈,壓低成本壓低匯率、開發工業區加工出口等等,拿台灣經驗到中國複製的商人前仆後繼、步步擴張,回頭看二十年後景氣低迷的台灣,當然覺得弱爆了。

但新一代的台灣青年呢?成長背景早就與經濟起飛時不同,比起盡快脫離貧困農村,早點賺大錢買車吹冷氣的老一輩,他們看到更多污染問題,受到更多環境教育,也發現更多全球化的壓迫,從前鼓吹「經濟至上論」的說服力自然就降低了。

台灣面臨經濟發展瓶頸,應該努力找到下一個成長模式,面對這個挑戰,中國經驗的參考價值沒那麼大,青年對中國的無感也就很正常了。令人費解的是,台灣卻還有部分人不願前進,反而死命把經濟往後扯,堅持過去台灣、現在中國的剝削式經濟開發,繼續壓低勞工薪資、把成本轉嫁給環境污染,並且以中國崛起做為成功的證據,這只會讓青年從無感變反感而已。

諷刺的是,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台灣人最沒有經歷過、最值得參考的網路產業,卻是台灣工商大老無知且無視的部分。應該參考的不學,只堅持舒適圈裡的過往成功經驗,真的非常可惜。

▎政治效率論 vs. 民主與自由

另一個常見「以中國批評台灣」的例子,是基於政治效率,「中國政府一句話就辦到好,台灣就是太自由,永遠在內耗」就是典型。然而別忘了,台灣早就走過威權時代,年輕人是在民主的政治氛圍下成長,清楚知道民主政治就是無效率的政治,是我們願意拿效率來換取某些更重要的東西(人權、自由、表達意見的權利等等)才選擇的道路。

用中國的政治效率來批評台灣的無效率,實在抓不到痛點,也難怪令人無感。誇張一點說,中央電視台的「春晚」和台灣三台聯播時代的春節特別節目,有什麼不同?中國好聲音催情的表演方式,和瓊瑤劇的馬景濤有什麼不同?在環境改變的現在,我們是要回到過去,還是要因應新環境找出下一條路,結論不是很明顯了嗎?

從社會發展過程來看,上一輩喜歡拿中國崛起來指導台灣經濟,用中國青年來勸誡台灣下一代,不是無法想像的事情;但基於同個理由,台灣青年對此無感也是很自然的結果。對台灣來說,與其看著舊照片裡的自己,為什麼不把焦點放在未來,一起找出突破困境的方法呢?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