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國外找捷徑,對自己逃避問題的台灣
一月初,七堵鐵道公園發生了「龍貓火車」事件。當地里長為了推動社區營造,邀請畫家以吉卜力的龍貓巴士做為主題,彩繪木板裝置到火車車廂上,希望吸引民眾到七堵觀光。不過才經媒體報導就引來侵權風波,於是中止了這個計畫。
台灣是一個很喜歡向外尋求解答的地方。上班族開會想不出辦法,老闆會說:「你不用自己想啊,去看看人家國外怎麼做,拿來模仿改一下就好。」創新評審會上,你的點子會被問:「這在歐美、中國有成功案例嗎,不然你怎麼證明它可行?」所以我們的觀光區不想設計代表在地特色的吉祥物,因為用國外名作吸引觀光客更快更有效率,更證實可行。
面對問題,我們鼓勵向外找捷徑,逃避自己思考問題。除非國外也認同,否則我們很難認同自己。這發生在很多例子上,比如我們的民主需要外國媒體認證,大家才能放心;經濟需要外銷市場,企業才會安心;想不到人生要幹嘛的時候,只要出國念書就可以解決問題;即使做一樣的事情,唯有先贏得外國的肯定,才有機會成為台灣之光。
「偷看國外答案,好讓自己心安」的心態,大概是根源於台灣的經濟發展過程。
身為經濟發展的後進國,過去台灣靠的是「製造─外銷」的手段變得富有,簡單來說,就是靠著低廉的成本,利用規模經濟,大量生產便宜商品賣給有錢的國家,賺取外匯之後拿來發展自己。這種過程一點也不稀奇,比我們早二十年的是日本,晚二十年的是中國,基本上都靠這招起家。
但也是這種外銷導向的發展模式,讓我們習慣於依賴一個更富裕的市場來存活,最快的發展捷徑是找個大市場靠攏,如此就不用從小做起,也不用知道如何從小做做到大。我們覺得台灣很小,只賣給自己人沒辦法擴大規模,所以始終擔心被國際市場遺棄,也造成台灣人強調國際觀,對本土充滿疑慮的現象。
我們不喜歡擁有本土個性的產品,反而喜歡符合海外需求的產品,對生產者來說,甚至是沒有個性、能大量製造,通用全世界的產品,才更符合需求,因為才能賣到廣大的國際,而不只能賣給自己。
我們的眼光喜歡看海外,不看島內(否則馬上會被說是格局小視野窄充滿自卑又自大的鎖國心態),但這也成為了自我實現的預言──愈是往外看,就愈覺得台灣愈小,很沒機會,如果想有機會,最好是出國,於是本地因此愈來愈沒機會,愈來愈小。
我們到了大國學習,了解大市場經營的方法,回到本地卻發現一點也不適用,因為台灣規模很小,拿什麼跟別人競爭。不過,為什麼你原本就身處一個小市場,卻硬要跟別人比規模、拚資源、以數量取勝呢?不思考如何發揮小的特色,反而一心向大學習,卻又回過頭來哀怨小的宿命,不能不說是本末倒置了。
台灣站在經濟轉型的路口,也必須改變向外看的角度,從過去的向外靠攏,找一個大市場依賴,就可以輕鬆賺,調整為把自己的特色傳播出去,吸引別人進來。而如果我們不自己找答案,不自己提出足夠獨特的做法,只想抄襲國外已經成功的案例,就永遠沒辦法贏得別人的喜好。
不再向外找捷徑,能找出自己的特色,說來也並不困難,只不過是認真面對自己而已。仔細想想我是誰,我正在過怎樣的生活、想過怎樣的生活,我生存的地方和別人有什麼不一樣,有什麼故事可說,又有什麼特色可以不同。難道七堵火車站沒有半點故事,沒有值得驕傲的在地特色可以訴說嗎?
我們愈覺得自己淺碟,不值得發展文化,就愈沒有文化;反過來說,愈願意發掘自己的特色,才能愈跟別人不同,愈有自己的風格。這兩者一樣都是自我實現的預言,就看你選哪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