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無法加薪」的兩大迷思
2014年的台灣,不論是朋友聊天打屁、晚輩長輩聚會、謝師宴同學會,只要是一群人聚在一起,話題裡肯定會有「青年低薪」這件事。
上周勞動部才宣布提高基本工資到2萬0008元。根據風傳媒的報導,台灣在1997~2007長達十年沒調高過基本工資,而2007~2014年基本工資的漲幅21.6%;同時其南韓的漲幅卻是49.7%。南韓的人均GDP比台灣高出13.9%,基本工資卻比台灣高了79%。
勞動部統計,台灣大學畢業生平均起薪2萬6460元,雖然不是傳說中的22k,不過十年來也只增加了601元。在網路泡沫極盛的2000年,大學生的起薪是3萬5000元,之後一路下滑,金融海嘯之後來到了低點。
台灣目前30歲以下的青年,50%以上薪水不到3萬元;30歲以下的失業者,26%是「有工作機會但薪水太低,所以不想工作」。面對這樣的現狀,聚會話題中總有兩派說法,一方說「出得起香蕉的人只請得起猴子」,罵企業只要可以壓低薪水的奴才;另一方則說「薪水低是因為你沒競爭力」,你看我現在也是年薪百萬,不怕不景氣只怕不爭氣。
兩派說法看似都有理,因此我們得先釐清問題,才能分析低薪到底造成哪些影響。
低薪是因為你沒競爭力?錯!低薪是結構問題!
工作者的能力當然會影響薪資高低,但我們不能把青年薪資低落的「總體現象」直接指向「個體原因」,說那都是青年能力太差造成的,這種說法和「黑人很窮是因為黑人很笨」的論點一樣,只是倒果為因。
台灣薪資低落有結構性的原因,問題出主要在產業。首先是代工思維,不斷追求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把人力資源看成人事成本;其次是工作機會的減少,「台灣接單、海外生產」比例逐年增高,從1999~2013年從12.24%上升到51.49%,試想有一半以上工作機會不在台灣,就業沒有增加,勞工怎麼分得到報酬?
而在製造業出走之後,台灣經濟轉向服務業為主,占GDP的7成,雇用了6成的工作者。然而服務業也用派遣工、契約工、計時工讀生等方式壓低薪資,導致服務業愈發達,薪資愈低落的困境。此外企業賺的錢多被老闆與股東拿走,勞工分到的餅愈來愈少(有關低薪的成因可參考《遠見》與《天下》的報導)。
下次當你一口咬定「薪水低是你沒競爭力,少抱怨多努力才會拿高薪」的時候,請先記得背後的總體因素,不要落入結果論的謬誤裡。
提高基本工資導致失業增加?錯!勞工也是消費力
每次宣布調高基本工資,就會有企業出來唉唉叫(工作者不能抱怨低薪,企業家倒是很可以抱怨高成本),更會有人高舉經濟學的大義名分說「提高薪資會造成失業增加」,用明擺著的供需曲線來說服大家繼續忍受低薪。
這樣的論述並沒有考慮到,藍領階級不只是廉價勞工而已,還是消費者。亨利.福特有句名言:「每天只要多付5美元薪水,工人就有能力買福特汽車。」薪資提升讓勞工更有錢,也等於讓企業有更多顧客,然後需要更多員工,是一種良性循環。更何況經濟學也有「效率工資理論」,得到較高薪酬的員工會更努力工作,對公司也有好的影響。
如果把基本工資提高一倍,會帶來什麼影響?美國西雅圖就是個活生生的案例,2014年西雅圖宣布勞工基本時薪從7.5美元提高到15美元,結果現在西雅圖是全美成長最快的城市。讓有錢人變得更有錢無助於經濟,比普通人有錢1000倍的富豪,也沒辦法買普通人1000倍的東西,提升基層勞工的收入,不但能帶來可觀的外溢效果,也能減少政府的社福支出。
最後,如果你還相信「提高薪資會造成失業增加」,看看這個例子吧:30年來,美國CEO的酬勞增加了127倍,CEO與勞工薪資的差距從30倍提升到500倍,但是公司高階經理人的數量卻不減反增。管理階層薪資的上升沒有造成經理人的失業,基本工資提高卻會造成藍領勞工的失業,你覺不覺得這樣的經濟學實在很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