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的結果:共找到 2588筆 約 0秒
藝人捐HFNC,但誰來操作?醫療人力不足的當務之急
公共政策.廖郁雯:15 Jun, 2021新冠肺炎本土病例爆發至今即將邁入第二個月,許多醫院陸續將非感染科病房改建為負壓隔離病房,指揮中心甚至祭出強力手段,將「收治確診病患數量」列為評鑑指標,各醫院若未達標就撤銷醫學中心資格。而近日報載五月...

陳翰堂、官安妮/疫情中,移工朋友面對的限制、歧視與汙名
時事觀察.獨立評論在天下:14 Jun, 2021「安妮,你禮拜天不能放假喔!外面很危險,如果你被感染很麻煩!」視訊畫面中略帶口音的女生,說起雇主限制她疫情期間不能外出,但雇主自己卻全家整個下午出門去,只留下她與受照顧者在家。近期台灣疫情升溫,短短...

現實裡的「火神的眼淚」:別為消防員悲傷,也別再稱英雄 ft.張賢龢
時事觀察.鳴人放送:11 Jun, 2021(※ 文:郭馨惠,鳴人堂編輯。本文有雷,斟酌閱讀。)「我希望大家看完這部劇不要為消防人員難過。」台灣消防職人劇《火神的眼淚》(以下簡稱《火神》)在5月底播出結局,觀眾在劇中跟著「同安分隊」的消防員們...

《六人行》魅力歷久不衰?(上) 從串流還魂再生,卻不夠政治正確?
社會文化.漢斯黃:10 Jun, 20212004年5月6日,家喻戶曉的情境喜劇《六人行》歷經十季、236集播出最終大結局,估算約有5,200萬名觀眾在電視前,守候羅斯與瑞秋會否完美復合,錢德、摩妮卡、喬伊與菲比將如何與觀眾告別。《六人行》...

以巴衝突的未解之結:以色列精準武器發威,卻陷入戰略困境?
公共政策.全球防衛雜誌:10 Jun, 2021當全世界都在為新冠肺炎疫情焦頭爛額之際,沉息一段時間的以巴衝突突然再起。今年5月以巴衝突的主因,是5月6日時,巴勒斯坦人在東耶路撒冷抗議以色列最高法院決定驅逐六個巴勒斯坦家庭,這次抗議迅速升級為猶太...

好景不常的軍事文資:國軍文藝中心與軍史館為何慘澹落幕?
公共政策.蕭文杰:09 Jun, 2021總統府附近有幾個國軍所屬的文化單位,其中的國軍歷史文物館、國軍文藝活動中心等,因土地開發,即將走入歷史。曾經作為文化場所的老建築謝幕,理應喚起集體回憶,不過或許是因為國軍缺乏展館營運管理人才,也缺乏...

防疫號角下的陰謀論之亂:當「校正回歸」召喚了「政治回歸」
時事觀察.黃俊儒:07 Jun, 2021當台灣的疫情趨於緊張,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5月23日(2021年)的記者會提出「校正回歸」一詞之後,也正式地為這一段抗疫的工作召喚了「政治回歸」。在疫情險峻、人心不安的氛圍之下,這一個半生不熟的用...

朱剛勇/有家的人居家避疫,沒家的人怎麼辦?疫情陰霾中的無家者
時事觀察.獨立評論在天下:11 Jun, 2021自5月中確診案例飆升以來,各地方政府接連公告三級警戒,八大產業停業、公共場所與飲水機、充電區關閉,雙北與部分縣市的餐飲店也暫停內用。線上人們互相提醒、打氣,希望大家能好好待在家阻絕傳播鏈。「同島一命...

「先醫療後司法」精神:施用毒品戒癮治療的前世與今生
公共政策.張淵森:04 Jun, 2021緩起訴戒癮治療的前世檢察官對於初次施用毒品,或是觀察、勒戒或強制戒治執行完畢釋放後五年後施用毒品的民眾,可以有兩種處理方式:第一種方式是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下稱《毒品條例》)第20條第1項,向法...

AZ罕見血栓發生,我可以混打疫苗嗎?「疫苗信心」為何將影響台灣解封?
公共政策.翁銘佑:02 Jun, 2021新冠疫苗截至6月1日已有50萬餘人施打,台灣受限疫苗現貨,第一線醫護必須全數施打AZ疫苗後直接上戰場,AZ疫苗誘發的「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Thrombosis with Thrombocyto...

在家上班兼顧防疫與工作?淺析「電傳勞動」的美麗與哀愁
公共政策.寇德曼:01 Jun, 2021意外的防疫破口,讓台灣近日從世界抗擊新冠肺炎的優等生,變成國際媒體眼中的大爆發災區。指揮中心面對嚴峻的疫情,不得不宣布全台進入三級警戒,除各級學校停課或採取遠距教學外,不少企業也開始實施遠距工作或輪...

葉怡廷、廖郁雯/是醫生還是學生?醫學生到院見實習的焦慮與困境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31 May, 2021(※ 文:葉怡廷,住院醫師/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會員;廖郁雯,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秘書長。)疫情三級警戒已超過兩週,一線醫護人員有著清楚的任務:忙於處置篩檢站蜂擁而至的人潮和專責病房的布置及照護作業;與...

數位時代的媒體與印刷書(上):當紙本書刊從風光逐漸衰亡
社會文化.李志銘:28 May, 2021這世上沒有一個人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每個人都在等別人來告訴他,該怎麼活。每個人都在迷茫,區別只是多與少。 ──楊德昌電影《麻將》台詞古語有云:「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藉此指涉人類與生俱來最基本的慾...

玉山軍艦的模範?新世代兩棲作戰艦艇:美國聖安東尼奧級船塢運輸艦
公共政策.全球防衛雜誌:28 May, 2021由台船公司為海軍建造的新型兩棲船塢運輸艦,2021年4月29日舉行下水典禮,正式命名為玉山號(1401)。該艦全長153公尺,舷寬23公尺,排水量10,000噸,可搭載通用登陸艇(LCU)、機械登陸...

賴怡忠/不再只是美中交鋒?美韓峰會後,台海安全的典範轉移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27 May, 20215月21日美韓峰會發表聲明,提到「拜登總統與文在寅總統強調在台海維持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President Biden and President Moon emphasize the impor...

「假訊息」淪為「狼來了」?被濫用的社維法與紓困條例處罰規定
公共政策.吳忻穎:27 May, 2021近兩、三年來,警察機關突然興起一股風潮,大量以《社會秩序維護法》(下稱「社維法」)第63條第1項第5款「散布謠言,足以影響公共之安寧者」的規定來移送批判政治的言論,癱瘓了司法能量,但換來的是法院大量...

視訊審理行不行?法院暫緩開庭,司法防疫的下一步
公共政策.王子榮:26 May, 2021隨著疫情急轉直下,全國防疫層級提升到第三級警戒,台灣民眾也草木皆兵。除了遵守防疫規範、口罩戴好戴滿以外,第三級防疫警戒其中一項因應措施是「暫停室內5人以上、室外10人以上的聚會」,固然「聚會」經過解...

劉亦/同島一命:冷戰馬祖記憶,與疫情下的「文化逆輸入」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25 May, 2021(※ 文:劉亦,台大社會系畢業,現就讀台大台灣文學研究所,母系家族來自西莒島田沃村。)最近疫情緊繃,政府與媒體不斷高呼「同島一命」,團結抗疫。也許有些人能從字句的壯懷激烈中嗅出它的戰爭氣息,也許有些...

鄭敏/被宣告「部分違憲」的王光祿案,法律仍未真正看到原住民狩獵文化
時事觀察.獨立評論在天下:24 May, 20212013年布農族人Talum(王光祿)為了年邁母親懷念的山肉上山狩獵,卻因持有非自製獵槍,並捕獲當時定為保育類動物的長鬃山羊與山羌,違反《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和《野生動物保育法》,遭判處3年6個月...

胡筠筠、吳俊志/ 「八大行業」全國停業,另類社會安全網崩潰?
時事觀察.獨立評論在天下:25 May, 20212020年4月,一名酒店公關確診,轟動全國,以至於全台上下的「酒店、舞廳」被勒令停業。2021年5月,疫情突然爆發,一名客人與兩名茶室公關確診,全國「八大行業」也因此停業。我們發現一件很有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