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的結果:共找到 2078筆 約 0秒
憲法訴訟法來襲(三):如何自行提起憲法訴訟
公共政策.張淵森:14 Jan, 2022《憲法訴訟法》(下稱《憲訴法》)於今年1月4日起跑,該法未強制規定提起憲法訴訟須由律師代理,但提起憲法訴訟具有高度專業性,甚至針對案件該如何撰寫都有可能會影響結果。然而實際上也只有極少數律師具有提起...

林子立/從罷免、公投到補選看台式民粹主義,此風可休矣?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13 Jan, 2022(※ 文:林子立,東海大學政治系副教授)從2020年6月起,這短短的一年半以來,台灣已經歷經了高雄市長韓國瑜、市議員王浩宇/黃捷、立法委員陳柏惟/林昶佐,其中還有去年12月的四項公投,社會進行了一次...
周恩來也阻止不了的高爐煉鋼:中國歷史上的大躍進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13 Jan, 2022當時確沒有這樣認識,等到右派教育了我,主席提醒了我,群眾實踐更啟發了我,才逐漸認識這是在社會主義建設問題上方針性的錯誤。──周恩來毛澤東同志頭腦發熱,我們不發熱?劉少奇同志、周恩來同志和我都沒有反對...

中共挾中資滲透多國大學培養「在地協力者」
時事觀察.吳介聲:12 Jan, 2022愛因斯坦母校、歐陸科技名校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1月初發布「中國—瑞士青年研究人員交流計畫」,將台灣與香港並列歸入「中國」範疇,申請人須受中國審查,台灣外交部1月11日對此嚴正抗議。台灣外交部發言人歐...

精障者犯法只能終身隔離?監院疾呼兼顧治療、人權與社會風險
社會文化.Right Plus 多多益善:12 Jan, 2022近年發生鐵路殺警案、桃園弒母案、屏東挖眼案等重大刑案,如何面對心智障礙、精神障礙者的犯行,引起各界關注與討論,其中包括行政院和多名朝野立委早前提出修法,欲延長犯罪精障者的受監護(監護處分)期間,甚至...

海嘯迎面而來?外企應正視與中國市場脫鉤之現實
時事觀察.吳介聲:10 Jan, 2022中共仗恃中國市場大餅對外企「以商逼政」行之有年,惡行罄竹難書。近期由於新疆人權議題、經濟急遽下行、疫情爆發以及美國施壓等因素,情勢更顯複雜,中國市場風險已如迎面而來的海嘯,外企遲早要正視與中國市場脫...

林應然/Omicron疫情下的春節,台灣如何變通因應?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07 Jan, 2022時光輪轉,新冠病毒也在輪轉,從2020年底最初的COVID-19病毒株,變出了Alfa, Beta, Gamma, Delta, Lamda, Kappa等等病毒株,台灣曾經受到原始的COVID-1...

八大建議呼籲監護修法踩煞車,別讓司法和醫療單打獨鬥
社會文化.Right Plus 多多益善:06 Jan, 2022▍上篇:倉促修法無限期隔離精神病犯,病人、家庭、社會只會落入三輸局面法務部在近年重大刑案與媒體妖魔化精神病人的氛圍下強行推動修法,試圖把精神病人強制住院(監護處分)原本的限期規範拿掉。日後,只要「有...

倉促修法無限期隔離精神病犯,病人、家庭、社會只會落入三輸局面
社會文化.Right Plus 多多益善:06 Jan, 2022台灣社會近年在鐵路殺警案、桃園弒母案、屏東挖眼案等重大刑案後,對於原本就不甚了解的精神障礙者又多了一層恐懼。法務部在全民激動的背景下推動修法,試圖把原本最多被監護五年的精神病人強制住院/監護處分天花...

警界反對刪除侮辱公署罪,法務部和高檢署批判不得?
公共政策.吳忻穎:05 Jan, 20222021年12月28日,立法院院會三讀刪除長期以來充滿違憲爭議1且備受社運界批評的《刑法》第140條第2項之侮辱公署罪。對此修法變革,有媒體報導指出「警界不認同:挑釁政府機關無法可罰」,甚至主張民眾...

2021年鳴人堂編輯室年度回顧及編輯群甘苦談
時事觀察.鳴人放送:30 Dec, 2021(※ 文:Ready,鳴人堂編輯)回顧2021年,仍不算平靜的一年。自2019年爆發新冠肺炎以來,病毒不斷變種,至今無法平息疫情,導致國際動盪不安。而將目光轉向到台灣國內,不同於2020年疫情穩定的...

如何面對全球大流行的COVID-19?陳建仁談台灣防疫經驗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30 Dec, 2021SARS帶來的啟示如同中研院廖俊智院長所說:「如何應付下一個大流行傳染病(pandemic),已成為當前科學機構關切的重點。」在COVID-19出現前,台灣學者對冠狀病毒並不陌生,例如中研院院士賴明...
「焚書是焚人的前戲」——行經納粹焚書紀念碑,反思我國執法現況
公共政策.吳忻穎:29 Dec, 2021日前在一門課的課堂講座介紹下,我和同學相約走訪了位於德國哥廷根Albani廣場的焚書紀念碑。時光倒退回到1933年5月10日,德國納粹在市中心禮堂廣場前舉行大型集會,集會隊伍一路穿越城中,來到Alb...

法官不再「初一十五不一樣」?談《刑事案件妥適量刑法》草案可行性
公共政策.寇德曼:29 Dec, 2021司法院近日通過《刑事案件妥適量刑法》草案(下稱《量刑法》),希望建構客觀的「量刑準則」,以提升法院在個案量刑上更妥適、透明、公平及合理可預測性,避免不合理的量刑歧異。未來草案經行政院送立法院通過後,...

「那麼糧食怎麼辦?」中國糧食危機衝擊國際
時事觀察.吳介聲:28 Dec, 2021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日前在重要會議中相當罕見地詢問官員「那麼糧食怎麼辦?」並且登上中共主要黨報《人民日報》頭版,凸顯當今中國糧食供應嚴重危機。12月12日《人民日報》頭版出現「那麼糧食怎麼辦?」七個大黑...

林旺根/遏止炒房亂象——預售及新成屋「禁止轉售」並不違憲!
公共政策.OURs 都市改革組織:28 Dec, 2021據媒體報導,2021年12月9日內政部部務會報通過修正《平均地權條例》及《不動產經紀業管理條例》草案,全面限制預售屋及新建成屋換約轉售。亦即買受人除配偶、直系或二親等內旁系血親外,不得讓與或轉售第三...

從「致憤青・文協影展」《七片海》談起(下):看電影成為時髦的一種象徵
社會文化.李政亮:27 Dec, 2021▍上篇:從「致憤青・文協影展」《七片海》談起(上):日歐美交織的島都台北值得一提的是,1930年代中期,島都台北的電影館也煥然一新,主因是有聲電影的帶動下,加上城市現代化的腳步,嶄新的現代電影館陸續...

從「致憤青・文協影展」《七片海》談起(上):日歐美交織的島都台北
社會文化.李政亮:27 Dec, 2021「姊姊,《七片海》(七つの海)來了!」(中略)「在新館演。」這是1933年《台灣新民報》的連載小說《命運難違》(爭へぬ運命)當中的一段姊妹對白。《命運難違》是台灣最早的新聞連載小說,作者林煇焜以日文...

「你不用太拼命!」回顧生命往事是一趟自我告解的旅途 ft. 淺堤
時事觀察.鳴人放送:24 Dec, 2021(※ 文:CY,鳴人堂編輯)2020年6月,淺堤樂團發行他們的首張專輯《不完整的村莊》,隨後憑此入圍第11屆金音創作獎最佳搖滾專輯獎。迄今成軍六年的他們,於今年12月推出他們的第二張專輯《婚禮之途》...

公投過後,台灣環境運動下一步(上):政治現狀與公投制度
公共政策.蔡中岳:23 Dec, 2021因為疫情延宕至2021年末的公投在12月18日劃下句點,重啟核四、反對進口萊豬、公投綁大選、三接遷移護藻礁等四案,同意票皆不達門檻,且得票數都低於不同意票,堪稱慘敗。而提案方有國民黨的立委、前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