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的結果:共找到 2726筆 約 0秒
歷史思想的重負:日本戰後思想家鶴見俊輔
社會文化.邱振瑞:21 Feb, 2020在日本諸多思想家中,鶴見俊輔(1922-2015)堪稱是領軍人物之一,在世期間,與中國文學研究者竹內好、政治思想史家丸山真男、詩人暨思想評論家吉本隆明皆有思想交流。鶴見俊輔是一名日本思想文化評論家,...

延光錫/韓國MERS風暴告訴我們的事——評金琸桓《我要活下去》
社會文化.Openbook閱讀誌:21 Feb, 2020不管是戰爭、災難或傳染病,越是生死攸關的事件,越要有明確的敘事。以目前來看,最後為MERS受害者留下記錄的不是人,都是統計資料。我們必須記錄每一個受害者的個性、擁有的夢想,經歷的痛苦和煩惱,以及他們...

極音速飛彈與雷射炮:即將改變未來戰場的新武器
公共政策.王臻明:21 Feb, 2020在中國於去年國慶閱兵中展出東風17型極音速(Hypersonic)飛彈、俄羅斯第一個先鋒(Avangard)極音速飛彈部隊也正式成軍服役後,美國代理海軍部長湯瑪斯.莫德利(Thomas Modly)...

余孟勳/自助而後人助,臺灣防疫有成不叫「運氣好」
社會文化.Right Plus 多多益善:19 Feb, 2020臺灣宣布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確診第一例的那天,基於直覺我立刻去了趟藥局。「請問有抛棄式口罩嗎?」「很多啊,你要那一種的?」 聽了各式各樣說明後,買了看起來比較正式的外科口罩,大...

最陰險的侵略?美國力勸歐洲抗阻「華為」參與5G建設
時事觀察.吳介聲:18 Feb, 2020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2月14日在德國慕尼黑安全會議(Munich Security Conference)開幕式演說時指出,中共試圖藉由大型電信公司破壞普世價值、輸出數位...

摩登東京與咖啡香:那些咖啡廳裡的文人軼事
社會文化.辜振豐:18 Feb, 2020暗黑如惡魔,酷熱如地獄,甘甜如戀情。——Charles Maurice de Talleyrand-Périgord 法國政治家塔列朗曾如此形容過咖啡。這讓我想到多年前,一進入超市,總會瞧見日本進口...

瘟疫失控全境封鎖,台灣軍方的因應之道
公共政策.全球防衛雜誌:19 Feb, 2020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快速擴散,戲劇性地展示出在後冷戰全球化的今日,所可能發生的非傳統安全威脅。利用研究窠臼和學術贊助,周邊國家放鬆了可能的威脅警告,將過於樂觀的期待和政治利...

勿恃敵之不來:從全球公衛危機,回頭思考企業災害管理
公共政策.張賢龢:17 Feb, 2020源自於中國武漢的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近來越演越烈,不僅衝擊了日常民生活動,更牽動經濟發展,影響中國甚至全球企業的營運與收益。雖然危機很難避免,但藉由災害管理的方法,可以有效減低...

張子珩/我防疫,我驕傲?疫情大局下,南丁格爾們當仁不讓?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18 Feb, 2020(※ 文:張子珩,護理勞權關注者,前腫瘤科護理師,現就讀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公共衛生與健康領導管理碩士)來自武漢、擴散中國的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受到全球重視,在首當其衝的台灣,目...

李福鐘/維穩第一?習近平的防疫決策出了什麼差錯?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17 Feb, 2020自去年年底武漢出現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感染以來,情勢一發不可收拾,1月23日武漢封城,局面迅速失控,至今仍看不到趨緩的跡象。這次疫情之所以蔓延,目前被拿出來檢討的主要原因,是政...

劉珞亦、洪婉珩/我是落跑醫師?因SARS而起的大法官解釋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15 Feb, 2020春節期間,中國武漢傳出新的肺炎,且該肺炎與一種新型冠狀病毒有關,目前疫情在中國已經大爆發,且有數個城市宣布封城或採取封閉式管理。在台灣,截至15日止,也有18名確診案例,但目前尚未有社區感染,疫情仍...

正視口罩,放下口罩:如何面對新型冠狀病毒的持續戰?
公共政策.郭文華:15 Feb, 2020這兩個月來,台灣新聞幾乎被來自武漢、蔓延中國、播散各地的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以下稱新型冠狀病毒)報導所占據。這個病毒最初被視為SARS的翻版,只是報出時間點提前,讓大家似乎看到...
機會與陷阱:智慧城市下的特區發展
公共政策.蔡宜臻:14 Feb, 20202008年科技巨擘IBM發布《智慧地球:下一代領導人議程》(A Smarter Planet: The Next Leadership Agenda),報告提出將資訊科技充分運用在各行各業中的概念後...

裝窮踢鐵板?中國遭美國剔除「開發中國家」名單
時事觀察.吳介聲:13 Feb, 2020中國一方面高調展現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銳實力,另方面又長期利用「開發中國家」地位佔有特殊優惠,左右逢源,如今似乎已經踢到鐵板。由於經濟急速下行,又因武漢肺炎雪上加霜,中國當前局勢堪慮。在舉世關注中國疫...

陳威臣/確診病例全球第二高:武漢肺炎威脅下的日本社會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13 Feb, 2020席捲全球的COVID-19(下稱武漢肺炎),至今已造成超過4萬人感染,死亡人數近千,不過台灣政府的防疫努力,可說是可圈可點,也讓日本的網友稱羨。由於自疫情爆發之後,日本政府均按照世界衛生組織(WHO...

陳紫吟/厭女,只因女性「太像人類」?
時事觀察.沃草烙哲學:12 Feb, 2020前議員李婉鈺和高雄市長韓國瑜皆數次以「喜歡喝酒」登上新聞版面,但李婉鈺因此受到的批評比韓國瑜多,且內容不限於喝酒。醉酒風波後,與李婉鈺有關的新聞,就時常出現「可以朝AV界發展」等暗指「李婉鈺對性事態...

簡妙如/《我們的搖滾樂》:歡迎來到台灣搖滾樂古著店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12 Feb, 2020(※ 文:簡妙如,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欸欸CD是什麼啊?」「就以前的人要先把歌刻在反光板上面才能聽。」「幹帥欸。」 上面這段文字,是從前FB有個叫「借CD」粉絲專頁的自介(2019/8/29更...

《寄生上流》破影史記錄:南韓如何走上奧斯卡得獎舞台?
社會文化.彭紹宇:11 Feb, 2020奧斯卡頒獎前夕,最大獎「最佳影片」之爭圍繞於英國電影《1917》與南韓電影《寄生上流》之間。根據所有工會獎、英國影藝學院獎(BAFTA)與各大影評人協會獎,幾乎主流媒體與影評人都預測《1917》將拿...

維穩壓過一切:武漢肺炎引爆中共版車諾比事件?
公共政策.全球防衛雜誌:12 Feb, 2020中國爆發COVID-19(下稱武漢肺炎)以來,以週期影響層面和範圍來看,甚至遠超過當年的「車諾比事件」,而中共和蘇共在事件爆發之後的應對方式,可說有異曲同工之妙。自武漢肺炎伊始,從事後許多證據顯示,...

解碼2020奧斯卡:《寄生上流》橫掃四大獎的幾個關鍵
社會文化.翁煌德:11 Feb, 2020當史派克.李(Spike Lee)在頒發最佳導演獎時喊出奉俊昊的名字,許多坐在電視機前的資深影迷大概都發覺「苗頭不對」。畢竟奧斯卡獎不是評審團制,沒有分豬肉之說,最佳影片與導演獎得主分家不常見,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