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搜尋結果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搜尋

媒體

的結果:共找到 3056筆 約 0秒

紀岳良/兒童花萬元買遊戲點數,超商店員有法律責任嗎?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20 Jun, 2019

本文開始前,我想先對廣大的便利超商店員說,辛苦了。也許你們對於「拒絕未成年人不當消費」感到為難與委屈,但其實依照法律與人情倫理,並不需要自責,一方面避免讓自己面臨日後未成年1消費者的父母要求退貨,全...

毒品犯無罪?警方交不出的影片究竟藏了什麼秘密?

公共政策.司法流言終結者:19 Jun, 2019

日前有媒體報導,員警在一名丁姓男子家中搜出五包毒品,然而法官審理時發現,員警執法過程並未依照相關法定程序,且要求警方提供執勤時之錄影畫面,警方卻以「硬碟毀損、資料覆蓋」為由拒絕提供,雖然丁男持有毒品...

違反新聞自由?偵查不公開,媒體到底怕什麼?

公共政策.司法流言終結者:18 Jun, 2019

新修正的《偵查不公開作業辦法》於3月公布,並於6月起實施,本次修正幅度大,引發一些討論。然而在本月14日,有媒體接連刊載兩篇報導,先是批評偵查不公開是司法遮羞布,又直指偵查不公開是限制媒體採訪權,侵...

江昺崙/韓國瑜會是最強「藍血人」?(下)——復仇感下的韓流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19 Jun, 2019

▍上篇韓國瑜會是最強「藍血人」?——庶民總統與他的派系們高雄市長韓國瑜自6月1日的凱道造勢開始,接連花蓮、雲林的總統初選造勢,皆獲得媒體矚目。不論他在造勢大會中開了多少張隨即遭專家打臉的支票,仍然深...

警察就要挺警察?暴政下,如何避免平庸的邪惡?

公共政策.吳忻穎:18 Jun, 2019

近日香港民眾上百萬人上街反「逃犯條例」修法(即「反送中」),港府卻對民眾的不滿未予以適切回應與檢討,甚至在示威行動中引發激烈的警民衝突,廣為媒體批載並引起國際關注(相關報導:〈香港市民反送中 港府暴...

戴達衛/德媒看台灣通過同婚專法——翻譯的失誤和歡呼之間

社會文化.卓越新聞電子報:18 Jun, 2019

當台灣立法院三讀通過《司法院釋字第748號解釋施行法》之同性婚姻專法時,大部分的德語電子媒體都即時作了相關報導,並以「亞洲第一」、甚至是「亞洲第一國」為標題,歡呼台灣社會繼續往更平等的方向邁進,為亞...

《阮玲玉》看影史(三):淺談蔡楚生和費穆的電影

社會文化.陳煒智:18 Jun, 2019

關錦鵬導演的電影《阮玲玉》,除了呈現阮玲玉幕前幕後的紅伶心事,也同時勾勒了多位早期華語電影的巨匠形象,如孫瑜,以及本文要談的蔡楚生及費穆。阮玲玉進入聯華公司、登上演藝事業巔峰的1930年代初期,正好...

香港反送中之際,莫忘台灣杜氏兄弟「送終」案

公共政策.司法流言終結者:17 Jun, 2019

近日,香港立法會因審議「逃犯條例」(又稱送中條例),而在香港社會掀起滔天巨浪的反抗潮。送中條例主要內容是,只要觸犯該國最輕本刑3年以上之罪,香港就能把人移送過去;不管你是否是香港人,只要你入境香港,...

吳冠昇/見證奇蹟的時刻:用心理學解釋「韓國瑜現象」

公共政策.菜市場政治學:18 Jun, 2019

2018縣市長競選期間開始,現任高雄市長韓國瑜儼然成為全台灣最受歡迎的政治人物。韓國瑜的高人氣,很快地為他帶來很多粉絲(下稱「韓粉」),每天無時無刻追蹤著韓國瑜的一舉一動。為何韓粉會做出「不理性」的...

反送中外溢效應?台灣「同感香港」的民意變化

社會文化.鄭仲嵐:17 Jun, 2019

反送中!撐香港!6月16日的炎熱下午,近萬人聚集在台北市中心的立法院大樓前,手舉標語從台灣發聲,替香港加油打氣。而在另一頭一小時飛機行程的香港,反對逃犯條例的「反送中」大遊行,同一天在香港市中心再度...

葉高華/韓流來自庶民?高雄大學生如何看韓國瑜與總統大選

公共政策.菜市場政治學:14 Jun, 2019

韓國瑜擔任高雄市長已屆滿5個月。平日生活於高雄的中山大學學生,對於韓市長的表現有最直接的感受。每年5月,「中山大學基本調查」都會針對在校學士班學生進行抽樣調查。3年前,我們曾在這個調查中詢問大學生的...

鄭力軒/郭台銘主打台灣經濟牌?說不清楚的群創光電爭議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14 Jun, 2019

今年4月中旬,台灣首富、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宣布參選總統,引起政壇和商界的震撼,也勾起社會各界對郭台銘個人以及鴻海集團各個面向的討論。除了引發國際關注的媽祖託夢外,鴻海集團所代表的壓低成本的代工模式...

香港「反送中」:警民衝突下,再度覺醒的公民

社會文化.鄭仲嵐:13 Jun, 2019

6月12日夜晚,香港金鐘夏愨道上擠滿數萬人,人人幾乎帶著塑膠頭盔與N95口罩,更精良的直接帶起防毒面具。每個人也幾乎雙手纏滿透明保鮮膜、戴著工作手套,因為被辣椒水噴到會奇痛無比。遠方另一端的夏愨高架...

陳怡/誰才是暴徒?612,我在反送中的「暴亂」現場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13 Jun, 2019

(※ 文:陳怡,香港暴政見證者。)6月12日,是逃犯條例修訂被強行恢復二讀的日子(後宣布暫緩)。經過6月9日的百萬遊行,香港政府態度依然堅決,民間發起的罷工罷市行動也只有小商家參與,至今為止不見大型...

王宏仁/賣藥以外:當地方台語電台開始放送中國歌曲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13 Jun, 2019

我是廣播兒童世代,從有記憶以來,都是聽收音機長大的。為何一直黏著收音機而不是看電視、網路呢?因為可以一邊聽一邊工作。我們那個年代的工廠女工,也都是一邊做工,一邊聽廣播播放鳳飛飛的歌。60歲以上的許多...

趙君朔/毀壞一國兩制的巧門?「反送中」只是抗爭的開始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12 Jun, 2019

6月9日下午2點,當我在火熱的陽光下衝到維多利亞公園的集合草坪時,已經在現場集結的人,嚴格來說不能算多。不同的團體各自圍著他們的領頭者活動。到了快3點,站在遊行前導車上的年輕人突然慷慨激昂的呼了幾句...

台灣南北部粽、江蘇常熟粽,以及我想守護的身份認同

公共政策.吳忻穎:11 Jun, 2019

端午佳節剛過,媒體大篇幅報導香港百萬人「反送中」遊行。這幾天網路媒體與社群的話題,圍繞著南部粽、北部粽,還有人權。講到粽子,想起很小很小時候的記憶。 「芋仔番薯」,很久以前的稱呼 很久以前有一個說法...

江旻諺/百萬人「反送中」大遊行後,香港政府為何仍無動於衷?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11 Jun, 2019

(※ 文:江旻諺,香港大學經濟學學士,經濟民主連合研究員,台灣公民陣線發起人)2019年6月9日,在雨傘運動結束後的第四年,香港迎來一場人數規模史無前例的大遊行。主辦單位宣稱超過103萬香港市民,上...

秋行軍蟲入侵台灣後:科學、教育、防治與媒體傳播,還能多做點什麼?

公共政策.顏聖紘:10 Jun, 2019

我們上個月才談論過「如何防止秋行軍蟲入侵」、「如何鑑識秋行軍蟲」,以及「如何推測入侵潛力」,結果6月8日,防疫人員就在苗栗縣飛牛牧場的青割玉米,發現疑似秋行軍蟲的幼蟲。防檢局當天立即派員會同農業試驗...

陳建融/台中文化之慘(下):神岡林淑景宅被行政程序「合法做掉」?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10 Jun, 2019

▍上篇:台中文化之慘(上):大里首長宿舍為何不具文資身份?(※ 文:陳建融,文化工作者)在建築硬體表現方面,神岡林宅與台中市定古蹟后里張天機宅,外觀同受西洋歷史主義風潮影響,平面格局維持中軸線對稱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