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 搜尋結果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搜尋

教育

的結果:共找到 2450筆 約 0秒

高睿甫/「兩小無猜」應該除罪化嗎?——青少年情慾的多重困境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09 Mar, 2018

對於未滿16歲的人進行性交或猥褻行為,是犯罪行為,但若是18歲以下者為之,則可減輕或免除其刑,世稱「兩小無猜條款」。本文將說明不同立場的性別和兒少團體為何對兩小無猜相關規定均舉棋不定的多重困境。前幾...

媒體中的八家將:8+9、八嘎囧與痞踏辣

時事觀察.許伯崧:08 Mar, 2018

在臺灣媒體的報導中,有一類型的報導其功能與目的往往落於衝「收視率」與「點閱率」的定位上,這類型的報導,用意不見得是要介紹什麼新知,斧正什麼謬解,或是發揮什麼「第四權」的功能;它也無須投資太多人力、金...

廢注音之爭:學國際音標更有助於國際接軌?

時事觀察.二谷:07 Mar, 2018

民進黨立委葉宜津將「廢除注音」作為參選台南市長的政見,提出之後立刻引起廣泛的討論。但遺憾的是,大多數意見偏向於政治性思考,甚至黨同伐異,而不是基於教育和學習的目的。相較於其他國家,台灣的學生在受教育...

廢注音之爭:從中華的注音符號到臺灣的注音文化

時事觀察.萬宗綸:06 Mar, 2018

「注音符號」是臺灣人學習華語必經之路,英文譯名就叫做 Bopomofo 或 Zhuyin Fuhao,也就是ㄅㄆㄇㄈ。但開始有人希望改變這件事,如近期民進黨籍立委葉宜津,便在臺南市長黨內初選電視政見...

瘋狂簡史:我們從什麼時候開始「監禁」瘋人的?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07 Mar, 2018

療養院興起前,瘋人被「監禁」在家裡或教堂 把瘋人監禁在專為他們設計的機構這樣的理論與實作開始得較遲。當然,這並不是說在此之前,瘋人未曾接受任何規範與控制。希臘與羅馬的法律都立法防止他們毀壞生命、身體...

陳沛淇/說不完的羅曼史:漫談台灣本土言情小說

社會文化.Openbook閱讀誌:02 Mar, 2018

去年才傳出瓊瑤自皇冠出版社收回65本著作版權的消息,今年開春,這些作品已確定由春光出版社重新發行。2月初,春光推出《瓊瑤經典作品全集Ⅰ》,12本為一套,外附郎世寧花鳥工筆畫的精緻書盒。這一連串新聞,...

劉立耕/施用毒品除罪化,可有效遏止毒品犯罪?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05 Mar, 2018

2017年司改國是會議的重頭戲之一就是毒品除罪化的問題了。這邊要先釐清一下,所謂的毒品除罪化,並不是「所有」毒品相關犯罪都除罪,除罪的部分只包括「施用毒品」,所以千萬別看到「除罪」二字就直接開始批判...

政策辯論經典賽:中正紀念堂保留或廢除更有利台灣發展

公共政策.相對論 udn Debate:01 Mar, 2018

2017年12月5日,面對社會對轉型正義的期待升溫,立法院三讀通過《促進轉型正義條例》,至此,蔡英文政府跨出轉型正義的第一步,並在落實轉型正義的具體作為上加快改革步伐,特別是作為中正紀念堂主管機關的...

哲人的身後:二二八事件中的林宗義與林茂生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27 Feb, 2018

(※ 文:曾婉琳,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研究助理)林茂生(1887~1947)是臺灣第一位留美哲學博士,林宗義(1920~2010)則是臺灣精神醫學的先驅。兩位臺灣頂尖的人才,林茂生在日本時代即抗拒日本...

六龜高中學測事件:台灣還沒有真正的學歷替代品

公共政策.黃偉翔:26 Feb, 2018

最近偏鄉學校六龜高中因全校無人學測達40級分,被媒體報導後引發眾多網友論戰。這則新聞之所以備受討論,我認為問題核心在於「台灣還沒有真正的學歷替代品」。也就是說,一個人的社會價值,除了從職場求職敘薪、...

陳柏勳/治病先醫心:藥籤從日常生活彌補生物醫療的不足

社會文化.民俗亂彈:26 Feb, 2018

在科學昌明、醫學進步的現代,臺灣幾乎人人都有全民健康保險,但為何藥籤依然未被淘汰,仍有民眾會去寺廟求藥籤?本文將從民眾視角,來聊聊藥籤的形象。解嚴前:藥籤是迷信、落後的象徵?臺灣是移民社會,隨著政權...

生育補助競相加碼的公民與道德爭議

社會文化.黃益中:26 Feb, 2018

台北市長柯文哲在直播節目說台北市生一胎補助2萬元政策是「騙選票的啦」,後來他坦言自己「失言」,他認為提高補助無法解決少子化問題,後續養育、教育、幼稚園及托嬰才是較大問題。憑良心講,柯文哲的說法並不算...

李耀泰/妥協或激化國族主義?澳洲工作場域中的認同政治

公共政策.菜市場政治學:23 Feb, 2018

日前,紐約時報一篇專題報導〈對北京不忠,台灣人在澳洲職場受挫〉描述一名台灣背包客(Winnie),在大陸老闆的餐廳打工,因為回應台灣「當然」不是中國的一部份而被解雇。事後這位背包客將故事po在澳洲打...

自己的經濟自己救:發行補充貨幣可對抗經濟危機?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23 Feb, 2018

▲ 電影《明日進行曲》WIR:六萬家中小企業成立了屬於他們的銀行一如其他許多具開創性的計畫,WIR誕生於一九二九年的危機。當時瑞士的情況與其他地方並無二致,企業家們承受了經濟崩盤的嚴重危機。不再有投...

如何在台灣上演「一中」戲碼?——談陸客來台觀光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22 Feb, 2018

近年興起的中國遊客來台觀光,對於台灣境內的國家性(stateness)、國家領域及國家認同,已經造成多重、交互重疊且相互矛盾的感受。這些效應某種程度上是源自台灣、中國大陸,以及香港觀光業所發展出之高...

朱家安/繞過理性讓人做出正確選擇,算是騙人嗎?

時事觀察.沃草烙哲學:13 Feb, 2018

很少人是完全理性的。心理學家發現,多數人很自然地會在一些事情上做出類似的、沒有好理由支持的判斷。例如說,「自我感覺良好」不但真實而且常見,人幾乎總是會高估自己的能力。又例如說,就算沒有特別好的理由,...

還沒到《幸福路上》的台灣動畫與政治電影

時事觀察.劉昌德:13 Feb, 2018

要說《幸福路上》之前,先說說曾經感動六年級生的動漫《灌籃高手》。面對霸主山王的比賽,打了半場好球的黑馬湘北,在對手一波凌厲攻勢與壓制防守下,第三節落後達20分。動漫迷都知道後來發生了什麼事:正是門外...

有條件的愛讓人窒息——如何面對家人的情緒勒索?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13 Feb, 2018

從小,大部分的人都被要求要有好的成績、好的表現,如此一來,才能讓父母在親戚朋友間炫耀,代表自己的小孩贏過別人的小孩,卻從未好好地了解,他們是不是願意這樣做,這真的是他們喜歡的事情嗎? 宇佑就是這樣的...

「守法的是傻子,抓到再說吧」——雇主不守法的成因

公共政策.曹新南:09 Feb, 2018

那天,FB上一則訊息:老師您好,有個問題請教,我開一家早餐店,平常請了兩個時薪人員,我查過了,四人以下可以不用幫他們保勞保,對吧?於是我開始詢問他一些詳情,也告訴他一些法令上的問題。雖然依法四人以下...

臺灣地震簡史:從神話傳說到救災體系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08 Feb, 2018

※ 文:陳怡宏(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助理研究員)臺灣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地震不時發生,有時造成重大傷亡。歷史上不同時期有不同族群陸續移居臺灣,在還沒有近代科學解釋之前,臺灣各族群面臨地震時,如何解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