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官 | 搜尋結果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搜尋

檢察官

的結果:共找到 513筆 約 0秒

陳明、陳偉仁/寫在鐵路刺警案之後:重返犯罪與法庭現場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08 Jul, 2021

(※ 文:陳明,唯心法律事務所合夥律師、本案辯護人;陳偉仁,唯心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本案辯護人。)北上自強號列車停靠於嘉義車站,一名罵天罵地罵政治的男子,突然取出預藏紅柄嫁接刀,朝向接獲通報前來執行...

「說真話好嗎?」只能匿名批評的檢警體系,如何開啟改革之鑰?

公共政策.吳忻穎:05 Jul, 2021

日前有警職人員閱讀我在鳴人堂專欄幾篇探討偵查、警政體系與當前執法時事問題的文章後,詢問我一個看似簡單但實則引人深思的問題:「妳這樣一直說真話好嗎?」並進一步與我探討體系中的人員要用「匿名」的方式才好...

合考合訓所為何來:關於「法律專業資格」考試,我們能期待什麼?

公共政策.孫健智:05 Jul, 2021

據《蘋果日報》報導,考試院、司法院、行政院正在積極討論,將律師高考跟司法官特考,合併為「法律專業資格」考試,考取者即具有律師資格,接著再透過申請或考試,從取得「法律專業資格」者中遴選司法官。報導裡提...

疫情下法庭旁聽難題:「網路法庭直播」是解方還是製造更多問題?

公共政策.司法流言終結者:01 Jul, 2021

COVID-19疫情從2019年底延燒至今,已經造成全球超過1.8億人確診,390萬人喪命。而在台灣,因為疫情的快速延燒,也從今年5月15日起雙北地區進入三級警戒,19日起全國進入三級警戒。疫情也讓...

因病而犯罪的人:鐵路刺警案定讞,一位精神科醫師的省思

公共政策.劉潤謙:28 Jun, 2021

嘉義鐵路刺警案於民國110年6月23日定讞,被告被判17年有期徒刑,並於刑期執行完畢或赦免後,施以法定最長監護期限5年的強制治療。這個結果,相信對大多數人來說,都是一個雖不滿意,但勉強接受的結局。但...

宋家瑋/《島國殺人紀事1》:「駭人命案」背後,無罪推定的陽光普照

社會文化.Giloo紀實影音:25 Jun, 2021

第一次看《島國殺人紀事1》是高中懵懂的時候,當時蘇建和、劉秉郎、莊林勳案件都仍然在進行當中,第一次觀影後那種背脊發涼,腦袋像似被重擊後的昏眩感,再次觀看發現似乎還殘留在意識當中。蔡崇隆導演是法律系畢...

法官吹哨「簡訊實聯制」遭不當利用,問題在於台灣防疫蒼白的法制面

公共政策.吳忻穎:21 Jun, 2021

台中地院張淵森法官於6月19日投書〈我必須成為吹哨者:「簡訊實聯制」資訊遭利用,指揮中心請儘速反應〉,文中質疑「簡訊實聯制」的資訊使用範圍,並指出警方在執行通訊監察時,透過簡訊實聯制發送的簡訊來鎖定...

我必須成為吹哨者:「簡訊實聯制」資訊遭利用,指揮中心請儘速反應

公共政策.張淵森:19 Jun, 2021

行政院自5月19日推出「簡訊實聯制」,由民眾用手機掃描店家的QRCode,即會出現「場所代碼:0000 0000 0000 0000 本簡訊是簡訊實聯制發送,限防疫目的使用」的文字,直接發送簡訊到1...

對疫苗提出疑問就是假訊息?指揮中心「澄清文」的反效果

公共政策.吳忻穎:16 Jun, 2021

筆者於今年5月發表〈「假訊息」淪為「狼來了」?被濫用的社維法與紓困條例處罰規定〉一文,探討《社會秩序維護法》、《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以下簡稱「紓困條例」)、《傳染病防治法》等...

線上開庭的安全金鑰:「妨害司法公正罪」如何防止視訊審理問題?

公共政策.王子榮:15 Jun, 2021

隨著疫情繼續延燒,司法院除了日前接連宣布各地法院非必要的開庭活動先暫時緩一緩外,也趕緊做了一些法規的修正——如之前再度放寬「法院刑事遠距訊問擴大作業要點」(下稱作業要點)。不過對照國外法院的經驗,恐...

「先醫療後司法」精神:施用毒品戒癮治療的前世與今生

公共政策.張淵森:04 Jun, 2021

緩起訴戒癮治療的前世檢察官對於初次施用毒品,或是觀察、勒戒或強制戒治執行完畢釋放後五年後施用毒品的民眾,可以有兩種處理方式:第一種方式是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下稱《毒品條例》)第20條第1項,向法...

賴宜欣/如何防制跟騷行為?從日本法律檢視台灣「跟騷防制法」草案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31 May, 2021

根據警政署統計,台灣每年約發生高達8,000件跟蹤騷擾案件,台灣民眾黨立委張其祿指出,被糾纏的案件更高達25,000件,其中將近一半當事人被騷擾長達一年,遭騷擾長達三年者則占了兩成。近年繼2020年...

「假訊息」淪為「狼來了」?被濫用的社維法與紓困條例處罰規定

公共政策.吳忻穎:27 May, 2021

近兩、三年來,警察機關突然興起一股風潮,大量以《社會秩序維護法》(下稱「社維法」)第63條第1項第5款「散布謠言,足以影響公共之安寧者」的規定來移送批判政治的言論,癱瘓了司法能量,但換來的是法院大量...

視訊審理行不行?法院暫緩開庭,司法防疫的下一步

公共政策.王子榮:26 May, 2021

隨著疫情急轉直下,全國防疫層級提升到第三級警戒,台灣民眾也草木皆兵。除了遵守防疫規範、口罩戴好戴滿以外,第三級防疫警戒其中一項因應措施是「暫停室內5人以上、室外10人以上的聚會」,固然「聚會」經過解...

疫情當前,還要績效?警界高官「作秀」與務實防疫的距離

公共政策.吳忻穎:17 May, 2021

近日國內新冠本土疫情急遽升溫,本土病例從個位數、二位數、到5月15日公布180例,猛然進入社區感染階段。報載外媒報導「台灣面臨迄今最嚴重疫情」,在過去從來沒有發生過社區感染的情況下,人心惶惶,網路上...

松山分局之亂番外篇:警局社群操作,暴露公部門扭曲的「小編文化」

公共政策.吳忻穎:11 May, 2021

在今年4月發生「松山分局黑衣人事件」1的警界醜聞而經媒體報導後,引發不少輿論的批判,甚至警界內部也有大量不以為然的聲浪。在這段期間,臺北市政府警察局經營的臉書粉絲專頁「臺北波麗士」的運作成為非常微妙...

警界風波頻傳:面對違法命令與扭曲體制,只能服從嗎?

公共政策.司法流言終結者:05 May, 2021

近日根據媒體報導,先是有黑衣人闖進松山分局砸場,接著爆出中壢分局員警在大馬路上以「我沒看過妳」為由盤查民眾,遭民眾反抗時,便拿出「妨害公務」神主牌,將民眾帶回警局,中壢分局事後則以「該處常有流鶯,是...

松山分局之亂:高層「震怒」後,仍不見光的警界黑暗面

公共政策.吳忻穎:04 May, 2021

今年4月發生兩起深具反差諷刺性的警方違法執法事件:在中壢分局「很蠢」事件中,一名音樂老師質疑盤查合法性,在被激怒情況之下脫口「很蠢」,警員便以「侮辱公務員罪」為理由逮捕該名音樂老師「捍衛警察尊嚴」(...

法官缺乏社會經驗真好騙?「賽鴿案」與司法判決的媒體識讀

公共政策.王子榮:03 May, 2021

日前一篇網路文章大量被轉載,標題名為〈賽鴿之法官真好騙〉很難不引人注目。事件起因是今年3月,一名民眾因走私數百隻賽鴿至中國遭查獲,並被關務署以一隻鴿子1,802元計算,開罰近百萬元,民眾抗辯認為罰款...

中壢分局「很蠢」之爭:談警察盤查發動要件與妨害公務罪

公共政策.吳忻穎:26 Apr, 2021

據近日報載,一位音樂老師(下稱A)在臉書以「失去自由的9小時」為題,張貼一篇文章和影片,表示日前她到中壢準備上課排練,路上邊走邊吃早餐,突然被警員攔下要她出示證件接受盤查,音樂老師不服問為什麼要盤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