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評論
的結果:共找到 873筆 約 0秒
何韻詩遭潑漆案:法治還人治?羈押也要符合社會期待?
公共政策.司法流言終結者:02 Oct, 20199月29日,全台多處有以「撐香港,反極權」為訴求的聲援香港反送中遊行活動。然而,當日上午遊行出發前,香港歌手何韻詩在接受媒體聯訪時,遭到胡志偉、梁太富兩人喬裝成香港示威者接近並潑灑紅漆,兩名犯嫌犯案...

李柏翰/脫歐插曲:強森策動關閉英國國會,為何「於法不合」?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27 Sep, 2019除非重大如脫歐,否則英國最高法院通常是五或七人合議庭,這次破天荒出動了11名法官(共12席,但保持奇數以免做不成多數決)作出了歷史性的判決——日前英國首相強森(Boris Johnson)關閉國會五...

法官聲請釋憲(二):長矛殺人加重其刑荒謬嗎?光碟重製何嘗不是?
公共政策.張淵森:25 Sep, 2019你家的光碟機還在嗎?(※ 2021.06.08 更新:著作權法第91條第2項、第3項、第100條但書,經大法官於民國110年5月21日作成釋字第804號解釋宣告合憲。)你還記得最近一次在商場看到販賣...

從「移工」到「移人」——司法如何同理?
公共政策.王子榮:20 Sep, 2019近日,一則網路報導吸引了我的目光,一群移工朋友們自發性地發起假日淨灘和淨山活動,在工作後(尤其移工朋友從事多為大量勞動的體力活)本該休息的週末,他們卻選擇在台灣的海灘或山上,撿拾被人們隨意丟棄的垃圾...

檢仔聊齋(三):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檢察體系
公共政策.吳忻穎:17 Sep, 20192013年9月至2015年8月,我在法務部司法官學院為期兩年的受訓期間,同學、實務老師與學長姊們最關心的事情之一,就是我們結業後到底要選擇檢方(當檢察官)或是院方(當法官)的大哉問。只要有點司法實務...

無罪推定還要自證無罪?就司法實務觀點加以釐清
公共政策.司法流言終結者:12 Sep, 2019近日有律師於媒體發表文論指出,「目前」在我國無罪推定原則之下,被告居然還要自證無罪,更指稱法官濫用職權調查,使審判的天平倒向檢方,破壞審判中立與客觀。該文指出,檢察官依法應負舉證責任,也就是證明被告...

林楷軒/《難民法》草案怎麼「撐香港」?我國獨特的難民庇護體制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11 Sep, 2019日前黃之鋒訪台,呼籲台灣訂立《難民法》,再度掀起國人對這部已歷經了立院四個屆期,在國、民兩黨輪流執政下躺在立院超過十年,且共計數十個版本的法案。雖三年前立法院聯席委員會首次一讀初審通過,有了前所未有...

法官聲請釋憲(一):挑動道德禁忌的通姦罪與相姦罪
公共政策.張淵森:06 Sep, 2019(※ 2020.06.02 更新)刑法第239條及刑事訴訟法第239條但書,經大法官於民國109年5月31日作成釋字第791號解釋宣告違憲,上開條文自公告之日起失效。前言近年來法官聲請釋憲的案件大幅...

徐書磊/虛假訊息的張狂時代,法律與事實查核如何扮演守門員?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03 Sep, 2019對一個社會傷害最大的,可能不是完全捏造的謊言,而是移花接木、混雜虛實後「製造」出來的虛假訊息。從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到2018年台灣公投及地方選舉,假新聞、虛假訊息、媒體操縱等相關話題,彷彿橫空...

「公示送達」上網後:各地法院不同調,公告亂象如何解?
公共政策.張淵森:28 Aug, 2019何謂公示送達?一般來說,法院要寄開庭通知、判決書給民眾時,會以郵寄方式寄到民眾的戶籍地或住居地。但有時寄到戶籍地或住居地時,卻被以「查無此人」等原因退回。這時候,因為法院沒辦法把訴訟文書寄到民眾的手...

是警察還是暴力集團?談「抓錯人」的烏龍緝毒案
公共政策.司法流言終結者:28 Aug, 2019近日媒體報導指出,刑事局日前破獲跨國販售大麻花、海洛因磚的販毒集團並成功收網逮捕主嫌,但過程中卻傳出誇張的烏龍逮人事件。報導指出,員警錯認無辜路過民眾的車輛是嫌疑犯所駕座車,當街攔車、衝撞並開槍將人...

歐栩韶/跟騷行為是一個「性別問題」——被父權社會宰制的男女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27 Aug, 20192018年4月,行政院通過《糾纏行為防制法》草案,使得糾纏、跟騷行為的討論再度回到眾人面前。現代婦女基金會透過美國學者研發的「跟蹤騷擾安全管理評估工具」(Stalking Harassment an...

慎終追遠,死者為大:那些「穿梭陰陽」的台灣律法
公共政策.司法流言終結者:22 Aug, 2019今年8月1號適逢農曆7月1日,這天在台灣的民俗信仰中被視為「鬼門開」,相傳是「好兄弟」回到人間的日子,並展開為期一個月的巡遊,民間社會也對鬼月有諸多禁忌。但無論如何,這個充滿神秘色彩的月份,對台灣人...

被推定有罪的司法——讀《無罪的罪人》之後
公共政策.王子榮:21 Aug, 2019陳昭如近期出版《無罪的罪人:迷霧中的校園女童性侵案》(下稱無罪的罪人)一書,引起筆者的關注。「無罪的罪人」主題為冤獄救援,該設定本身就充滿著衝突與故事性。從書目介紹來看,該書開宗明義地將遭判刑確定的...

我國採真實惡意原則?兼談「中醫演講老師」遭指密醫敗訴案
公共政策.司法流言終結者:20 Aug, 2019近日,臉書某粉絲專頁透過購買廣告的方式,再次將該粉專去年12月4號的貼文,浮現在臉書動態牆,該貼文臚列士林地院7大罪狀,控訴法官濫用美國的真實惡意原則判決原告敗訴。司法流言終結者細讀貼文及該粉專小編...

莊佳叡/人性真的本善?從「古亭小作所」事件看身心障礙者的困境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19 Aug, 2019新聞報導,臺北市政府社會局向捷運工程局承租位於捷運古亭站之聯合開發公共住宅,即「奧斯町公寓大厦」2樓大約90坪的空間,再由社會局以招標方式,委託喜憨兒社會福利基金會於該地辦理「古亭工坊小作所」。基金...

接軌或脫軌——試爬梳後威權時期的司改脈絡
公共政策.孫健智:15 Aug, 2019意外的借鏡臺灣的法律體系,基本上屬於歐陸法系,而這套從歐洲學來、以德國法為主幹的法律體系,無論溯源至前清末年的變法運動,還是大日本帝國的明治維新,都起自當年的知識份子銳意西化、救亡圖存的企求。在當年...

紀岳良/死者為大?無違規肇事卻遭起訴,被放大的「未注意車前狀況」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13 Aug, 2019近來出現一起車禍爭議判決,一名女子在黃燈時駕車通過路口,撞上闖紅燈的男性騎士,該名騎士在事發後七個月身亡。檢察官起訴,一審法院認為該女子「未注意車前狀況」,所以即使車禍鑑定報告認為女子無違規、無肇事...

菜市場的法律學:有機農業的進擊之路(下)
公共政策.王子榮:12 Aug, 2019▍上篇:菜市場的法律學:有機農業的進擊之路(上)課堂小複習《有機農業促進法》這部法律一點也不簡單,上次課堂我們重新釐清了幾件過去常誤解的觀念——有機農業和農藥零檢出是不同的概念——過往混為一談下,反...

法院追討訴訟費用如秋後算帳?從小林村國賠案談起
公共政策.司法流言終結者:07 Aug, 20192010年,莫拉克颱風強力襲台,引發高雄市甲仙鄉小林村滅村事件,風災過後,倖存的175名小林村村民以政府未積極撤村等理由,提起國賠訴訟。歷經近10年奔波與敗訴,今年4月更一審判決,高雄市政府應賠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