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爭力
的結果:共找到 294筆 約 0秒
政府力推台鐵組織改造:公司化等同於民營化嗎?
公共政策.寇德曼:16 May, 2022行政院的《國營臺灣鐵路股份有限公司設置條例》草案預計將於本月底會期結束前,於立法院力拚三讀,將台鐵改制為鐵路股份有限公司,實施公司化,不少網友以為,這將是台鐵民營化的第一步,然看看許多公司化的公營事...

韓半島的南北彼端:《遣返》與《第二次遣返》的漫漫回家路
社會文化.彭紹宇:05 May, 2022韓戰後南北韓面臨分裂命運,以北緯38度線為分界,儘管同處韓半島,兩韓卻踏上截然不同的道路。彼此雖長期視對方為仇讎,官方近期也無檯面上接觸,兩國社會實際上暗中較勁。北韓屢屢挖掘地道、派遣間諜滲透至南方...

郝錦鱗/澎湖官方「數位化」作半套,應盡速解決旅遊交通系統的不便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15 Apr, 2022(※ 文:郝錦鱗,資訊工程師)每逢觀光季節,從南海觀光碼頭候船室排隊購票人龍到澎湖旅遊社團數千數百的遊程交通提問,都象徵著澎湖觀光季節的復甦與活絡。其中不難發現,有些狀況一再發生,似乎代表澎湖公部門...

賴宜欣/「潮名」大亂鬥:不只惡魔,還有皮卡丘!法律該限制命名嗎?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11 Apr, 2022今年(2022)1月,日本的法務大臣在「戶籍姓名假名讀法之法制化研究會(氏名の読み仮名の法制化に関する研究会)」上表示,針對戶籍登記的假名,是否該用規定統一發音方式,將與各方進行會商,並希望在明年(...

台灣交通勞動權益要「八國聯軍」相救?公車司機下車買便當的秘密
時事觀察.林柏勛:30 Mar, 20222022年3月18日台中發生一起公車司機在執勤過程中,下車買便當造成乘客乾等的事件,沒過幾天,3月22日交通部跟公會達成協共識並預告修法,限制遊覽車駕駛工時不得超過11個小時,並預計在6月上路以迎接...

林子立/是澤倫斯基的無知還是普丁的野心?俄烏戰爭的國際體系分析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15 Mar, 2022(※ 文:林子立,東海大學政治系副教授)為數不少的國內輿論,甚至是政治人物,對於烏俄戰爭的認知有很大的誤解,認為是烏克蘭挑釁俄羅斯,將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下稱NATO)寫入憲法,導致普丁以武力方式...

一種女性、兩種解讀:「收容烏克蘭女性」和「讚美烏克蘭女兵」的問題
時事觀察.V太太:09 Mar, 2022自俄羅斯總統普丁於2月24日正式宣布對烏克蘭展開武裝侵略後,這場從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發生於歐洲大陸上的最大規模戰爭至今已持續超過一週。烏克蘭人民的自由和安全受到威脅、遭受著生命與財產的巨大損失,...

林子立/福島五縣食品開放之後:對進入CPTPP的障礙還有什麼?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16 Feb, 2022(※ 文:林子立,東海大學政治系副教授)行政院本(2)月8日宣布開放福島五縣食品輸入台灣市場,為台日貿易障礙清除了最後一道關卡,現在對內必須加緊修法腳步,將國內法與《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下稱...

林子立/從罷免、公投到補選看台式民粹主義,此風可休矣?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13 Jan, 2022(※ 文:林子立,東海大學政治系副教授)從2020年6月起,這短短的一年半以來,台灣已經歷經了高雄市長韓國瑜、市議員王浩宇/黃捷、立法委員陳柏惟/林昶佐,其中還有去年12月的四項公投,社會進行了一次...

看看侯友宜,想想王金平:國民黨內還有「溫和路線」容身之處嗎?
社會文化.林運鴻:17 Dec, 2021這幾週公投攻防甚囂塵上,藍綠兩方都加油添灶,誓言拿下這次公投——總統與市長大選的灘頭堡。然而,儘管兩軍對壘氣氛熱烈,卻有人悄悄「脫隊」。在「四個同意」陣營,有一位動見觀瞻的人物,打定主意不淌這灘混水...

李明軒/「發大財」不再只是口號:台積電是否能重新榮耀高雄?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06 Dec, 20212020年好長一陣子,行經高雄市車流量相當大的中華路、七賢路口,舉頭就可看見一塊看板,上面寫著「煙斗雄跪求台積電投資高雄」,再以放大的字體強調「榮耀高雄」。這是該家餐飲業陳姓老闆自掏腰包掛上去的,身...
核電不是綠電!破除政治謠言,台灣能源轉型之路不能等
公共政策.蔡中岳:17 Nov, 2021「核電是綠電」這個長久以來的謠言,在公投前又開始流竄。日前,向來不惜以謠言支持核電的馬英九前總統,在木新市場的公投宣講中,直接跟社區民眾說「全世界都開始把核電看作是綠電」,國民黨的賴士葆委員在「國民...
美中和解了嗎?拜登政府如何看待對中貿易政策
時事觀察.徐子軒:27 Oct, 2021眾所矚目的美中貿易戰在十月份進入新的階段。歷經八個月的美中協議審查後,上任即將一年的美國貿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與其團隊有了初步結果。藉著公開演講的場合,戴琪宣布美國不會加劇與中國...

葉多涵/沒競爭力的傳統文化無用皆可拋?多元文化保存的意義
時事觀察.沃草烙哲學:25 Oct, 2021我以前曾覺得,保存傳統沒有任何意義:人總是要向前進,希望維持傳統的人只是被懷舊的情感牽著走、不希望跟隨自己長大的事物消失,重視物質生活、追求效益的現代人似乎不應該在乎這種感性。現代社會尊重每個人自我...

登一座人文的山:我們仍在台灣尋找走向戶外的意義
社會文化.城市山人:26 Aug, 2021迷上登山之前,我曾因公出差到美國加州舊金山南方的聖荷西(San Jose),任務是跨時區和亞洲同事合作維護機房的設備。深夜時分,我一如往常推開休息室的門,卻意外碰上一位中年老外。由於深夜的休息室通常...

半導體生死戰(下):美國禁令下,用「芯」良苦的中企們
時事觀察.徐子軒:22 Apr, 2021▍上篇:半導體生死戰(上):中國「芯」會碎一地嗎?4月中旬,美國商務部將七間中國政府單位和公司列入實體名單,包括國家超級計算無錫中心,其中著名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級電腦就在此地。拜登政府認為,這些...

洪貞玲/華視上架52台是政治或商業考量?從電視新聞困境說起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13 Apr, 2021空頻近四個月的52電視頻位,將率先由華視新聞資訊台進駐。NCC於3月31日通過系統業者申請案,中嘉集團所屬12家系統業者及聯維、寶福、南國三個獨立系統,可上架「華視新聞資訊台」,共計約124.9萬收...

文組發言被嗆「不意外」強調單一價值的台灣社會是狼性還是沒人性?
時事觀察.鳴人選文:28 Mar, 2021文/星際廢話線:艦長 Rogers在PTT看到一篇貼文,大體上是在說他是文組出身,在國內做了很多工作、包含約聘,但沒有工作把他「當人看」,除了薪資低,甚至公家單位帶頭違法、超出約聘時日還得自己補上勞...

李惠仁《上學去》:台灣高教體系的「私校悲歌」
社會文化.吳思恩:03 Mar, 2021執導《不能戳的秘密》、《蘋果的滋味》、《并:控制》的李惠仁導演,近日推出新作《上學去》,聚焦於探討台灣高教體制的亂象。本片緣於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下簡稱「社發所」)的停招風波,導演在該案事態緊繃...

林玫玲/「全拋世代」還有希望嗎?《大債時代》的青年負債議題
時事觀察.獨立評論在天下:20 Feb, 2021公視迷你劇集《大債時代》以3名性格迥異、卻同樣為錢所困的年輕人故事,刻劃出當代奮力求生存的青年圖像,也側寫了小市民想要有錢、卻反而陷入貧窮的窘境。這是齣沉重的寫實劇,道出年輕人在家庭、工作與金錢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