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爭力
的結果:共找到 294筆 約 0秒
「必須協助台灣」:美前副國安顧問博明給拜登政府的建言
時事觀察.吳介聲:17 Feb, 2021川普政府的「中國通」、美國前副國家安全顧問博明(Matt Pottinger)於2月3日發表離任後首次公開演說,強調台海局勢若陷緊張,是北京野心所致,期望拜登政府應以實質行動協助台灣避免衝突,並且切...

美軍變卦、台灣重災?空軍F-16戰機電戰系統之爭方興未艾
時事觀察.梅復興:20 Jan, 2021媒體報導,美軍將於今年3月底就符合台灣空軍「鳳展案」142架F-16V戰機性能提升計劃使用之外掛式電戰莢艙提出廠商方案評估結果,由我空軍決定選商。而在L3Harris(L3H)、諾格(NG)與雷神(...

羅世宏/新聞亂象的改變契機:中天換照爭議後,52頻道換誰上?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01 Dec, 2020朋友突然問我:「52頻道換誰上,你覺得比較好?」老實說,我只知道「換誰上都好」:換上任何一個新聞台都好,至少都會比中天新聞台好,因為後者的惡形惡狀已突破我對新聞台評價的底線。不過,另一方面,我也著實...

烏雲籠罩或撥雲見日?微軟在台灣設雲端數據中心的意義
時事觀察.徐子軒:04 Nov, 2020日前微軟(MS)宣布將在台灣設立數據中心,也就是Azure雲業務區域,預計於兩年內啟動。目前MS在全球約有65個中心,台灣將是第66個,雲區域除了提供基本的基礎結構即服務(IaaS)、軟體即服務(S...

賴怡忠/支持川普或拜登?試析美國大選對台灣的機會與挑戰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29 Oct, 2020最近因為一個英國民調發現台灣可能是全世界最挺川普的國家,引發不少討論。有人以此認為台灣人民「缺乏國際觀」,不知道川普本身在國際社會受到多少非議,才會因為近幾年的台美關係進展而沒有節制地拼命挺川;但也...

林子立/怎麼看美國大選?台灣愛川普有理,但川普愛台灣嗎?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22 Oct, 2020(※ 文:林子立,東海大學政治系副教授)10月22日將是美國總統大選第二次、同時也是最後一次政見辯論,雖然前三次總統大選都舉辦三次辯論,但是歷史上也不乏只有兩次的前例,像是1996年柯林頓競選連任時...

王俐文/當幼教體系強迫「透明」,我們會看見什麼?
時事觀察.獨立評論在天下:16 Oct, 2020「我兒子明明是男生老師卻讓他穿女裝,我覺得我的孩子遭受不當對待!」「男性教保員一直用手摸我的小孩,親他,還拉著小孩的手摸他的臉,真的好噁心!」「園長說現在的老師很難請,稍有壓力就喊著不做,對老師要多...

USCC警告「小心灰色地帶」:投資在美上市中企的風險
時事觀察.賀軍:13 Oct, 2020美國國會所屬「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USCC)10月2日警告投資人,投資在美國上市的中國企業,必須當心多種風險,其中特別要注意中企財報透明度不足,恐隱藏企業弊端、危及投資效益,並且可能威脅美國...

沉睡的巨人醒了:美台自由貿易是美眾院下個「政策問題」?
時事觀察.吳介聲:05 Oct, 2020中國十一國慶前夕,美國聯邦眾議院「中國工作組」(China Task Force)於9月30日發布最新調查報告,強調中共已是美國「最大的長期威脅」以及「世代挑戰」,並且坦言美國過去40年來對中「交往...

王宏恩/後疫情總統大選:美中衝突或互利?選民怎麼看中國?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05 Oct, 2020美國總統大選投票日僅剩一個月,川普與拜登也在各個議題上針鋒相對。川普總統在競選過程中多次批判中國,在今年年中開始因為疫情逐漸加大對中國的批判,進而在國防、科技、人權等議題上也增加對中國的指責,力道與...

《花木蘭》是慘痛教訓?迪士尼沉迷中國市場的利益與風險
時事觀察.吳介聲:17 Sep, 2020迪士尼新片《花木蘭》(Mulan)上映前後引爆爭議,除了香港、台灣、泰國民主人士發起抵制,在新疆人權等議題發酵下,連中共當局都禁止媒體報導,還遭到戰狼級官媒《環球時報》奚落藝術水準低落、誤解中國文化...

陳威臣/任期最長首相終須一別——安倍晉三施政總體檢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31 Aug, 2020日本政壇經歷了紛擾的8月,期間傳出自民黨高層不斷的餐敘、有意解散國會、首相安倍晉三身體不適將辭職等傳言,直到安倍兩次進醫院檢查後,最終還是在8月28日正式宣佈,因自身的宿疾「潰瘍性大腸炎」惡化,為了...

從「汽車之國」到「步行城市」:英美都市規劃專家給台灣的啟示(上)
公共政策.邱秉瑜:20 Aug, 2020自從1990年代以來,西方國家已發展出許多探討「行人與機動車輛關係之管理」的各種論述與實踐,諸多交通政策和計畫均致力於平衡各種交通方式之間的相對權力。進入2010年代後,不僅越來越多的城市公布行人計...

康旻杰/「Try共」時代:回應多元社會,合作住宅沒有理由缺席
公共政策.OURs 都市改革組織:22 Jul, 2020「為了找回昔日鄰里間的互助情誼與互相聯繫,共居(co-living)與共同住宅(co-housing)的概念遂成為可能解決問題的方案。當孤獨成為一種病,全球以『共居公寓』作為人際關係的解藥。」這段出...

科技大學是高職教育的延伸?該開放「高中應屆畢業生」報考統測嗎?
公共政策.黃偉翔:07 Jul, 2020檯面下談論多年,觸動技職圈敏感神經的議題,近日浮上檯面——是否開放「高中應屆畢業生」報考統一入學測驗、升學管道甄選入學及聯合登記分發?如果開放,將是技職高教端跟一般大學走向合流的一步。換句話說,科技...

林子立/脫歐與抗中「雙殺」下,CPTPP成英國經濟突圍希望?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23 Jun, 2020(※ 文:林子立,東海大學政治系副教授)英國脫歐已是毫無新鮮感的舊聞了,人們早被日復一日進展甚微的談判磨去興趣,直到強生(Boris Johnson)如願以償當選英國首相,逐一克服他的前任所達不到的...

林子立/罷韓成功:從民粹主義到民主韌性,全球化的能與不能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08 Jun, 2020(※ 文:林子立,東海大學政治系副教授)此次的高雄市長罷免投票,相信連最樂觀的反韓陣營,都不敢預估罷韓同意票能夠一舉突破韓國瑜當選市長的89萬選票。短短兩年之間,何以選民的投票傾向變化如此之大?如果...

移工普篩與大搜捕:馬來西亞新一波疫情襲來前的「防疫不平等」
時事觀察.陳洸銘:02 Jun, 2020馬來西亞政府從3月18日開始實施行動管制(Movement Control Order, MCO),直到5月4日進入有條件行動管制(The Conditional Movement Control ...

防疫保護主義:「逆全球化」襲來,世界貿易能重返舊觀嗎?
時事觀察.徐子軒:13 Apr, 2020繼G7外長虛擬會議後不久,沙烏地阿拉伯旋即在3月底提前召開G20領袖虛擬峰會,目的同樣是為討論新冠病毒的全球應對措施。在會後聯合聲明中,G20領袖表示會竭盡所能、隨時準備採取進一步行動,同時亦將挹注...

輸在歸化球員?從亞洲盃中華男籃慘敗日本39分談起
時事觀察.古硯偉:27 Feb, 2020中華男籃24日在台北和平館的亞洲盃資格賽面對日本隊一役,是繼2018年暑假慘敗給日本40分後,再度大敗39分。賽後,中華隊隊長陳盈駿有感而發表示:「日本有些球員我們2014年就看過,但這幾年之間,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