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駕
的結果:共找到 80筆 約 0秒
許淑淨涉禁藥:台灣之光後的空虛,如何自處?
社會文化.陳子軒:29 Mar, 2019這一天終於還是來了。身為一個運動迷,曾幾何時,隨著每一個拳擊手的KO、每一個短跑紀錄、每一個舉重金牌、每一個全壘打王、每一個環法自行車賽黃衫,在開口歡呼與讚嘆人類體能極限之前,總是得習慣性的憋一口氣...

東京新生/酒駕以外:台灣交通事故高發生率,已成新國安危機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27 Mar, 2019近來台灣為了加重酒駕罰則吵得沸沸揚揚,立法院也討論《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的修正。但是,台灣交通事故的發生,豈止是酒駕而已,從新聞可以發現,光從今年初開始就發生多起行人要過斑馬線時,遭到轉彎車撞死的...

移工們的好幫手——電動自行車會有酒駕刑責嗎?
公共政策.寇德曼:27 Mar, 2019酒駕修法可說是近來立法諸公熱門的話題,除了酒後開車、酒後騎機車外,有新聞指出近來酒後騎電動自行車的案例也逐漸增多,且其中還有不少被告是移工。電動自行車到底是「機車」還是「自行車」?為什麼酒後騎自行車...

酒駕零容忍破功?警方的科學證據「科學」嗎?
公共政策.司法流言終結者:25 Mar, 2019日前有新聞報導,宜蘭縣孫姓男子酒駕自撞民宅,呼氣酒測值每公升達0.22毫克,檢警以公式回推孫男事發時酒測值為0.31毫克,依公共危險罪起訴,但法官以個人體質不同,酒精代謝率有別,判孫男無罪。 判決結...

「累犯違憲」背後的司改議題:窮忙的司法官,虛擲的司法資源
公共政策.孫健智:12 Mar, 2019大法官釋字第775號解釋,宣告現行《刑法》第47條、第48條關於累犯的規定違憲,法界裡外議論紛紛。一如以往,這種既有理論背景、又涉及實務操作的公共議題,最能劃分言論市場的兩個世界。一個世界,是內行人...

壓力大刺人無罪?酒駕撤罰單離譜?破解兩則司法流言新聞
公共政策.司法流言終結者:07 Mar, 2019上個月(2月),《TVBS新聞網》上一篇〈女護理師無辜遭刀刺 法官:婦人壓力大無罪〉報導指出,去年5月,嘉義發生一名護理師上班時,遭到婦人拿水果刀刺傷,被依殺人未遂罪起訴的案例,但法官認定,婦人因為...

台灣行人欲斷魂:借鏡日本的「交通戰爭」與道路交通法
公共政策.邱秉瑜:05 Mar, 2019(本文由作者與國立臺灣大學日本語文學系學生許譯霖、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學生王子夏協作,特此鳴謝。)台灣「馬路如虎口」,交通安全問題嚴重,造成人命慘烈犧牲。根據內政部警政署的道路交通事故統計資料,20...

法院與庶民的歧見:酒駕刑事政策何去何從?
公共政策.寇德曼:27 Feb, 2019不能安全駕駛罪——俗稱酒醉駕車——自1999年立法以來的這20年來,與毒品(16.14%)、詐欺(15.32%)、傷害(13.14%,主要是車禍)、竊盜(8.11%),佔了地檢署偵查結案的被告人數三...

酒駕等於殺人?問題不在「擬制故意」,而在背後原因
公共政策.吳忻穎:18 Feb, 2019據報載,日前一名陳姓男子酒駕造成兩名騎士死亡,經查發現該名男子為酒駕累犯,輿論大為不滿,而輔上任月餘的行政院院長蘇貞昌則對媒體重話批評,直指「酒駕致死等同故意殺人」,法務部隨後也提出研議修正《刑法》...

酒駕等於故意殺人?法務部的一場鬧劇
公共政策.司法流言終結者:19 Feb, 2019近年來,酒駕新聞頻傳,酒駕車禍致死傷的新聞也時有所聞,皆成為政治人物與民眾關注的焦點。據媒體報導,農曆年前接連發生酒駕撞死人悲劇,台中市短短11天內連續發生重大酒駕事故,奪走5條人命,引發社會譁然。...

「績效」就是正義?談警察職權行使之理論與實務
公共政策.吳忻穎:01 Feb, 2019在政治中,服從就等於支持。這是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在其著作《平凡的邪惡》一書中的經典名言,也是筆者於2018年上半年度於新北市政府警察局演講「警察攔檢盤查實務問題研究」,每一梯次...

《你只欠我一個道歉》:司法日常的奇異展演
公共政策.孫健智:20 Nov, 2018(本篇非業配文,內文有雷,慎入) 另類的司法日常在臺灣的電影市場上,《你只欠我一個道歉》應該算得上罕見的作品:一來它出自遠在中東的黎巴嫩,二來它是法庭電影,而「來自黎巴嫩的法庭電影」好像不是什麼能吸...

牽車也算駕駛行為?員警濫權執法,新店分局斷章取義!
公共政策.司法流言終結者:12 Nov, 2018日前媒體報導,一名林姓男子於新店中興路一家薑母鴨店與友人聚餐,席間貪杯多喝了幾杯酒,餐會結束後,因擔心騎乘的機車違規停車遭拖吊,又擔心酒駕出事或遭罰,因此決定將機車「牽」到合法車格停放。 林姓男子在...

司法天秤傾斜了嗎?——揭開「緩刑」的神秘面紗
公共政策.王子榮:12 Nov, 2018近日一件酒駕撞死人的案件在第一審1和第二審2出現了不同的判斷結果,這次並不是在有罪、無罪之間出現歧異,而是在法律效果上有所不同而引起媒體關注。一審法院因被告賠償被害人家屬900萬元,所以動用刑法第5...

「叫剝削太沉重」——《這裡沒有神》鏡頭下的外籍漁工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17 Oct, 2018入夜後漁港轉角處的超商,旺季時人聲鼎沸,一如鄉鎮的廟埕,成為船員社交的中心。最多的是東南亞裔,也有少數南亞、非洲和大洋洲人,如同小小聯合國,各種語言都聽得到。超商內的店員,多少都會點英文,待久了的老...

為打假新聞?或為奪回監聽權?——談法務部提議修正通保法
公共政策.寇德曼:28 Sep, 2018近來假新聞的議題甚囂塵上,9月18日行政院指示由通傳會和內政部研議修法,在保障言論自由的前提下,如何對於假新聞進行管制。原本與此關係不大的法務部卻意外地出了聲,表示為了「打假」,有必要修正103年通...

呂紹榕/大型重機上國道(上):你是印象派?還是數據派?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04 Jun, 2018針對大型重機上國道的檢核,目前已經邁入第四季,待一年檢核期間完成後,便要就這四季的檢核數據加以評估大型重機有無能力上國道。易言之,如何詮釋這些數據,將是攸關是否放行大型重機上國道的關鍵因素。因此,本...

王子榮/國民法官:是鄉民的正義,還是殺戮的艱難?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07 Dec, 2017(※ 文:王子榮,臺灣雲林地方法院法官)司法院公布了「國民參與刑事審判法」草案(也有人稱國民法官草案,相對於現在職業法官),很快就成了各界熱議的焦點,司法院邁出的這一小步,卻是我國司法刑事審判實務上...

監獄裡的風燭殘年:高齡犯罪被忽略的另一面
公共政策.戴伸峰:15 Nov, 2017李爺爺:「教授,嚴格講起來,我這個不是叫做偷書!你也知道,我是高知識份子,我在國外讀到這麼高的學位,我是愛書人!就是因為太愛書了,所以我把書帶回家「珍藏」,我很愛惜書,這跟偷竊一點關係都沒有!」王奶...

鞭刑是對嚴刑制度的嚮往?新馬的實踐概況
時事觀察.陳洸銘:14 Nov, 201710月23日,台灣民眾在國發會的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提議對酒駕累犯、性侵犯及對幼童傷害等增設鞭刑制度,短短一周就通過5,000名的附議門檻,截至今日更有高達2萬5000名民眾附議,促使法務部需於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