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駕 | 搜尋結果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搜尋

酒駕

的結果:共找到 80筆 約 0秒

樂生療養院工程爭議:法院停工裁定如何「被塑膠」?

公共政策.王子榮:27 Jul, 2020

近來一則由臺北高等行政法院(下稱北高行)所發布的新聞稿,非常值得討論。該新聞稿是關於衛福部下轄的樂生療養院,因為其院區入口的懸空陸橋工程涉及環境影響評估,公民團體向法院聲請,希望能在環境影響評估確定...

通姦除罪以後,民事求償如何填補刑事缺位?

公共政策.寇德曼:24 Jun, 2020

司法院近日公布釋字第791號解釋,宣告刑法第239條即日違憲失效,讓台灣比照世界多數國家,不再以刑法處罰婚姻關係中出軌的一方。然而,司法院似是擔心民眾誤以為大法官鼓勵通姦,還特別在臉書粉專上強調,現...

穿制服的流氓?中和警「踹頭」私刑,並非執法何來過當

社會文化.石明謹:13 Apr, 2020

日前媒體上批載一段令人震驚的畫面,新北市中和分局員警在攔查違規時,將當事人推倒在地,並用腳踹踢當事人頭部,這樣的場景出現在號稱民主法治國家的台灣,著實令人覺得不可思議,而後續新北市中和警分局的處置報...

救護車車禍被判刑,衍生出哪些法律爭議?

公共政策.司法流言終結者:06 Mar, 2020

報載一名艾姓救護車駕駛,三年多前載送一名已終結所有醫療行為的彌留患者返家時,與一名機車騎士發生撞擊車禍,雙方均因此被起訴。高雄地院一審判決機車騎士、救護車駕駛分別拘役55日、40日。救護車駕駛將判決...

最難解的司改懸案:亦生又亦死,「三盲」重症患者眼中的司法

公共政策.吳忻穎:06 Dec, 2019

「司法改革」的議題,本該是讓司法越來越好,但不知為何近幾年來,卻不是就法論法、就事論事;那些本該以法律學理進行的思辨,反成欠缺法律常識的媒體與政治人物操作的熱門焦點。選舉期間,候選人高喊「司法改革」...

遇到議員就轉彎:避免成議會焦點,是警方執法依據?

公共政策.吳忻穎:31 Oct, 2019

日前傳出某分局的週報紀錄記載:「議會開議期間,如非屬重大惡性交通違規不予舉發,輕微案件則以勸導代替舉發,並注意執勤服務態度,避免形成議會質詢焦點。」這種「遇到議員就轉彎」的潛規則,長期以來在警界都是...

慎防中國計中計:陳同佳案,在收與不收之間

時事觀察.林志潔:21 Oct, 2019

連日來,由於在台殺害港人女友後逃回香港的港民陳同佳欲來台投案一事,引起台灣社會輿論沸騰,議論紛紛,在本案的收與不收之間,涉及諸多因素。本人先前協助林克穎引渡案,乃就本案所涉之議題,簡單整理並分析如下...

重刑行不行?酒駕「重刑化」利大於弊?

公共政策.寇德曼:15 Oct, 2019

近年,數量龐大的酒駕案件在媒體上不斷曝光,加深了民眾對酒駕的恐懼與對行為人的厭惡。報導所揭露的也不乏行為人多次累犯者,使得民眾希望以更重的處罰,來遏止此類行為。截至去年,警察機關每年取締酒駕件數就高...

德國人交通歷險記:從臺灣道路奇觀談公民遵法意識

公共政策.吳忻穎:02 Oct, 2019

日前一位甫到臺灣不到1個月的德籍交換學生,跟我分享他在臺灣生活的一些「驚奇」,臺灣的小吃、風景、文化,讓他大開眼界,但臺灣的「交通」,則讓他感到非常驚嚇。他分享了一個在臺灣搭乘計程車的經驗,來自德國...

從「移工」到「移人」——司法如何同理?

公共政策.王子榮:20 Sep, 2019

近日,一則網路報導吸引了我的目光,一群移工朋友們自發性地發起假日淨灘和淨山活動,在工作後(尤其移工朋友從事多為大量勞動的體力活)本該休息的週末,他們卻選擇在台灣的海灘或山上,撿拾被人們隨意丟棄的垃圾...

追車案羈押爭議:警訴諸情緒勒索的「媒體戰」,何以潰敗?

公共政策.吳忻穎:04 Sep, 2019

8月28日,新北市政府警察局汐止分局員警攔查一名交通違規騎士,該騎士不接受攔查而逃亡,員警因追車而發生擦撞,不幸殉職。警方依公共危險、過失致死等罪嫌移送該騎士,檢方訊後認不符羈押要件,而命限制住居。...

為給交代衝績效,弊端叢生卻怪司法的警政亂象

公共政策.吳忻穎:15 Aug, 2019

頃聞,有分局副首長對於轄內治安混亂、勤務編排問題導致基層血汗、移送品質堪慮等警政問題置若罔聞、不思解決,反而一味偏重績效數據,要求基層員警用漂亮的數字「給高層交代」,動輒開會檢討偵查隊、各派出所「績...

都別人的錯?酒駕新制所凸顯的「嚴以待人」問題

公共政策.司法流言終結者:05 Aug, 2019

近日,中央社推出酒駕專題,內容從被害者家屬、加害人、檢察官、法律與學者等多面向的角度探討,並從法院的歷年判決書中,整理出與酒駕事件相關的判決刑度,以圖表及互動的方式,讓更多讀者便於閱讀。 酒駕,一直...

不配合就是妨害公務?談嗆警「脫褲給你含」遭送辦爭議

公共政策.司法流言終結者:12 Jul, 2019

上個月底,有媒體報導,台中有名黃姓男子,因為毒品前科而遭列管,經過酒駕臨檢站時,黃男面對警方的身份盤查,也乖乖配合交出證件,然而,就在警方發現黃男有前科後,竟要求「配合打開後車廂」讓警方檢查。黃男認...

吹一下又不會死!員警有權「隨機攔檢」酒測嗎?

公共政策.司法流言終結者:20 May, 2019

日前媒體報導,台北市政府警察局發函重申,嚴禁員警趁駕駛停等紅燈時使用酒測器進行酒測,違者記申誡並追究派出所或分隊主管督導不周責任。 警方指出,部分警員趁著汽機車在路口停等紅燈時,拿出酒測器逐一測試駕...

地方的「向來如此」與執法的大破大立:談澎湖清明掃墓公共危險案

公共政策.吳忻穎:17 May, 2019

2015年9月,我從司法官學院結業,帶著對於海島生活以及改變地方的憧憬,收拾行李前往澎湖地檢署報到,開始為期2年的離島小地檢辦案生涯。我打從國小開始就在大台北地區長大,高中開始生活圈都在台北市核心地...

葉靜倫/在李大芝之後,我們能否做到「罪不及家庭」?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07 May, 2019

阿杏(化名)阿嬤今年63歲,房子被吃喝嫖賭的老公賣掉,兒子因詐欺與毒品案反覆入獄,媳婦早已離家。12年前,阿杏阿嬤帶著2個未滿5歲的孫子窩居到朋友家頂樓加蓋的倉庫裡,後來靠著里長幫忙申請了低收入戶補...

拒檢咬警判無罪:是司法銅人陣,還是警察巨嬰化?

公共政策.司法流言終結者:30 Apr, 2019

日前媒體報導,新莊一名楊姓男子在2018年7月底時沒戴安全帽被警方盤查,楊男表示身分證在樓上要上樓拿,員警把手搭在他左肩、手部,並以身體阻擋楊男,更要將他帶回派出所,楊男不滿並咬傷警察,因而吃上妨害...

你的軍法不是你的軍法:從「國軍是太監」到不假離營重判7年

公共政策.司法流言終結者:23 Apr, 2019

每次到了選舉將近,總會出現各形各色的政治人物百花齊放、萬家爭鳴。如2014年台北市長競選過程中的MG149案,現任的台北市長柯文哲雖然被檢察官傳去問,最後做出不起訴處分,但柯市長還是可以在各種場合喊...

監督司法,需要的是神對手!從一則殺人新聞爭議報導談起

公共政策.陳明呈:10 Apr, 2019

真正客觀的新聞不僅要報導事實真相,更要闡發事件意義。這樣的新聞不僅在事發當時動人心魄,更能夠傳之久遠。它的價值不僅在於「消息來源可靠」,更能與歷史展現相得益彰。這樣的新聞在10年、20年、50年之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