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 搜尋結果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搜尋

香港

的結果:共找到 1005筆 約 0秒

急著要外商選邊站?中國《反外國制裁法》快速通過的意義

時事觀察.吳介聲:24 Jun, 2021

日前在七國集團(G7)峰會前一天,中國人大會常委會於6月10日加速通過《反外國制裁法》,外商代表對此感到「中共特別焦急」,該法不僅不利發展業務、讓外商淪為政治犧牲品,並且對外國對中國制裁難有影響力。...

王宏恩/藍、綠、年輕人都接受的報紙——用數字送別《蘋果日報》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24 Jun, 2021

在我一路長大的過程中,《蘋果日報》對我有份特別的緣分。我第一次上街抗議被採訪還被貼出來,就是參加反媒體巨獸時被蘋果報導。我第一次做統計分析,研究各種星座上台大的機率,也是被蘋果挖掘出來報導,是我第一...

「台山核電廠意外疑雲」對台灣有影響嗎?極權國家發展核能的風險

公共政策.蔡中岳:17 Jun, 2021

根據CNN報導,位在中國廣東的台山核電廠有輻射外洩的高度風險,訊息揭露後引發各方討論。這訊息因為法國電力集團(Électricité de France, EDF)旗下的核電產品供應商法馬通(Fra...

詹氏/從政治冷漠到狂熱:《捍衛民主》外的反送中大小事

社會文化.Giloo紀實影音:11 Jun, 2021

「試問誰還未發聲?都捨我其誰衛我城,天生有權還有心可作主,誰要認命噤聲?試問誰能未覺醒?聽真那自由在奏鳴,激起再難違背的那份良知和應。為何美夢仍是個夢,還想等恩賜泡影?為這黑與白這非與是,真與偽來做...

年輕世代沒做過的事,為何要悔罪?一段台灣與德國學生的對話

公共政策.吳忻穎:08 Jun, 2021

只有坦誠面對過去,才能勇敢走向未來。六四剛過,不少外媒在這一天做了回顧報導。雖然在中國和香港被迫「噤聲」,香港的一些悼念活動也被打壓,1但極權政府或可堵悠悠之口,卻無法抹去人民歷史記憶中的傷痛,以及...

數位時代的媒體與印刷書(上):當紙本書刊從風光逐漸衰亡

社會文化.李志銘:28 May, 2021

這世上沒有一個人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每個人都在等別人來告訴他,該怎麼活。每個人都在迷茫,區別只是多與少。 ──楊德昌電影《麻將》台詞古語有云:「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藉此指涉人類與生俱來最基本的慾...

平台驅逐、中共滲透危機:彼得提爾抨擊「科技巨頭傾中」的啟示

時事觀察.吳介聲:20 May, 2021

美國網路科技領域重要人士彼得.提爾(Peter Thiel)上月出席尼克森論壇(The Nixon Seminar),會中批評網路平台巨頭過度傾中,以及對前總統川普的「平台驅逐」(Deplatfor...

丘美珍/少子化的真正訊息:為什麼沒有人想要當媽媽?

時事觀察.獨立評論在天下:14 May, 2021

前陣子,台灣成為另一個世界冠軍。在美國中情局(CIA)近日公布的全球227個國家與地區的生育排行榜上,過去的亞洲四小龍全部都在倒數前五名,其中,台灣更是倒數第一。我是三個小孩的媽媽,很自然地會從媽媽...

遭惠譽評級遽降三級,「華融危機」將吹起中國國企違約風暴?

時事觀察.吳介聲:13 May, 2021

中國規模最大的不良債務管理公司「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近期爆出鉅額債務危機,去年度業績報告持續暫緩公布,此嚴重異常現象導致市場擔憂其美元債可能違約,國際評級機構惠譽甚至將華融的長期發行人違...

電影大師的崛起:回味大衛連「英國時期」十部作品

社會文化.陳煒智:13 May, 2021

前不久,某個常在一起聊電影的影友開始鑽研占星,劈頭一句:「難怪你喜歡大衛連(David Lean)的電影,你們都牡羊座的。」其實自己並不習慣只用12種星座項目去框架、解釋藝術人生的種種,但遇到牡羊座...

戰火下的無情與有情:二戰時,一名台籍譯員和荷蘭戰俘的情誼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13 May, 2021

建忠的研究工作,常須前往墾丁國家公園量測環境污染數值,以確保南台灣的熱帶林相植被,不受工業化霾害的衝擊。忠嫂留美曾攻讀休閒管理學,故常陪建忠現地查訪採集指標樣本;國家公園管理處都會派位年齡長建忠一輪...

重建台灣音樂史觀(下):破除「民歌採集運動」的神話

社會文化.李志銘:07 May, 2021

▍上篇:重建台灣音樂史觀(上):被遺忘的民族音樂學家呂炳川▍中篇:重建台灣音樂史觀(中):呂炳川的民歌採集與學術典範之爭假如你想知道是誰控制了你,那就看看誰是你不能批評的人。——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

2021奧斯卡:收視新低、串流擠身,好萊塢仍在風暴中前行

社會文化.漢斯黃:28 Apr, 2021

2020年肺炎疫情肆虐,重創全球電影圈,拍攝作業延宕,戲院被迫閉門,商業大片紛紛退檔延期,影展亦是轉線上播映或取消暫緩,串流商機水漲船高,小螢幕與大銀幕的存亡對決越演越烈。邁入第93屆的奧斯卡頒獎典...

Pony/當代香港三級片《理大圍城》:直擊恐懼,留存歷史的證據

社會文化.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23 Apr, 2021

在極權國家,人想自由及有尊嚴地活著,就必然有反抗,也必然有悲劇。理大事件是香港一道癒合的傷口,也是香港歷史重要的一頁。盼望終有一天電影能除去格仔(馬賽克),讓每一雙勇敢、捍衛著自由的眼神都能被看見。...

2021奧斯卡紀錄片盤點(下):戰火、革命之火與療癒奇作

社會文化.翁煌德:21 Apr, 2021

▍上篇:2021奧斯卡紀錄片盤點(上):非裔美國人的生命故事《The Mole Agent》:關懷長照的偵探片另一部關乎年長者處境的傑作,則是來自智利的《The Mole Agent》(2020),...

《江/雲.之/間》:關於江濱柳、雲之凡以及「之間」

社會文化.陳煒智:20 Apr, 2021

說真的,一開始只是抱著「獵奇」的心態,想看看電影明星張震怎麼在舞台上詮釋「江濱柳」這個角色。所以呼朋引伴,想到劇場一窺究竟。其實,這份衝動和當年第一次看《暗戀桃花源》有點相似。那是在1991年9月底...

第12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從邊陲尋找「台灣觀點」 ft.林木材

時事觀察.鳴人放送:16 Apr, 2021

(※ 文:郭馨惠,鳴人堂編輯)「站在邊陲的話,比較容易看到事物的全貌。」原定2020年舉辦的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在疫情的衝擊下,延期至2021年4月30日至5月9日間進行,策展人林木材說...

橘貓/《佔領立法會》:在爭論與衝擊之中,抗爭者選擇齊上齊落

社會文化.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16 Apr, 2021

2020年,香港紀錄片《佔領立法會》入圍第57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並於金馬影展期間於進行國際首映;據聞,放映現場,有觀眾大聲以粵語喊出「光復香港,時代革命」口號,場面頓時在激情中有沉重。不僅是《佔領...

何瑞珠/《迷航》:「烏坎事件」十年,不知航向何方的民主小船

社會文化.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09 Apr, 2021

民主是一艘根本不知自己要開到哪的汪洋中的小船嗎?江湖險惡,小船會迷路,還可能會被浪打翻——民主小船似乎經常在迷航?電影一開始是一艘在暗夜中航行的漁船,片尾這艘船又出現了。長達三小時的《迷航》,其實拍...

蕭育和/血棉花背後:科技監控、結對認親,中國特色治理下的新疆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08 Apr, 2021

日前,歐盟、英國、美國及加拿大宣布就維吾爾種族滅絕問題,對中國官員實施制裁,這是自天安門事件後,西方世界對中國首次就人權問題實施制裁。中國官方一貫的回應是「一切都是不實指控」。近日,中國的宣傳部門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