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毒何以返毒?——藥物濫用防治教育的科普觀點 | 戴伸峰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反毒何以返毒?——藥物濫用防治教育的科普觀點

「向毒品宣戰」、「向毒品說不」是令人耳熟能詳的口號標語,大人小孩在各級政府反毒政策的強力宣導下,大多能朗朗上口。 圖/本報系資料照
「向毒品宣戰」、「向毒品說不」是令人耳熟能詳的口號標語,大人小孩在各級政府反毒政策的強力宣導下,大多能朗朗上口。 圖/本報系資料照

「向毒品宣戰」、「向毒品說不」,在台灣,這是令人耳熟能詳的口號標語,大人小孩在各級政府反毒政策的強力宣導下,大多能朗朗上口。台灣的反毒戰爭從民國82年時任行政院長連戰先生宣示開始迄今,已經轟轟烈烈的打了24年。單從年數上來看,已經遠遠超過事關民族存亡的八年對日抗戰。那麼實際上台灣的毒品問題是否已經得到根本解決了呢?

根據法務部分別於民國105年六月及七月公布的「毒品情勢分析(上)(下)」兩章研究報告結果指出,台灣的毒品情勢依舊十分嚴峻。首先,在毒品查緝方面,民國104年毒品查緝量4,840.2公斤,創民國95年來新高,而毒品的主要來源地為中國大陸與香港;在毒品供給方面,104年各級毒品製賣運輸和轉讓之偵查新收人數皆較10年前增加,並以第二級毒品之人數最多;在毒品需求方面:第一級毒品施用查獲人數明顯減少,惟第二、三級毒品施用查獲人數明顯增加;在吸毒者的施用年齡方面:第一、二級毒品施用者年齡以30歲以上者為主,第三、四級毒品則以24歲以下之青少年族群居多。

從上述的量化數據結果,我們實在很難說台灣的毒品問題日漸改善,更不能大言不慚的宣告我們已經打贏了「向毒品宣戰」的硬仗!為什麼如此呢?難道這24年來的反毒教育與宣導真的一點效果都沒有嗎?

點圖前往願景專題

▎Just Say No!

在這之前我們必須檢視目前台灣主流的反毒教育以及宣導作法。台灣現行的反毒教育及宣導基本理念與美國1980 - 1990年代初期的「Just Say No!」的反毒宣導作法具有共同的目標,也就是絕對不能讓毒品有任何機會戕害一般市民身心健康。所以在個人有可能接觸到毒品之前,人們就要勇敢的、理性的、堅決的向毒品說不,只要拒絕第一顆毒品進入自己的身體,就可以永遠的保護自己不被毒品所傷。

這類型「向毒品說不」的宣導,搭配著吸毒後的身心理傷害圖片或是影片等以「吸毒害處為主訴」的恐懼式訴求反毒教材,對於閱聽大眾不但具有震攝力,也確實保護了原本就是毒品危害低危險群的朋友,能夠拒絕毒品的危害。

根據法務部司法官訓練學院犯罪防治中心主任吳永達於民國104年10月7日發表於法務部司法保護苗圃之研究〈台灣毒品盛行率之比較〉文章指出:「台灣藥物濫用的整體盛行率為 1.29%,即在台灣約有30萬的藥物濫用潛在人口數」,就算加計上犯罪黑數的統計偏誤,在台灣毒品的盛行率與世界主要國家相比依然屬於低水準。同時,近十年來的毒品盛行率變化趨勢也尚稱平穩;除了盛行的毒品種類排名略有更迭外,台灣社會絕大多數的民眾並不是屬於毒品危害的高危險群。從這樣的數據資料就足以佐證,「向毒品說不」的作戰策略,在保護一般市民不受毒品危害的立場上是足夠且具有功效的。

但是為什麼毒品危害問題無法根絕呢?接下來本文將提供另外一個數據供讀者瞭解。

2016年,台中港海關破獲中部地區歷年最大貨櫃走私毒品案,查獲K他命270公斤、安非他命原料約1787公斤。 圖/本報系資料照
2016年,台中港海關破獲中部地區歷年最大貨櫃走私毒品案,查獲K他命270公斤、安非他命原料約1787公斤。 圖/本報系資料照

從量化數據結果,台灣很難說已經打贏了「向毒品宣戰」的硬仗。難道這24年來的反毒教育與宣導真的一點效果都沒有嗎? 圖/shutterstock
從量化數據結果,台灣很難說已經打贏了「向毒品宣戰」的硬仗。難道這24年來的反毒教育與宣導真的一點效果都沒有嗎? 圖/shutterstock

▎反毒標語的恐懼訴求,成「廣告不實」的負面宣傳

根據法務部公布「毒品情勢分析(下)」章中提到:在毒品再犯部分,施用毒品罪收容人出獄(所)後二年內之再犯率逾5成,也就是說因為施用毒品罪入監服刑的收容人,在其出獄後兩年內再度因為施用毒品而被判刑的再犯率超過50%!如果加計犯罪黑數的偏誤,這樣的再犯率的確高得驚人!我們可以這麼推論:現行的反毒教育恐懼訴求,對於保護「從未使用」毒品的一般市民遠離毒品危害是足夠且有效的;但是對於那些「曾經使用」毒品的朋友來說,恐懼訴求式的反毒教育並沒有讓有毒品使用經驗的朋友成功的遠離毒品危害的深淵。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別呢?在這邊,筆者先分享一個多年來親身參與各級學校反毒教育宣導時,常常遇到的提問。這個問題與目前急速惡化的校園K他命濫用問題有密切關係。

為了有效遏止K他命濫用並且宣導K他命的危害,各位讀者一定可以發現在各級政府單位,尤其是警政、衛福、教育等機構的門口,時常懸掛著「拉K一時、尿布一世」,這八個字的宣導標語。這八個字不但好寫、還有押韻,很快就成為近年來毒品危害防制教育中重要的標語。

然而,筆者在反毒宣教的過程中時常會有聽講者提出這樣的疑問:

老師,請問拉K一時的「一時」是指一個小時?一次?還是什麼意思?

這個問題看似輕佻,其實卻隱含著十分重要的宣導訊息缺陷。不管從藥理性上、生心理危害層面上出發,到底拉K一時的「一時」的真正意義為何,並沒有辦法有確定的正確答案。我們只能說:「只要曾經吸食K他命,就有可能造成膀胱傷害,並且帶來終身包尿布的不便與風險。」

不管從藥理性上、生心理危害層面上出發,到底拉K一時的「一時」的真正意義為何,並沒有辦法有確定的正確答案。 圖/取自紫錐花運動
不管從藥理性上、生心理危害層面上出發,到底拉K一時的「一時」的真正意義為何,並沒有辦法有確定的正確答案。 圖/取自紫錐花運動

上述的說明對於已經開始拉K的青少年來說,他們會很堅定的提出反論:「我身邊的朋友拉K,但是並沒有包尿布!」或是「我拉K時間很短,沒有到一個小時,不會包尿布」等,似是而非、漏洞百出的反證。這些反證雖然看似荒誕,但是卻誠實的反應出一般毒品的使用特性:短期內使用毒品所造成的生心理傷害遠小於使用毒品所帶來的快樂。這時候,「拉K一時、尿布一世」的口號讓已經拉K的青少年開始懷疑政府的反毒宣導真實性與正確性,恐懼式訴求的標語很容易就成為吸毒青少年在其「追求享樂」以及「個人健康不朽」的發展現象中,合理化自己吸毒行為,同時輕忽毒品真實危害性的負面教育素材。

不只在台灣,類似的問題也發生在鄰國日本。崛口(2016)針對日本反毒教育實務作法進行分析:日本最早與台灣有一致的作為,採用引自美國「Just Say No!」的觀點,推行所謂的「ダメ、ゼッタイ」(絕對不行運動),將拒毒教育的重點放置在「尚未接觸非法藥物」的青少年,希望透過「恐懼訴求」宣傳手法,建立青少年對於非法藥物的恐懼感以及戒心,以求得能夠達到嚇阻青少年對藥物的好奇心進而拒毒。

這類型口號式運動的推展淺顯有力,易於瞭解,在推展初期成效並不差。但是絕大部分的心理藥物在成癮初期帶給濫用者的感受幾乎都以快感、滿足、放鬆等正面感覺為主,因此以恐懼訴求作為宣傳主軸,漸漸出現反效果。尤其在年紀較輕的青少年、或是具有藥物嘗試意願的大學生身上,時常可以聽到類似:「學長都在用藥,也沒有看到他們有什麼不適應的問題呀!」的聲音出現,加上新興藥物的流行,恐懼訴求的反毒教育竟然出現年輕人覺得「政府誇大宣傳」、「成年人都說謊」的負面宣傳效果。

那麼針對這些已經有毒品使用經驗的朋友,我們是否應該調整並且提出比恐懼訴求更具有成效的反毒宣導作法呢?在提出相關作法前,我們必須先瞭解敵人,也就是這些被我們稱之為「毒品」的東西到底是什麼。

日本神奈川縣製作的反毒宣傳影片,因內容過於聳動在日本社會引起爭論。

▎甚麼是「毒品」?

從法律層面來看,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二條明確規定:「本條例所稱毒品,指具有成癮性、濫用性及對社會危害性之麻醉藥品與其製品及影響精神物質與其製品。」另一方面從心理層面來看,根據1994年出版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所謂的「癮」,其實是一種依賴的現象,因此時任台灣成癮科學學會常務理事的唐心北醫師,在2011年所發表的〈DSM-5診斷標準的改變 Part II DSM-5中物質及成癮疾患 (substance and addictive disorders) 之主要改變〉文章中提到:

世界衛生組織在1963 年以「依賴」(Dependence)取代「癮」這名詞,定義為:凡起因於重覆使用某種物質,且週期的或連續的使用後,產生必須依賴此物質的狀態。由於經常使用某種物質,身體和物質相互作用的結果使個體的心理產生對藥物的渴求和需要,生理上對物質產生身體依賴或耐受性,而無法停止使用,持續使用造成身心健康狀況的惡化。

從上面兩項定義可以發現,雖然在法律上、一般生活習慣上,我們常稱呼渠等為毒品;但是在生心理層面定義來看,這些毒品是一種具有成癮性的物質或是藥物。

其實不只是毒品,這個世界上有非常多的東西會讓人們上癮、依賴。菸、酒、檳榔、賭博等對人體具有較為負面身心影響的物質或活動外,其實像是糖、性愛、玩樂、運動等具有正面形象的活動或物質,也都會讓人沈迷其中、難以自拔。也就是說,毒品雖然可怕,但是它就像是所有會讓人成癮的物質或是活動一樣,最重要的癮頭的始作俑者就是——「人」自己。

因此,毒品真正可怕的地方在於一個人在缺乏正確的、安全的、充分被理解的情況下使用這些被稱為「毒品」的成癮性高的物質或藥品,所帶來極端嚴重且負面的後果:輕則影響個人身心健康、再則影響個人社會經濟之生產活動造成個人經濟困窘、社會功能失常、最嚴重則可能因為藥物毒性的交互作用導致猝死!

影片由In a nutshell團隊製作,用以說明為何過去你對上癮的認知都是錯的。

▎防治藥物濫用,需從恐懼訴求走向理性訴求

崛口(2016)整理日本政府近期的藥物濫用防治五年戰略計畫中,日本政府在拒毒教育方面,主要加強的部分就是藥物(毒品)濫用的真實性以及科學性介紹,從過去的「恐懼訴求」改變為「理性訴求」。為了達成藥物濫用(毒品)教育理性訴求的教育效果,在這個戰略計畫中,拒毒教育內容做了不小的修正,其中最重要的內容修訂如下列所示:

  1. 心理藥物(毒品)的腦神經科學機制的科普化介紹
  2. 將藥物濫用(單純使用毒品)的觀念由「犯罪」導引為「成癮症」(脫罪入病式的教育)
  3. 心理藥物(毒品)使用的初期效果與濫用後之危害比較
  4. 前導性成癮物質之作用及成癮預防
  5. 新興心理藥物(合成藥物)的介紹

以下我們將針對上述的各項作法作簡單介紹。首先在「心理藥物的腦神經科學機制科普化介紹」部分,強調心理藥物的主要作用其實是為人的中樞神經所在「大腦」帶來欣悅感、放鬆感等作用,透過心理藥物,人們得以短時間的改變個人的意識狀態,產生許多個人在日常生活中不容易達到的心理狀態,這樣的效果並不是「惡魔住在腦子裡」或是「頭殼壞掉」,而是大腦的神經連結的生理特殊性所帶來的效果。透過這方面教育的加強,讓聽講者瞭解被藥物影響下的大腦與平常的大腦有多麼的不同。

第二項作法的重點,則針對單純吸食的藥物濫用成癮者,在治療方針以及方法上進行修訂,也就是,與其將單純吸食的藥物濫用成癮者(不牽涉任何與毒品製造販賣運輸轉讓相關連犯罪行為)視為犯罪人進行處罰,轉向於將成癮者的單純成癮行為視為「成癮患者」進行醫療戒治。這樣的作法最快速的正面成效就是降低超收壓力極高的監獄體系,同時也能夠避免這些成癮者在進入監獄後,因為缺乏足夠的醫療照護出現嚴重戒斷症狀。更重要的是,避免成癮者在進入監獄後互通毒品訊息有無,反而強化了渠等出監後的藥物再吸食行為。

第三項作法的重點,在於忠實呈現各類型心理藥物在使用「初期」所帶來的身心反應,不刻意曲解藥物,但是對於心理藥物遭到濫用產生依賴後,對個體的傷害以及負面影響也要一併的忠實比較呈現。尤其是藥物濫用成癮者容易掉以輕心的「長期症狀」部分,更強調以正確的醫學知識為主軸進行宣教說明。

與其將單純吸食的藥物濫用成癮者視為犯罪人進行處罰,轉向於將成癮者的單純成癮行為視為「成癮患者」進行醫療戒治。 圖/本報系資料照
與其將單純吸食的藥物濫用成癮者視為犯罪人進行處罰,轉向於將成癮者的單純成癮行為視為「成癮患者」進行醫療戒治。 圖/本報系資料照

▎讓反毒不返毒,戰略制訂需具彈性

「毒品」,一個充滿著負面意涵的名詞,從向毒品宣戰以來,我們幾乎是節節敗退、作戰毫無章法。其實「毒品」的最原始狀態就是改變精神意識狀態的心理藥物,這些藥物就像是我們身體生病會吃的藥一樣,都是改變身心狀況的一種身體外來物質。刻意的抹黑、曲解,已經充分證實無法讓毒品銷聲匿跡,相反的,眾人敬而遠之的態度反而給毒品帶來了一種「黑色的神秘感」,讓人放鬆戒備、而深受其害。

最後筆者希望提出的呼籲是:反毒拒毒雖然是全民運動,但是更需要專業的客製化設計,針對不同的族群、不同的需要,制訂更具有彈性的反毒策略,才能真正的落實反毒與拒毒。

專題 反毒不返毒(點圖前往)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