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的反撲(終):陌生者間重大犯罪的防範 | 戴伸峰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邊」的反撲(終):陌生者間重大犯罪的防範

每當重大犯罪事件發生,媒體莫不強調其「隨機犯案」、「被害者無差別」等特點,但是仔細想想,前述案件之犯罪嫌疑人真的都是隨機?無差別的犯案嗎? 圖/歐新社
每當重大犯罪事件發生,媒體莫不強調其「隨機犯案」、「被害者無差別」等特點,但是仔細想想,前述案件之犯罪嫌疑人真的都是隨機?無差別的犯案嗎? 圖/歐新社

這是「邊」的反撲系列文章的最終回,第一篇我們了分析了為什麼人們之間要排斥彼此?而第二篇我們則討論了被排斥的人會產生甚麼樣的行為與心理反應?第三篇則以一樁「精心設計」的心理學實驗,驗證當人們被社會排斥後,「反撲」的心情與行動。

最後,我們將探討最終極的邊緣反撲——陌生者間重大犯罪。

陌生者間重大犯罪

什麼是陌生者間重大犯罪?這個不甚熟悉的名詞,其實在近年來以不一樣的面貌頻繁出現在台灣媒體版面。

「隨機殺人」、「無差別殺人」,這些名詞想必讀者一定非常熟悉,從台南湯姆熊、台北捷運、內湖街頭、北投國小校園……,這些令人傷心又震撼的犯案地點,一定勾起了讀者對於關連案件的驚恐與擔憂。

每當上述重大犯罪事件發生,媒體莫不強調其「隨機犯案」、「被害者無差別」等特點,但是仔細想想,前述案件之犯罪嫌疑人真的都是隨機與無差別的犯案嗎?透過上述重大犯罪案件的分析可以發現,這些重大犯罪事件的嫌疑人在選擇被害者時其實已經過一定的勘查,他們傾向於選擇容易下手的、忽視環境危險訊號的與避人耳目的隱蔽地點;換言之,這些被害者與地點的挑選,其特徵皆為容易遂行犯罪之行為。

所謂的「隨機」、「無差別」是從社會大眾的角度來看,覺得自己好端端的走在馬路上,怎麼就遭遇犯罪了?從上述的特點,這些重大犯罪事件之所以造成社會震撼以及恐慌,其最主要的原因在於「加害者」與「被害者」之間,在犯罪事件發生前並沒有任何的接觸,加害者感覺上幾乎是「隨隨便便」的就遂行一己之犯罪行為,被害者則是「不明不白」的慘遭被害。

這樣的犯罪型態與過往較為常見的「人際衝突」、「金錢糾紛」、「感情問題」等所引致的重大犯罪事件不同。所以本文希望透過這樣的分析,先建立何謂「陌生者間重大犯罪」的概念。

從社會排斥看陌生者間重大犯罪

既然加害者與被害者之間在重大犯罪事件發生前並沒有任何的接觸,那到底是哪一個「點」觸發了加害者的犯罪行為?

日本犯罪心理學家,前日本犯罪心理學會會長大淵憲一教授提出以「社會排斥」為基礎的陌生者間重大犯罪解釋模型。大淵憲一教授長年來以「衝突」、「人際糾紛」、「團體動力」等社會心理學議題為研究重心,嘗試分析重大犯罪事件背後的社會心理學因素。以下是大淵憲一教授在2015年退休紀念講堂上所提出的陌生者間重大犯罪事件的暴力心理機制模式。

圖/大淵憲一(2015)
圖/大淵憲一(2015)

從上面的圖示中,重大犯罪事件的發生遠因一般都來自於「壓力慢性惡化」的過程。生活難免充滿壓力(壓力源),對人們來說,壓力可以成為阻力,也可以成為助力。但是如果不去處理壓力,放任壓力源惡化,當事人就會開始感受到壓力的增加。這時候,適當的社會協助或是接納,將可能提供給人們一些支持或是協助的資源,幫助當事人解決壓力源所帶來的壓力感受。

相反的,如果有人因為壓力尋求協助,但是卻受到無情的拒絕或是排斥,這時候,社會排斥將成為轉化壓力感受的催化劑,一步一步帶來衝擊性的結果。

當壓力累積到一定程度,人們會開始將壓力的因素往自身內部開始轉化與累積。當事人開始對自己感到絕望、怎麼做都做不好、自暴自棄,嚴重者可能會引起個人自尊心的受損。此時,社會排斥更加強了當事人對自己「被社會遺忘、拋棄」的被排斥感,這種對於自我狀態的負面想法,慢慢地成為壓力轉化成激烈手段的重要機制。

到了犯行動機的最後階段,當事人對自己已充滿遺棄式的絕望感,他不再想著如何與他人互動,不再想著如何順從社會規範,他們可能對自己充滿悔恨,希望透過自我毀滅(自殺自殘)解決一切壓力。亦或是,他們會對社會充滿仇恨式的敵意,想要「再一次」證明自己的能力,但是卻又苦無機會融入社會,最後在強烈的自我顯示慾望催化下,幹下了自己心中所認為的「一件大事」!

發生於2008年的日本秋葉原隨機殺人事件現場。 圖/美聯社
發生於2008年的日本秋葉原隨機殺人事件現場。 圖/美聯社

陌生者間重大犯罪的防範:建構一個更為接納的社會

從前述的心理機轉我們可以發現,陌生者間重大犯罪的加害者心中有一個被「社會排斥」操控的小劇場。在劇場中,社會排斥就像是一把榔頭一樣,慢慢地摧毀了當事人的自尊,以及對人的信任與互動,最後讓人們選擇玉石俱焚的犯罪方法,震撼社會。

其實這些重大犯罪事件的加害者在犯罪行為前,並不是出自衝動隨機,也不是非要執行到底。犯罪學者針對陌生者間重大犯罪個案加害者進行深入的分析後發現,陌生者間重大犯罪加害者在遂行犯罪行為前,常常會出現「求救」訊號。從日本秋葉原無差別殺人事件到台北捷運殺人事件,許多案件的加害人都在案發前持續發出「犯案宣言」。

如秋葉原事件中的加害者加藤智大,在衝撞行人前,只要有機會,就會在網路平台上留下訊息,宣告自己的犯行。台北捷運殺人事件加害人鄭捷一樣在犯案前向自己的同窗好友洩漏犯案的行動,同時在其高中的創作詩集中不斷透露出犯案計畫。

也許可以這麼說,這些加害人在感受到社會排斥後,還是持續地釋放「希望被接納」的訊息,如果我們有機會透過這些蛛絲馬跡採行更為接納的應對行為,而不只是酸言酸語的挑釁與激發的話,是否有可能降低他們的加害行為?

寫在最後

很可惜的,在高度運作的現代社會裡,「關心他人」的同時也代表著對於自身時間以及資源的浪費。加上屢次發生的陌生者間重大犯罪,往往都在加害者不清楚說明自己犯案動機的情況下,便被人們所遺忘。

此外,社會大眾也無法透過這些加害者的陳述,真正瞭解他們心中最深沈的想法,最後,陌生者間重大犯罪帶走了人與人間的互信、帶走了人與人間的關懷、帶走了人與人間的溫暖,換來的,則是永不間斷的慌張與震撼……。(「邊的反撲」全系列完)

2014年台北發生捷運隨機殺人案震驚台灣社會,民眾前往事發地點獻花哀悼。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2014年台北發生捷運隨機殺人案震驚台灣社會,民眾前往事發地點獻花哀悼。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