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的反撲(二):被社會排斥,哪些行為改變了?
在前篇文章中,我們談到了為什麼會發生社會排斥,這種根源於資源有限的團體運作,是人類走向團體生活時無法避免的現象。
接下來我們將把焦點轉向,看看哪些個體容易成為被排斥的目標?被社會排斥後,個體又會有哪些行為變化?
一種不愉快的經驗:被社會排斥
如果我們回憶一下成長歷程中,有沒有那種「被排擠」、「被疏遠」、「被隔離」的經驗,絕大多數的讀者朋友們一定會心有戚戚焉的回答:「嗯,我曾經被排擠過……」。就如同現在流行的「邊緣人」一詞般,被社會排斥幾乎是所有人都無法避免的生命經驗。
心理學家一直以來對於「被社會排斥」後,當事人的心理以及行為變化有高度興趣,透過社會心理學實驗的設計及操弄,心理學家紀錄了許多研究參與者在經歷社會排斥後所出現的行為以及情緒變化。相關研究成果整理如下表一所示。
實驗依變項 | 社會排斥的效果 |
---|---|
攻擊行為 | 在握有足夠的反擊工具的情況下,被團體排斥的人會對排斥自己的人發動攻擊;可怕的是,這些攻擊行為並不僅限於發起社會排斥的始作俑者,被團體排斥後的實驗參加者對於無關係的第三者也會出現明顯的攻擊行為。 |
利社會行為 | 被團體排斥的人比較不願意奉獻時間擔任義工,也比較不願意在遊戲中表現出合作行為。 |
自殘自傷行為 | 被團體排斥的人傾向於作冒險性較高的決策;容易出現不健康的飲食行為(高熱量);行動不積極造成作業延遲。 |
認知能力表現 | 被團體排斥的人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學習意願降低、工作表現下降等現象。 |
情緒和氣氛 | 被團體排斥的人會經驗到悲傷、憤怒的情緒以及孤獨的氣氛;某些場合會出現沮喪、焦慮或感到壓力等情緒反應。 |
▲表一、社會排斥實驗操弄變項與效果
從上面的整理表中我們可以發現:社會排斥的確會造成實驗參加者出現各色各樣的負面行為反應,其中最顯著增加的就是「攻擊」行為。但是更令人玩味的是,社會排斥經驗在某些情況下卻會提高人們對團體歸屬感的需求,以及與其他人人際互動的需求。換言之,被社會排斥,就像「被一群人從同舟一命的船上拋入茫茫大海,只要能夠抓到一根浮木,要我做什麼都願意」的感覺。
這時候人們反而會抑制自己的自私利己行動,然後強調自己是順從團體規範的,因此遵守、並服從團體規定等利社會的行為便會增加。不過這樣的行為變化並不常見,大部分的研究成果依然指出,社會排斥會造成被排斥者產生較為負面的行為以及情緒反應。
社會排斥效應的心理動力成因探討
但是,為什麼社會排斥會讓被排斥的人出現那麼多負面的行為與情緒反應?其心理狀態的轉折又是什麼?
首先我們來思考團體生活這件事情。「人是群居的動物」,為什麼人要群居?心理學家也做了很多層面的探討,其中不外乎:資源(食物、福利)的確保、安全(守望相助)、人際交流(心靈滿足)等等的需求。但是團體生活除了滿足人們的需求外,我們也相對要付出很多很多的努力,才能讓自己不被團體踢出去!
因此我們可以這麼說:一個人為了要讓團體接納自己,他必須壓抑自己的利己心態,學習合理控制自己的需求,才能夠與社會團體成員有最大的交集與互動。所以我們可以說支持團體運作的基本心理機制,便是這種對於「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自我控制心理。
換句話說,人為了要維持被團體接納的群居生活,首先必須要放棄很多個人的喜歡與堅持。最簡單的例子,當大家約聚餐的時候,也許你今天想吃日本料理,但大家都想吃牛肉麵,為了還能跟大家一起去吃飯,「好吧……今天我就跟大家去吃牛肉麵吧……。」就是這種失望的感覺了。因此,群居的團體生活並不是一張免費的電影票,這是需要付出犧牲小我做為代價的痛苦抉擇。
心理學家Baumeister et al.(2004)提出內隱契約假說(implicit bargain),來說明社會排斥之所以會引起負面行為或情緒反應的心理動力。內隱契約假說強調,為了維持社會團體運作,人們必須要控制一己自私的欲望和情緒,並且依照社會規範(法律、習俗、道德)來生活及行動。
人們大多抱有以下信念:如果我壓抑自利心態並且遵從社會規範的話,我就可以期待自己得到來自團體的正向回報。因此人們壓抑自己的情緒與欲望,這就是默契假說的思考模式。人為了從團體獲得需求、滿足而選擇「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然而,社會排斥卻讓人對這樣「銀貨兩訖」的心理默契感到「被背叛」。
我明明已經犧牲這麼多了?你們怎麼還是不讓我擁有權利、分享福利?
社會排斥讓那些認為自己不管怎麼努力都得不到回饋的人,認為「犧牲小我」的忍耐已無必要,不管自己表現如何乖順服從,都得不到團體的認可,也無法加入團體獲得保障與福利。
這種被社會排斥的感受會讓人們產生「放棄服從、追求自我放縱」的念頭,而此便會引來更多後續的社會不適應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