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旅行提升我的心靈檔次」聽聽就好?
為什麼出國遊玩會是台灣人渴望的心靈角落?出國玩就代表我比較高檔?文化歧視的潛藏性優越感?渴望獲得社會普遍認同的一種好棒棒?
在網路農場中,旅遊文章本來就算是常勝軍,寫旅遊總能引起很多人的注意,談女性旅遊勇闖世界更是。別說台灣如此,老外也如此。不然你看看《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Eat, Pray, Love)都是誰去看的?引起什麼樣的話題?還有另一部片情節還直接演男主角為了討好女生,感性地說:「我最喜歡的電影是《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喔!」當場戲院笑聲此起彼落,言下之意如何?觀眾心裏約莫可猜出個幾成。
近期引發討論的「年輕小夫妻辭職遊歐洲260天 一人只花台幣4萬元!」這個新聞其實一次打到兩個旅遊熱門選項:辭職旅遊以及省錢經濟。
辭職旅遊堪稱是旅遊界的魔王選項,台灣因為整體起薪制度加上大環境景氣不佳,使得人們想要卯起勁發狠辭職旅遊的話,無疑夾帶了幾分冒險勇氣。這算是正面詮釋的。有人努力存錢再出國體驗個一年異鄉生活(之前那個26歲女生出國一年的新聞就是如此),有些人先天資本環境比人好,自然也比人有本錢辭職旅遊。
其實不少台灣鄉民「渴望」擁有一樣的體驗值,但不可能達成小夫妻或是26歲女生的壯舉。所以,明明看起來是很正面的文章,也轉化成了酸性討論。表面上是這樣的,但其實裡面還蘊藏了一個旅行價值觀。就是:
通過旅行,我是否成為了更好的一個人?藉由異地文化交流,是否就能多說些文化差異而證明見多識廣,而不自覺地踩上了文化菁英發言權?從旅行或是流浪再回過來看紛紛擾擾的小小台灣,我的心靈是否就大大提升,成了世界村的知識份子?
簡單來說就是,很多人覺得旅行就能提升自我,這個答案很難定論。但是多半旅行者確實長進知識/常識,喝了很多碗心靈雞湯營養確實多很多,但拉出來的更多。剩下什麼在腦裡?還真是不一定。如同《白日夢冒險王》中的男主角,繞了世界快一圈,才發現要追求的那張底片一直在自己身上。
我們到底要看多少作品或是聽多少演講,還要反覆聽到:「真正的成長在你心靈,只是你一直不知道」這類的(屁)話。
羨慕別人出國玩,那就自己也出去走走看看,至於渴望通過旅行提升心靈檔次,真的聽聽就好。人生三大誤會就是:真愛、旅行與加薪,這三個選項充滿各種誤會與誤讀。我們總以為理想或是某個進化版的自我,會在某個異地觸發誕生,猶如天啓一般地受聖靈感召。到了某個地方,我就會更好,然後發現其實什麼也沒發生,甚至更狗屁倒灶的鳥事都發生,回到故鄉,原來外國的月亮真的沒有比較圓。
至於省錢經濟,廉價旅行這個選項,小夫妻靠著:勞動換宿(help exchanging)、沙發衝浪(couch surfing)、非根主義撿垃圾桶(dumpster diving)、路邊搭便車(hitchhiking)這些技巧。
這裡面有些行為有其風險,小夫妻運氣好才沒事。更何況小夫妻應該是持觀光簽證去玩,有人低調地勞動換宿張羅部分生活費,但小夫妻資料那麼清楚,可能要稍微避諱一下才是。dumpster diving這門生意還得跟不少人競爭,要從垃圾桶撿到好貨是學問中的學問,近期聽說很多賣場已經把垃圾桶還上鎖了,就是為了降低這類情況。couch surfing是最常見的,但風險很高,也不容易睡安穩,有些人去睡超廉價青年旅社(Hostel),會遇上哪樣的背包客更需要運氣。Hitchhiking沒事就沒事,有事就真的很有事。我只能說小夫妻真的很幸運。
小夫妻文章中有很多省錢妙招非常值得參考,確實計劃地越精準就越省錢,能找到另一個與你體驗省錢經濟的伴侶更是不容易。而且這些有「風險」式的冒險,會幫旅行帶來許多難以抹滅的珍貴記憶,但能省到這種程度,都還很平平安安,小夫妻的八字應該夠重。不像本人第一次出國飛到伊朗,出境後轉機到杜拜機場時,被驗出護照居然沒有伊朗離境證明而差點把本人遣送回伊朗。旅行中真的有很多莫名其妙而且不可思議的怪事,想學小夫妻的省錢技巧,也要秤秤自己的好運指數有多高才行。
當然,如果你只是想趁年輕出去走走看看,避免老了才有本事出國卻沒力氣,這是一個很單純而直覺式的美好祝福。把出國當充電,想出國也要靠衝動,想做啥就找一個說服自己的理由。別卡在原地,既吃碗內看碗外,又眼紅別人出國而說三道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