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橋牌社
的結果:共找到 16筆 約 0秒
《國際橋牌社2》的1996年飛彈危機:金馬人的戰地經驗再理解
社會文化.劉亦:06 Oct, 2021大學畢業旅行,我和同學回到馬祖。午後,我從民宿走往東莒燈塔,海風襲人欲醉。我好奇路邊一間一間空蕩蕩的大車庫是什麼?沒有柵欄、鐵捲門,空間也巨大得不像為一般車輛而建。它們在島上荒蕪的路段受風吹日曬,像...

劉亦/同島一命:冷戰馬祖記憶,與疫情下的「文化逆輸入」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25 May, 2021(※ 文:劉亦,台大社會系畢業,現就讀台大台灣文學研究所,母系家族來自西莒島田沃村。)最近疫情緊繃,政府與媒體不斷高呼「同島一命」,團結抗疫。也許有些人能從字句的壯懷激烈中嗅出它的戰爭氣息,也許有些...

2020台劇回顧:十三個「不能錯過」的精彩演出
社會文化.鄭秉泓:21 Jan, 20212020年真是奇妙的一年,因為疫情關係無法出國玩樂,整個暑假安安份份待在電腦前追劇。這是我第三次擔任金鐘獎評審,評的是戲劇節目類,評選範圍共計最佳戲劇節目、導演、劇本、男女主角及男女配角、新演員八個...

雅豊斯/真言套索=測謊機?《神力女超人》背後的法律彩蛋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25 Dec, 20202017年,首部由女性執導的女性英雄電影《神力女超人》被譽為DC英雄系列電影中最好看的一部,票房高達8.218億美元,還超越男性英雄一籮筐的《正義聯盟》。如今女神再次降臨,確實不同凡響,續集《神力女...

雅豊斯/被法律耽誤的音樂人?榮獲金曲、金馬獎的「斜槓律師」們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03 Dec, 2020在今年的第31屆金曲獎與第57屆金馬獎中,有兩位金獎得主受到法律界的高度關注,一位是獲得金曲獎「最佳台語男歌手」的歌手蘇明淵,另一位則是榮獲金馬獎「最佳電影原創歌曲」的詞曲創作人陳文華,這兩位不僅是...

雅豊斯/戰鬥的法律人:林山田教授與廢除刑法100條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14 Jul, 20207月15日是解嚴紀念日,對臺灣近代民主史略有耳聞的朋友,大概都有聽過「廢除刑法一百條」這個歷史名詞,可能也知道刑法第100條或《懲治叛亂條例》「二條一」在戒嚴時期的「威力」。不過根據我的隨機抽樣調查...

雅豊斯/讀書也犯法?從《國際橋牌社》回顧白色恐怖與「二條一」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16 Mar, 2020臺灣第一部政治職人劇《國際橋牌社》(下稱《橋牌社》)第4、5集中,江志偉的兩位學弟簡正仁和蔡偉明去日本拜訪史明先生,還在大學裡成立讀書會、研讀《臺灣人四百年史》,因而遭警調進入校園拘提。在偵訊室裡,...

吳玟嶸/《國際橋牌社》的海上孤軍:黃國章命案25年真相未白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12 Mar, 2020《國際橋牌社》第六集開頭,採蚵人看到一具白衣屍體嚇得驚慌失措。畫面切換,一名婦女接到電話後話筒掉到地上。雖然《國際橋牌社》裡某些故事是虛構的,但真實世界確實有發生這起案件:這具白衣屍體是黃國章,當時...

王鼎棫/《國際橋牌社》:面對未爆彈郝柏村,李登輝如何打一手好牌?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11 Mar, 2020電視劇《國際橋牌社》裡的黎清波,是個個性沉穩低調,經歷黨內主流派與非主流派政爭後順利就任總統;面對隨即而來的內外交迫仍能運籌帷幄,照顧好黨內的質疑聲音,並回應黨外越發高漲民主聲浪的硬角色。實際上,這...

楊雅安/台灣雙首長權力之爭:《國際橋牌社》裡的「黎楚對決」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06 Mar, 2020戲劇《國際橋牌社》以1990到1994年的台灣政局為背景,部分角色設計也取材自當時人物。劇情中「中國國家黨」建立中華民國政權,其中由楊烈飾演的黎清波,在強人總統過世後出任總統,成為第一位台灣省籍的總...

雅豊斯/《國際橋牌社》的黑名單與拉麵:那些回不了家的臺灣人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05 Mar, 2020在臺灣第一部政治職人劇《國際橋牌社》第四集中,臺灣文化研究社的簡正仁和蔡偉明離開阿偉的店後,續攤到麵攤吃麵。吃著味道清淡的陽春麵,簡正仁突然有感而發:「好懷念日本的拉麵喔!」蔡偉明問:「你是說,日本...

台劇發展新思維:《國際橋牌社》如何影響影視產業?
社會文化.彭紹宇:03 Mar, 2020《國際橋牌社》第一季已完結,作為台灣首部政治劇,開播以來話題不斷,高討論度相當程度代表高收視,台灣人終於有了自己的政治劇,多年後我們再回頭看向此時,《國際橋牌社》將位於什麼樣的歷史定位?《國際橋牌社...
蔡孟翰/《國際橋牌社》中「拆掉立法院招牌的運動」——520農運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25 Feb, 2020在戲劇《國際橋牌社》中,演員在一段對話中提到「那個拆掉立法院招牌的運動」,究竟是什麼社會運動讓立法院的招牌被拆了呢? 台灣解嚴後,各種社會運動興盛,人民嘗試透過走上街頭宣揚理念,尋求政府及政策的改革...

廖伯威、江鎬佑/搜索權限爭議:《國際橋牌社》裡的「中晚事件」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26 Feb, 2020在戲劇《國際橋牌社》中有一集,警總前往報社搜索,大搖大擺地走進去,不僅拒絕出示搜索票,甚至指著腰間的槍說「這就是搜索票」。從今天的角度來看,絕對會覺得警方的行動有侵害人權疑慮,但從「無所忌憚」到「人...

2019台劇回顧:打進國際市場的「類型劇」,能否成今年跳板?
社會文化.潘怡豪:20 Jan, 20202019年電視戲劇類型多元,包含靈異驚悚、燒腦推理、愛情偶像、社會寫實、職人劇、家庭通俗、原著改編到校園青春等等,都在短短的一年中,讓台劇市場有了豐厚的能量開展。各戲劇除了穩固台灣的市場性,海外成績...

潔西卡/台劇作為文化國防——談《我們與惡的距離》及《國際橋牌社》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14 Apr, 201990年代有一種說法,彼時剛剛解嚴,密集的國會全面改選節奏,使每次選舉都是關鍵時刻(moment of truth)。因為在一次次選舉結果的反覆確認中,台灣社會的民主和開放呈現一種螺旋式的上升,讓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