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1
的結果:共找到 2518筆 約 0秒
宗教迫害、貿易失信、香港議題:川普聯合國演說劍指中共
時事觀察.吳介聲:03 Oct, 2019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出席聯合國大會發表演說,強調保障宗教自由、宣揚美中貿易戰理念以及捍衛香港自由民主,在中共建政70週年以及10月華府經貿談判之前,持續對中共施壓。川普在聯合國第74屆大會發表系列演說,...

陳怡/除了同情,下一步呢?寫在少年中實彈之後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03 Oct, 2019(※ 文:陳怡,香港暴政見證者)10月1日,中國共產黨建政70週年的大日子,也是目前香港反送中運動暴力頂峰的一天。因民陣申請的遊行不獲不反對通知書,網友號召當天在香港六區,包括沙田、深水埗、屯門、灣...

何韻詩遭潑漆案:法治還人治?羈押也要符合社會期待?
公共政策.司法流言終結者:02 Oct, 20199月29日,全台多處有以「撐香港,反極權」為訴求的聲援香港反送中遊行活動。然而,當日上午遊行出發前,香港歌手何韻詩在接受媒體聯訪時,遭到胡志偉、梁太富兩人喬裝成香港示威者接近並潑灑紅漆,兩名犯嫌犯案...

沈軒宇/當弱勢成為更弱勢:氣候變遷下的高風險族群
社會文化.Right Plus 多多益善:27 Sep, 20192019年是全世界青年群起為氣候罷課的一年,年輕人向大人們訴諸世代正義,要求正視氣候變遷帶來的嚴峻挑戰,自3月和5月前兩次的罷課以來,9月的第三次氣候罷課串聯已在世界各地號召超過400萬人上街,要求...

如果「張老師」生在現代:從《返校》看民主防衛機制的是與非
時事觀察.林雨蒼:27 Sep, 2019最近,劇情背景設定與白色恐怖有關的電影《返校》上映後,引起網路上大量討論。《返校》明確參考了1948年基隆市工作委員會的《光明報》與基隆中學事件,其中的「張老師」角色原型更源自於基隆中學校長鍾浩東。...

李柏翰/脫歐插曲:強森策動關閉英國國會,為何「於法不合」?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27 Sep, 2019除非重大如脫歐,否則英國最高法院通常是五或七人合議庭,這次破天荒出動了11名法官(共12席,但保持奇數以免做不成多數決)作出了歷史性的判決——日前英國首相強森(Boris Johnson)關閉國會五...

法官聲請釋憲(二):長矛殺人加重其刑荒謬嗎?光碟重製何嘗不是?
公共政策.張淵森:25 Sep, 2019你家的光碟機還在嗎?(※ 2021.06.08 更新:著作權法第91條第2項、第3項、第100條但書,經大法官於民國110年5月21日作成釋字第804號解釋宣告合憲。)你還記得最近一次在商場看到販賣...

中國封殺金馬之後,再談「陸片配額制」背後的政經爭議
公共政策.寇德曼:25 Sep, 2019繼上月傳出中國方面宣布不參加今年的金馬影展後,近日又傳出香港導演杜琪峯請辭金馬獎的評審團主席。文化部批評中國不應以政治介入文化交流,有論者也指出許多陸片將因此喪失透過金馬獎進入台灣市場的機會,因台灣...

美國擬正式退出萬國郵政聯盟,中國電商大難臨頭?
時事觀察.吳介聲:24 Sep, 2019美中貿易談判不順利,緊接著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Peter Navarro)本週將赴日內瓦談判萬國郵政聯盟(Universal Postal Union)議題,倘若結果仍對美國不公,納瓦羅表示美國最快...

彭揚凱、廖庭輝/囤房稅該怎麼做?台灣居住正義的必經之路(下)
公共政策.OURs 都市改革組織:23 Sep, 2019▍上篇囤房稅該怎麼做?台灣居住正義的必經之路囤房稅對居住政策之效益進而言之,就居住政策面向,囤房稅對購屋市場、租屋市場之健全,乃至政府推動中的包租代管,也將帶來積極正面助益。就購屋市場,目前餘屋數量...

彭揚凱、廖庭輝/囤房稅該怎麼做?台灣居住正義的必經之路(上)
公共政策.OURs 都市改革組織:23 Sep, 2019今年5月,有網友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發起「應課徵空屋稅」的提案,反對「有錢人將房屋當成投資標的」,每人超過一房即課以重稅,於短短13日之內就達到5千人次附議門檻。不止民眾不爽,地方政府也看不下去了...

關於「選書師」這門職業及戀書癖的聯想(上):書迷宮的領路人
社會文化.李志銘:20 Sep, 2019人越自由,通常越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在網路媒體與大型實體書店通路發達的今天,面對知識無涯的一片茫茫書海,人們只要透過檢索書名和關鍵字搜尋,就能找到自己想要的書籍,簡單、直接、迅速。但,除了這種方式,...

九二一20年(三):防災訓練浪費時間?學校參與意願低落的成因
公共政策.單信瑜:19 Sep, 2019我參與校園防災工作的推動至今十多年,從這些年的經驗來看,即便是接受過教育部輔導或縣市輔導團訪視的學校,算是有了校園災害防救計畫,部分行政人員曾參與過教育訓練和演練,而師生也多少都有參與過演練。但實際...

九二一20年(一):震殤後,防災教育搭起重建路上的第一塊磚
公共政策.單信瑜:17 Sep, 2019編按:1999年9月21日,凌晨1點47分,台灣發生規模7.3的大地震,這場持續約102秒的世紀強震,總計奪去2,415條生命,逾10萬棟房屋倒塌,在那瞬間,災區滿目瘡痍,災民家破人亡,是台灣地震史...

邢懷安/受虐如何愉悅?從四個角度看BDSM的心理狀態
時事觀察.沃草烙哲學:17 Sep, 2019鞭子揮過臀肉,熱蠟滴在裸背,疼痛在體內流竄。如果疼痛的不悅位於光譜的一端,享受美食、性刺激等的愉悅便在光譜的另一端。疼痛與愉悅看似互斥,卻有人可以痛得愉悅?在皮繩愉虐(BDSM, bondage &...

檢仔聊齋(三):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檢察體系
公共政策.吳忻穎:17 Sep, 20192013年9月至2015年8月,我在法務部司法官學院為期兩年的受訓期間,同學、實務老師與學長姊們最關心的事情之一,就是我們結業後到底要選擇檢方(當檢察官)或是院方(當法官)的大哉問。只要有點司法實務...

國家級龐氏騙局?中國「P2P網貸」爆雷不停
時事觀察.吳介聲:12 Sep, 2019中國近期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大城市連續發生P2P爆雷事件,涉及金額累積上千億人民幣,數十萬人直接受害。由於事涉大型國資與央企,加上許多富裕城市甚至軍隊也爆發類似事件,被評為中國特色龐氏騙局的P2...

無罪推定還要自證無罪?就司法實務觀點加以釐清
公共政策.司法流言終結者:12 Sep, 2019近日有律師於媒體發表文論指出,「目前」在我國無罪推定原則之下,被告居然還要自證無罪,更指稱法官濫用職權調查,使審判的天平倒向檢方,破壞審判中立與客觀。該文指出,檢察官依法應負舉證責任,也就是證明被告...

梁靧/怎樣才算是「在一起」?達沃爾的第二人稱觀點
時事觀察.沃草烙哲學:10 Sep, 2019當我們說我和某人「在一起」(being with)的時候,這究竟代表著什麼?是像超商架上兩個商品被擺「在一起」(together)那樣,談的是物理空間上的距離?還是像墜入初戀的女孩和閨密聚會時,開心...

川普政府的新印太策略:自由聯繫邦將「強勢回歸」國際舞台?
時事觀察.徐子軒:10 Sep, 2019上個月,美國國務卿龐佩奧造訪密克羅尼西亞聯邦(FSM),除了面見該國總統,還邀請帛琉副總統與馬紹爾群島共和國(RMI)總統共同與會。作為二戰以來首次到訪的國務卿,龐佩奧此行充滿濃濃的地緣戰略意味。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