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的結果:共找到 2726筆 約 0秒
創業前,是否該先向業界前輩學習成功經驗?
職場人際.謝宇程:29 Nov, 2016現在有不少年輕人沒有長期、豐富的工作經驗,就直接創業。許多人可能懷疑:他們沒有和業界前輩學到事業經營的經驗技巧,就業都還做不穩,就要創業,會不會太莽撞?是否應該要在業界扎扎實實學習前輩們累積的心法,...

楊貴智/同婚專法將是政客看風向亂吹決定一起恐同的專法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28 Nov, 2016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如今能引起如此廣泛迴響,讓尤美女委員能連續在兩個屆期排審的婚姻平權法案,正是因為社會上有越來越多民眾觀念已經改變,不僅不再視同性戀為變態,更能開始設身處地為同志著想,能感同身受同...

王貞治與OH桑:踉蹌的國族,優雅的OB
時事觀察.劉昌德:25 Nov, 2016穿著他最為人熟知的讀賣巨人隊1號球衣,王貞治在打擊區上擺出「稻草人式」招牌姿勢。這打席他吞下三振,還一度擦棒界外跌坐在地。對於世界全壘打王來說似乎是尷尬的場面,卻贏得兩隊球員與所有球迷的一致喝采。因...

同婚一過天搖地動?傳統婚姻價值是什麼?
社會文化.陳茻:25 Nov, 2016談談傳統婚姻到底是什麼,倫理道德到底又是怎麼回事。這幾天一直有人提到傳統的「五倫」、「三綱五常」,許多人談傳統婚姻價值時,常常把這些拿出來講。似乎這是一個非常傳統的美德,是個優良的制度,是必須被維護...

民間信仰支持同性婚姻嗎?
社會文化.溫宗翰:25 Nov, 2016受到部分基督教會號召否定同性婚姻立法影響,宗教信仰與同性婚姻之間的互動成為熱議話題,為支持同性婚姻法案,佛教領袖釋昭慧法師甚至發起宗教界連署運動,另也在公聽會透過佛法哲理論述佛教對同性婚姻的支持態度...

歧視語言的結構:兩年前,反同方這樣否認歧視
時事觀察.萬宗綸:25 Nov, 2016隨著有關於同志婚姻納進民法的議題再起,台灣社會再度陷入兩個陣營方的相互叫罵之中,在這些論述當中,時常充斥著許多似是而非的說詞,若以語言學批判論述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

熱血《點五步》:香港棒球電影?有唔搞錯?
社會文化.陳子軒:24 Nov, 2016棒球電影在台灣並不稀奇,但是香港棒球電影,這可就新鮮了。《點五步》,就是一部這麼奇特的題材。片名看來奇怪,但其實就是「零點五步」、「半步」之意,也就是踏出的那頭半步,這意喻著一開始就決定了勝負的關鍵...

李濬勳/全民健康與國際貿易的矛盾?日本輻射食品事件的另一個重點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23 Nov, 2016本文擬從國際貿易層面看日本輻射食品進口事件,說明在國內法治實踐的同時,不能疏忽國際法治的履行。我國加入WTO後有開放貨品進口的義務,然而考量到國民健康因而可以設下食品的檢疫措施標準。兩者之間如何平衡...

李柏翰、楊貴智/「婚姻是什麼」誰說了算?異性戀霸權與家庭權的轉型正義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23 Nov, 2016最近婚姻平/不平權硝煙再起,造謠、闢謠雙方都積極動員,彷彿婚姻只有單一的定義和特定的形式值得被法律保障。因此作者希望一點一點去探討「恐懼總和」的源頭;在最後,也想告訴同婚支持者,其實眾人怕的不是倫常...

性別、種族、宗教包容力,才是台灣出路
公共政策.范疇:22 Nov, 20162013年9月30日,教宗方濟各表示,上帝並不譴責LGBT(女同性戀、男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者),他說:「如果一個同性戀者誠心誠意的尋找上帝,我又怎麼可以審判這個人呢?」 2014年夏天,全球許多...

晚婚、經濟差、男女交往逆轉——「母豬教」誕生的社會背景
職場人際.劉揚銘:21 Nov, 2016半年前我寫了一篇〈仇女鄉民的賽局困境〉,第一次在公共書寫平台討論PTT的「母豬教」現象,但當時文章並沒有提及網路鄉民產生仇女、厭女風氣的原因,只單純研究母豬教徒在PTT社群逐漸成長的動態。上個月,母...

在沉默中爆發——唱出當代中國社會鴻溝的「新工人」樂隊
社會文化.林吉洋:18 Nov, 2016今年八月,32歲的北京女作家郝景芳創作《北京摺疊》,獲得第74屆的雨果科幻小說獎的中短篇小說。《北京摺疊》描述北京被嚴密劃分為三個階層社會,城市運作的時間也分割成三個時間;晝夜接替,不同階層的人輪流...

「反同教義」並非神的教導,而是保守思潮的反撲
公共政策.陳民峰:17 Nov, 2016日前鳴人堂的謝宇程發表了一篇〈證明「恐同教義」很荒唐一萬次,也不會因此而改變〉一文,我簡單的將這篇文的幾個重點做個摘要:批評謾罵宗教反同者,使用邏輯作為批判工具,忽略信仰的本質。宗教的神具有超自然的...

川普當選:代工時代結束,自立時代興起
社會文化.Cheng Lap:14 Nov, 2016如果大家對歷史熟悉的話,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面對受世界大戰重創的各國,被稱為民主兵工廠的美國,成為當時世界上唯一的工業強權、與蘇聯爭霸。後來出現的亞洲興起,從日本復興,到四小龍(臺韓港新)的經濟奇跡...

周詠盛/天人合一+人禽之辯=被吸血外星人豢養的可怕未來?
時事觀察.沃草烙哲學:11 Nov, 2016思想實驗是用假想情況協助我們分析抽象概念的技巧,近來很紅的電車問題就是一例:利用假想情境,讓你思考自己使用的道德概念。有些人可能會以為思想實驗是西方哲學的專利,但當代學者馮耀明認為,思想實驗是一種普...

菁英的失敗:美國為什麼選出了川普?
時事觀察.二谷:10 Nov, 2016大部分人心目中的民主,就是選賢與能,選出優秀的領導人,然後由這些人來決定國家大事,而正確的決定指的是公正、無私、「符合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利益」的明智的決策。 在這個前提之下,理想的領導者具備的特質應該...

【再寫韓國】知識份子的《時局宣言》,會是壓倒朴槿惠的最後一張紙?
世界脈動.陳慶德:08 Nov, 2016正當全世界人們都在觀望今年美國總統候選人,會提出怎麼樣的政策,又會是誰上台時,南韓全體國民都在看著他們的總統,會提出怎麼樣的道歉,又是否會下台。干政風波越演越烈南韓總統朴槿惠密友干政事件繼續延燒,即...

台灣「魯蛇文化」三問
公共政策.范疇:08 Nov, 2016前一篇〈弱者症狀——台灣的致命傷〉文中,提到了弱者症狀下的一個心理狀態——不配感。文中是這麼說的:很少人會承認自己的「不配感」,但是潛意識中的「不配感」的威力,卻足以嚇阻我們成為一個完整的人……整體...

高宏銘/致許宗力院長,司法透明三步驟
公共政策.法操FOLLAW:03 Nov, 2016老師好!猶記得當年在徐州路的課堂上老師您的風采,對於您常常在課堂上提到國家權力是來自於人民,所以行使國家權力的各機關都必須要具有「民主正當性」此一觀點更是印象深刻,也是學生在思考涉及國家權力的公法領...

弱者症狀——台灣的致命傷
公共政策.范疇:24 Oct, 2016首先聲明兩點。其一,「弱者症狀」指的不是「弱勢」;弱勢族群真實存在,而弱者症狀指得是一種社會症狀,一種明明不屬於弱勢族群,卻自我認知為弱者的集體心理偏移現象。其二,弱者症狀各國各社會都有,但是像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