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搜尋結果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搜尋

媒體

的結果:共找到 3056筆 約 0秒

光州事件過後:全斗煥的經濟奇蹟與持續被鎮壓的民主運動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19 Aug, 2022

光州慘劇美國難辭其咎5月18日,約五百人走上光州街頭,要求解除戒嚴。精銳傘兵部隊空降該市,不分青紅皂白殺死學生、女人、小孩等任何出現在他們眼前的人,許多人認為這些軍人服用了興奮劑。有個女學生在該市廣...

黑幫害人,亦能「救人」?柬埔寨人口販運案凸顯媒體為黑幫洗白亂象

公共政策.吳忻穎:18 Aug, 2022

近日在網路與媒體上沸沸揚揚的「柬埔寨人口販運案」,在短短數日內,媒體風向一變再變。8月9至10日間,媒體以〈高薪打工全是幌子!竹聯幫聯手柬國人販 半年騙82名台人〉、〈幫派聯手柬國人販「半年誘騙82...

吳燹/虛妄的紅線,墮落的飛彈:2022中國軍演是否違反國際法?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18 Aug, 2022

中國人民解放軍(下稱共軍)於今(2022)年8月4日起連續三天在台灣北部、南部及東部周邊的軍事演習;尤其是4日,更對台發射東風系列彈道飛彈共11枚、同時創下首度有共軍彈道飛彈飛越台灣本島陸域上空的紀...

JK/看見身心障礙者的日常風景:重新思考「融合」的核心價值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17 Aug, 2022

(※ 文:JK,熱愛旅行、跳脫框架思考的渺小平凡特教相關工作人。)日前有媒體報導監察委員王幼玲、葉宜津提出調查報告,全台110學年度國小、國中及高中身心障礙學生中,情緒行為障礙學生佔7.53%、自閉...

帶病生活(四):比生什麼病更重要,一起工作幫精神病友重拾自我

社會文化.Right Plus 多多益善:16 Aug, 2022

原編按:在多多益善的【精衛修法】系列追蹤報導後,【帶病生活】系列欲呈現的是臺灣(相對於龐大的精神障礙需求來說)極其稀少的NPO社區服務模式,包括入家工作、精神障礙會所、勞動就業、社區居住等。相比於藥...

精準報導還是錯誤帶風向?為什麼新聞不該引用網路投票

編輯室.編輯室:15 Aug, 2022

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8月2日旋風訪台,中國解放軍也發佈消息,將在台灣周邊海域展開一連串「封島」軍演,台海緊張情勢升高也成為國際新聞的焦點。在此同時,英國《衛報》一篇報...

李玉華/戶外遊戲空間,性別大不同?我們準備好規劃更完善的空間嗎?

公共政策.特公盟:15 Aug, 2022

使用公共空間,是城市中的居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不管是不經意地或是刻意地,我們每天都會遇到各種廣場、公園、人行道、購物街、藝文展館、運動中心或兒童遊戲場,不論是剛好經過、玩耍、散步、見面、運動...

年輕人的南向淘金夢:柬埔寨、緬甸為何成為詐欺大本營?

公共政策.寇德曼:12 Aug, 2022

近日有民眾透過媒體民代訴說,自己遭騙到柬埔寨從事詐騙,並遭受毒打、凌辱,甚至轉賣到其他詐騙集團,消息一出震驚社會;外交部表示自去年六月以來,有222位民眾陳情前往柬埔寨打工卻遭限制人身自由,目前僅5...

畢恆達/構成學術論文抄襲的幾種因素:常見抄襲與剽竊的類型分析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11 Aug, 2022

(※ 文:畢恆達,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在政治人物的論文抄襲疑雲沸沸揚揚,而檢視抄襲已成全民運動之際,值得我們將抄襲放到更大的學術論文生產脈絡來理解。無論是國科會或教育部接獲檢舉違反學術倫...

劉千萍/我希望「阮月嬌」不要消失:新住民的口音、形象與階級觀點

時事觀察.獨立評論在天下:10 Aug, 2022

最近在家樂福的中元節廣告中,YouTuber阿翰的多元宇宙角色包含「阮月嬌」都出演了。不久後,台灣越裔總會發出一則陳情書,抗議該則廣告「把霸凌當有趣,量販口音標籤歧視」,並附上多個新住民團體、政黨部...

接近投票日的假新聞宣傳:中國網民如何介入作票假資訊?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09 Aug, 2022

另一值得關注的假新聞案例,則為作票類假訊息。此事起因於監察委員仉桂美和劉德勳,針對2018年台北市長選舉進行調查(監察院,2019年11月26日),主要質疑中選會未經委員會議決,即修改《107年地方...

倪匡的港式江湖和他的時代(下):當自由消失,香港等同名存實亡

社會文化.李志銘:09 Aug, 2022

▍上篇:倪匡的港式江湖和他的時代(上):「鹹濕佬」們談心的那些夜晚一代美學理論宗師宗白華在其代表作《美學散步》書中表示:「漢末魏晉六朝是中國政治上最混亂、社會上最痛苦的時代,然而卻是精神上極自由、極...

倪匡的港式江湖和他的時代(上):「鹹濕佬」們談心的那些夜晚

社會文化.李志銘:09 Aug, 2022

一位經典人物的辭世,是否見證了過去某個舊時代的終結?抑或迎來另一新時代的過渡?回首近二十年來的香港,先是笑傲江湖的鬼才黄霑不在了(2004年),接著開創新派武俠小說巔峰的大俠金庸離世(2018年),...

締造傳奇的《紅菱艷》——一部美麗不可方物的「composed film」

社會文化.陳煒智:05 Aug, 2022

英國導演邁可.鮑威爾(Michael Powell)與原籍匈牙利的一流編劇艾莫立克.普列斯博格(Emeric Pressburger)在二次大戰初期,於英國影壇的大趨勢影響之下,「被結盟」成為合作拍...

續談「松山分局之亂」:判決之後,該檢討的是什麼?

公共政策.吳忻穎:05 Aug, 2022

去年4月松山分局遭黑衣人闖入砸電腦螢幕、之後該分局疑似未依法查辦,反而與「黑衣人」握手言和、大合照 。這起「松山分局之亂」1,也引發輿論譁然。北檢查出松山分局中崙派出所前所長要求巡佐將監視器畫面格式...

沈榮欽/世界沒改變中國,反被中國改變了?中國資訊戰布局的三大分析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04 Aug, 2022

(※ 文:沈榮欽,加拿大約克大學副教授。)最近三十年來,俄羅斯共喚醒世界兩次,兩次都與普丁有關。第一次是1991年蘇聯瓦解後,法蘭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寫下《歷史之終結與最後...

解構第三世界女性電影:《娜娜:逝水年華》與《第三次求婚》的影像密語

社會文化.漢斯黃:02 Aug, 2022

BBC Culture曾於2019年舉辦「影史最偉大的百部女導演電影」票選,邀請影評人進行投票。結果不外乎預期,佔據榜單的多為歐洲、英語世界創作者,如:安妮華達、珍康萍、凱薩琳畢格羅⋯⋯等,僅有六部...

處處皆是傳道場:淨空老和尚實踐的人間佛教

社會文化.曹郁美:29 Jul, 2022

淨空老和尚圓寂,享耆壽96,回到他一生弘揚的阿彌陀佛淨土。淨空老和尚1927年出生安徽,1949年隨國民政府來台。1959年於台北臨濟寺出家,時年32。一生專注宣揚佛法,無分途徑,尤以電視台上講道講...

婁燁的《于堇:蘭心大劇院》:在類型與文藝電影徘徊的影像極簡實驗

社會文化.彭紹宇:29 Jul, 2022

1937年到1941年間,二戰正酣,抗日戰爭在中國已開打數年,許多城市也已淪陷,唯獨上海自成一格地平靜。由於日本尚未與列強宣戰,不得進入彼時屬於英法租借地的上海,讓這座城市宛如孤懸在外的島,不尋常地...

黃敦厚/農曆七月可以稱作「鬼月」嗎?釐清正朔才能知其意涵

社會文化.民俗亂彈:29 Jul, 2022

(※ 文:黃敦厚,中興大學中文博士、大甲地方文史研究者)電子媒體發達之後,每到了農曆七月,「鬼月」一詞充斥著街頭巷尾,似乎人間到處都是鬼。還記得台灣農業社會的尾端,約民國五、六十年的時候,根本很少聽...

TOP